姚賢良
土壤物理學家
姚賢良,1929年8月生,江蘇省常熟人,研究生,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兩次出席國際土壤學會代表大會。為中國著名土壤物理學家,國際土壤學會和中國土壤學會會員,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土壤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百科全書·土壤卷》編委會副主任,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地球科學部評委。
1929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虞山鎮。
1949年,畢業於常熟縣江蘇省立常熟中學。
1949-1952年,上海市國立復旦大學農業化學系學習。
1952-1953年,瀋陽農學院土壤和農業化學系學習和畢業。
1953-1956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研究實習員。
姚賢良,1929年8月28日生於江蘇省常熟縣城區的一個普通商人之家。家境並不富裕,但由於父母沒有文化,他們深感經商無文化受人欺凌,而決心送子上學。但他們要求不高,只要他讀到初中畢業就行。但姚賢良受老師的影響,堅持求學。1945 年抗戰勝利,他考取江蘇省立常熟中學(原抗戰時四川的國立二中)。該校老師都是抗戰時期赴內地的愛國知識分子,他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教導他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些啟蒙教育,對姚賢良日後的成長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新中國成立,姚賢良在舉國上下歡慶聲中畢業於常熟中學高中部。同年赴滬考取國立復旦大學農業化學系。1951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院系調整,農化系遷往瀋陽。1953年畢業於瀋陽農學院土壤和農業化學系。
1954-1956年姚賢良師從熊毅和席承藩教授參加華北平原發展灌區的土壤調查工作,先後任組長、副中隊長和中隊長之職,3年的野外土壤調查,為他日後從事研究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他於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赴前蘇聯科學院道庫卻耶夫土壤研究所留學。師從前蘇聯著名土壤物理學家卡欽斯基(H.A.Кaчинcкий),作副博士研究生。其間,他完成了必讀課程(土壤學、土壤物理學、哲學和俄語)和論文研究,於1960年通過論文答辯,獲副博士學位。同年,返回原單位。
1960年9月參加由江蘇省組織的江蘇省溧陽縣晚稻熟制改革調查。這是他回國后首次接觸到的農業生產問題。通過調查,他較系統地剖析了盲目擴種晚稻以取代中稻而失敗的土壤、施肥以及社會經濟條件各方面的限制原因,獲得縣委領導和有關專家的好評。1961年姚賢良參加土壤所的“江西紅壤研究任務組”,在進賢縣基點工作較長時間,並開始從事紅壤物理性質研究,積累較多資料,為以後的紅壤物理性質研究打下了基礎。1965年他又參加由熊毅教授領導的太湖高產水稻土肥力指標研究任務,主要負責物理性質肥力指標研究。1978年他參加制訂中國科學院10年學科規劃中的“土壤科學規劃”。同年被提升為副研究員,並任土壤物理研究室主任。
從1980年開始,姚賢良又進行了紅壤物理環境和植物生長關係的研究。其間,他分別取得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站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進行較系統和深入的紅壤物理性質研究,取得不少科研成果。他自參加工作后共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作為第一主編和第一副主編的《土壤物理學》(1986,農業出版社)和《中國水稻土》(1993,科學出版社),分別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及國家科委自然科學二等獎(1997)。他還參與《中國紅壤》(1983,科學出版社)和《中國土壤》(1978;1989,科學出版社)等專著的部分撰寫工作,它們都分別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85)、(1990)和國家科委自然科學二等獎(1991)。他還是《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1997,中國農業出版社)的副主編和全國自然科學名詞標準化中《土壤學名詞》(1988,科學出版社)的主編。
姚賢良還積極參與國內外的科技活動。系中國土壤學會會員和國際土壤學會會員,並任三屆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三屆土壤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三屆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委,《國際農業物理》(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期刊(波蘭主辦)編委等。
中國南方紅壤面積分佈很廣,土壤肥力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土壤物理問題,但與土壤化學研究相比,紅壤的土壤物理性質研究相當薄弱。姚賢良與他的同事們從60 年代初,結合紅壤改良研究任務先後到海南島、廣東和江西等省進行了紅壤,特別是粘質紅壤物理環境及其調控的系統研究。30 多年來,對紅壤結構的形成及其肥力意義,紅壤力學性質、水特性、狀況及其調控等方面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不少學術上有益的見解。對土壤結構的概念方面,在50年代一般常局限於前蘇聯威廉斯(B.P.Bилъямс)的團粒結構概念。往往易將土壤結構和土壤肥力等同起來。但姚賢良在大量實際工作中發現,有的土壤中的水穩性團聚體含量很多,但土壤的肥力水平不一定很高,相反亦如此。他受前蘇聯導師卡欽斯基提出的應將土壤結構發生學上的概念和農學上概念分開的觀點的影響,姚賢良認為,土壤結構的概念應該有三層內涵:(1)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形態及其大小分佈;(2)由不同大小團聚體的排列組合而形成的各種土壤孔隙系統和;(3)不同孔隙系統中水、氣、熱的保持和移動、力學性質及其對植物根系的影響。由此可見,土壤結構狀況不能與土壤肥力狀況等同起來,土壤結構對植物根系生長的影響主要通過上述三個不可分割的環節來實現,而更重要的是後面兩個環節。他在研究紅壤結構及其肥力意義時,就是按上述思想來布置研究的。其研究成果為國內外同行所推崇。姚賢良提出紅壤結構形成主要取決於二氧化物、有機膠結物與顆粒的相互作用,其中以有機膠結物膠結形成的土壤團聚體既具有水穩性,又具有多孔性,是良好結構的表現。他還指出,良好的紅壤結構中有效水含量也較高,且能改善土壤中養分供應條件,如降低磷的固定能力等。他還指出,發育於第四紀紅色粘土和玄武岩風化體上的紅壤,其土力學性質與一般粘質土不同,它們的粘結力較小,粘著力較低,塑性指數與粘粒含量不呈正相關,具有“砂性土”的力學性質。這主要與粘質紅壤中存在大量由三二氧化物膠結形成的水穩性微團聚體有關。粘質紅壤中的有效水含量低,土壤特徵曲線上的比水容隨著含水量下降減少較快以及在田間持水量範圍內的土壤非飽和導水率亦很小。土壤水的有效供應量和供應速率均較低,是形成紅壤上作物在旱季極易遭受乾旱危害的土壤內在原因。了解這些特性對合理利用紅壤地區的水土資源和提高紅壤肥力具有重要意義。
1 姚賢良,於德芬.《贛中丘陵地區紅壤的不同結構對水分物理性質的影響》.土壤學報.1966,14(1):65~72;
2 姚賢良,於德芬.《贛中丘陵地區紅壤性水稻土的結構及其肥力意義》.土壤學報.1962,10(3):267~288
3 姚賢良,於德芬.《贛中丘陵地區紅壤性水稻土的膠結構質及其與結構形成的關係》.土壤學報.1964,12(1):43~544 姚賢良,於德芬.《贛中丘陵地區和紅壤的不同結構對養分的影響》.土壤學報.1979,16(1):75~80;
5 姚賢良.《土壤結構的肥力意義》.土壤學報.1965,13(1):111~1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