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8條詞條名為王建的結果 展開

王建

高麗太祖

王建(877年1月31日—943年7月4日),即高麗太祖(고려태조),字若天,朝鮮半島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朝鮮半島重新統一之後的第一位君主,高麗王朝開國之君(918年—943年在位)。祖上可能為中國人,高麗毅宗史官金寬毅所撰《編年通錄》將其曾祖定為唐肅宗。他在新羅末年大亂時投奔弓裔,918年依靠兵變奪權登位,建國號高麗,年號天授,935年取新羅。

王建是新羅松岳郡(今朝鮮開城)人,生逢朝鮮半島“后三國”亂世,二十歲時投奔弓裔,率水陸軍隊攻城略地,成為弓裔麾下愛將,官至弓裔泰封政權的廣評侍中(首相)。政開五年(918年)受“四騎將”(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卜智謙)推戴,取代弓裔,登上王位,國號高麗,年號天授。天授十六年(933年)接受後唐冊封為“高麗國王”。清泰二年(935年)合併新羅,清泰三年(936年)滅后百濟,統一了朝鮮半島清川江以南區域。

王建在位時期,對內採取籠絡豪族的策略,廣泛與豪族聯姻,建立豪族聯合政權;參酌泰封、新羅和中原王朝的制度,初步組建國家機構;定平壤為西京,積極北拓;文化上弘揚佛教;對外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對契丹則持敵對態度,並積極收留接納被契丹滅亡的渤海國遺民。

天福八年(943年),王建去世,享年六十七歲,臨終前傳位正胤(太子)王武,並留下《十訓要》作為高麗王朝家法。死後廟號太祖,謚號神聖,葬於顯陵。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投奔弓裔

乾符四年正月十四日(877年1月31日),王建降生於新羅漢州松岳郡(今朝鮮開城特級市)的一個土豪家庭,父親王隆(追封高麗世祖),母親韓氏(追封威肅王后)。史載王建自幼聰慧,臉型方正,額頭寬大,具備“龍顏日角”的帝王之相。同時“氣度雄深,語言宏大,有濟世之量”。
王建即位后自稱“出自側微”,可知他的家族在新羅骨品社會中處於邊緣地位。王建成長之際,正值新羅衰落之時。真聖女王龍紀元年(889年),新羅沙伐州(尚州)爆發元宗、哀奴起義,揭開亂世的序幕。此後新羅各地豪族割據,呈現碎片化局面,最強的有兩大勢力,分別是割據百濟故地的甄萱和割據高句麗故地的弓裔,他們與在朝鮮半島東南苟延殘喘的新羅鼎峙,構成所謂“后三國”的局面。乾寧三年(896年),時任新羅松岳郡沙粲的王隆歸順弓裔,被拜為金城郡(今朝鮮江原道金化郡)太守,並向弓裔建議:“大王如果想稱王於朝鮮、肅慎、卞韓之地,不如就在松岳築城,讓我的兒子王建做城主。”弓裔聽從,於是王建奉命修築勃御塹城,並擔任城主。翌年五月,王建之父王隆死於金城郡。

戎馬倥傯

王建[高麗太祖]
王建[高麗太祖]
光化元年(898年),弓裔從鐵圓(今朝鮮江原道鐵原郡)遷至松岳,王建來拜見他,被弓裔封為精騎大監,討伐楊州(今韓國首爾特別市)、見州(今韓國京畿道楊州市)。
光化三年(900年),王建又奉命攻取廣、忠、清三州及唐城、槐壤等郡縣,因功升為阿粲(第六等官階)。
天復三年(903年)三月,王建率水師沿西海岸而下,佔領了朝鮮半島西南角的錦城郡(今韓國全羅南道羅州市)等十餘郡縣,改為羅州,在後百濟後方開闢了一塊飛地。同年,良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城主金忍訓告急,王建被調去救援。回來后,弓裔詢問邊事,王建陳述安邊拓境的方策,得到弓裔及其他臣僚的讚賞,遂提拔王建為閼粲。
其後弓裔定國號為摩震,建元武泰、聖冊,從松岳遷回鐵圓。聖冊二年(906年),弓裔命令王建率精騎將軍黔式等領兵3000,攻打尚州沙火鎮,擊潰后百濟甄萱。
聖冊五年(909年),王建因弓裔日益暴虐,請求外調羅州,以避風頭。正好弓裔也擔心后百濟奪取羅州,便批准了王建的請求,並拜為韓粲、海軍大將軍。王建把羅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威惠并行,士卒畏愛”,對后百濟有很大震懾作用。王建曾於光州鹽海縣捕獲甄萱出使吳越國的船隻,得到弓裔嘉獎,又奉命修治戰船於貞州(今朝鮮開城特級市開豐郡),領兵2500人攻取后百濟之珍島及皋夷島,又在羅州浦口以火攻戰術大破甄萱所率水師,斬獲500餘級,其後計擒海盜能昌,從而確保了對羅州海域的制海權。其時將領金言等抱怨“功多無賞”,王建則說:“千萬不要懈怠,不要產生背叛之念,才能獲得福氣。如今主上暴虐,濫殺無辜,告密之風盛行,朝中人人自危,不如專心在外打仗,才能保全性命。”諸將贊同。
水德萬歲元年(911年),弓裔改國號為泰封。水德萬歲三年(913年)召還王建,以其戰功卓著,拜為百官之首——廣評侍中,並晉階波珍粲(第四等官階)。王建為官謹慎,力爭人心,遇到有人被誣陷就極力搭救,贏得了很高的威望。王建擔心弓裔猜忌,又請求外放。正好弓裔也認為統領水軍的金言出身卑賤,不足以震懾后百濟,便於翌年命王建再掌水師,號“百船將軍”,在貞州浦口修治戰艦70餘艘,載水兵2000餘人,南下羅州,果然震懾了后百濟。王建回朝後彙報了情況,弓裔大喜說:“我的將領們還有誰比得了王建呢?”於是任命步將康瑄詰、黑湘、金材瑗為王建的副手,追加100餘艘小船和十多艘大船、3000水兵,載著糧餉,在王建的率領下再次前往羅州,並賑濟當地災民。

建國高麗

王建畫像
王建畫像
後來,王建又回到鐵圓當侍中,其時弓裔愈發倒行逆施,不僅濫殺臣民,連自己的妻兒都殘忍殺害,人們都盼望王建能夠主政。政開五年(918年)六月十四日夜,騎將弘述(后被王建賜姓名為洪儒,以下三人同)、白玉衫(裴玄慶)、能山(申崇謙)、砂瑰(卜智謙)拜訪王建府邸,謀划政變。他們看到王建的夫人柳氏(神惠王后),便說:“園中有新瓜嗎?有的話就摘來吧!”柳氏知曉其意,出來后又偷偷從北戶潛入帳中。這時四騎將正向王建闡明推戴之意,說:“自從三韓分裂,群雄割據,現在的主上振臂高呼,消滅草寇,三分遼東(此處為泛指)已有大半,建國定都二十餘年,如今卻濫殺無辜,生靈塗炭,大家對他恨之入骨,即使桀、紂也比不上他,廢昏立明是天下的大義,請王公實行殷、周的易姓革命之舉!”王建變了臉色,拒絕道:“我一向自居忠信,主上雖然暴虐,但我怎敢懷有二心?所謂革命就是以臣伐君,我實在沒有這個德行,怎麼敢效仿商湯、周武王?只怕後世將會以此為口實!古人說‘一日為君,終身為主’,延陵季子也說‘當國君不是我的節操’,就去種田了。我的節操能高過延陵季子嗎?”四騎將繼續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來勸王建舉事,這時柳氏出來,對王建說:“舉義推翻暴政,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現在聽到諸將這麼說,連妾身都奮發起來了,何況大丈夫呢!”於是手提甲領,披在王建身上。四騎將便扶擁著王建走出來。
六月十五日黎明,王建坐在谷堆上,四騎將對他行君臣之禮,然後向外傳出“王公已舉義旗矣”的消息,鐵圓官民奔走來投,並有萬餘人圍在宮外,等待王建入宮。弓裔自知眾叛親離,喬裝逃出北門,躲在峽谷中,后被斧壤百姓殺死。當天,王建在眾人簇擁下進宮,即位於布政殿,宣布改國號為“高麗”,建年號為“天授”。十七年前,弓裔以據有高句麗故地而建號高麗,王建重拾這個國號,寓意“值金雞(新羅)自滅之期,乘丙鹿(高麗)再興之運”。雖然此國號含有“興滅繼絕”之意,但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高氏高麗)性質迥然不同,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即位不久,王建著手撥亂反正,廢除了弓裔的虐民政策,並先後粉碎了馬軍將軍桓宣吉、伊昕岩、徇軍吏林春吉及清州豪族陳瑄等的叛亂陰謀,從而穩固了新生政權。天授二年(919年)正月遷都故鄉松岳,改稱開州(后稱開京),創建宮闕及官署,設立市場和坊里,分為五部,設置六衛。

對決甄萱

王建建立高麗之際,北有渤海國,南有后百濟和新羅。王建以平壤為西京,修築城池,派堂弟王式廉鎮守,穩住北疆,同時與后百濟、新羅都修好通聘。天授三年(920年)十月,后百濟入侵新羅,新羅景明王派阿粲金律來高麗求救,王建出兵救援,甄萱退兵,但高麗與后百濟兩國之間的敵對關係就此形成。
此後王建高舉“尊王”旗號,奉新羅為宗主,對抗后百濟甄萱。天授七年(924年)七月,甄萱派兒子須彌康(可能是甄神劍)、良劍攻打曹物郡(今韓國慶尚北道善山郡一帶),王建派將軍哀宣、王忠前去救援,哀宣戰死,但曹物人死守,后百濟未能攻下。翌年,王建派征西大將軍庾黔弼進攻后百濟燕山鎮,殺將軍吉奐,又攻任存郡,殺獲3000餘人,王建也親至曹物,被甄萱圍困,庾黔弼引兵來救,雙方遂議和結盟,甄萱送出外甥真虎、王建送出堂弟王信為人質。王建還稱甄萱為尚父,打算邀請他來營中議事,經過庾黔弼和新羅的勸阻,才打消此念,沒有過分與后百濟親近。
天授九年(926年)四月,甄萱的人質真虎病死,甄萱認為是王建殺了他,便殺了王信,兩國關係再度破裂。甄萱陳兵熊津,進攻高麗,王建命諸城堅壁不出。新羅建議王建一舉消滅后百濟,王建說:“不是我害怕甄萱,而是要等他惡貫滿盈而自取滅亡。”翌年正月,王建聯合新羅奪取后百濟的龍州,三月打敗運州城主兢俊,取近品城,四月派海軍將軍英昌、能式等率水師攻打康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晉州市),佔領突山等四鄉。王建又親征熊州(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市),但未能攻克。其後王建親自前往康州,城主興達及后百濟官吏都投降了高麗。
天授十年(927年)九月,新羅國相金雄廉打算邀請王建來新羅都城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強化對后百濟的圍堵,甄萱遂率兵進攻新羅,新羅景哀王遣使告急於高麗,王建派侍中公萱領兵10000人救援,途中得知金城被甄萱攻破、景哀王自殺的消息。王建大怒,親率精銳騎兵5000人,在公山(今韓國大邱廣域市八公山)桐藪邀擊從金城凱旋的甄萱,反被甄萱擊潰,大將申崇謙、金樂為掩護王建而戰死,王建僅以身免。甄萱乘勝取大木郡、侵碧珍郡,燒毀田野積聚,這是王建一生中最慘痛的失敗。其後吳越國派班尚書來調停高麗和后百濟的衝突,王建和甄萱互相致書,指責對方背盟。
天授十一年(928年)五月,甄萱襲取康州,殺三百餘人。七月,王建征討三年山城(今韓國忠清北道報恩郡),沒有攻下,便前往清州,遭百濟軍圍攻,庾黔弼率軍來救,擊退百濟軍,殺獲300餘人,經此勝利,王建才稍微心安。十一月,甄萱率精兵奪取烏於谷城,殺一千人,將軍楊志、明式等六人投降甄萱,王建令軍隊集中於毬庭,在全軍面前將六人的妻子棄市。天授十二年(929年),甄萱入侵義城府、順州等地,至十二月,甄萱又包圍古昌郡(今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王建率兵往救,於翌年正月在古昌郡瓶山大破甄萱,殺8000餘人,一舉扭轉了高麗被動的局勢。

一統三韓

古昌大捷后,王建與新羅敬順王金傅通好,同時將新羅東部沿海從溟州(今韓國江原道江陵市)到興禮府(今韓國蔚山廣域市)110餘城納入版圖。天授十四年(931年)三月,王建親至金城,會晤金傅,金傅送堂弟金裕廉為人質。
天授十五年(932年),王建派王仲儒(王儒)出使後唐,請求冊封。天授十六年(933年)三月,後唐明宗所派使臣王瓊、楊昭業來到高麗,冊封王建為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充大義軍使、高麗國王,封神惠王后柳氏為河東郡夫人。王建遂停用天授年號,改用後唐長興年號。王建獲得中原王朝的冊封,其地位隨之大為鞏固,從而進一步邁向一統三韓的目標。是年夏,王建派征南大將軍庾黔弼阻止百濟入侵新羅,在槎灘、子道等地大破甄神劍所率的百濟軍,保住了新羅。
清泰元年(934年)九月,王建親征運州(今韓國忠清南道洪城郡),甄萱求和,庾黔弼主張“今日之勢,不容不戰”,便以數千騎兵大破后百濟5000甲士,斬獲3000餘級,熊津以北30餘城都歸降高麗。
清泰二年(935年)三月,后百濟發生宮廷政變,甄萱之子甄神劍囚父自立。六月,甄萱逃到羅州,投降高麗。王建派庾黔弼等從海路將甄萱接到開京,尊為尚父,位在百官之上,賜楊州為其食邑。受此影響,新羅王金傅也於十月納土歸降,十一月親自入朝開京,王建起初推辭,最終接受讓國,遂封金傅為政丞,位在太子之上,以金城(后改稱慶州)為食邑。
清泰三年(936年)二月,甄萱的女婿朴英規秘密通款高麗,願為內應。其後甄萱也請求王建出兵消滅逆子。王建經過權衡,於六月派正胤(太子)王武和將軍朴述熙領兵一萬前往天安府,預備征討后百濟。其後王建親自率領三軍共87500餘人出征,九月八日在一利川(今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的洛東江支流)與神劍展開決戰。剛開戰便有百濟左將軍孝奉等倒戈投降,后百濟軍不堪一擊,迅速潰敗,被斬5700餘級。高麗軍乘勝追至馬城(今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彌勒山城),神劍等被迫投降,后百濟滅亡。隨即王建進入后百濟都城全州,一路“存問將士,量才任用,軍令嚴明,秋毫不犯”。其後凱旋開京,登威鳳樓,接受文武百官及百姓朝賀。至此,王建完成了一統三韓的大業。

晚年去世

一統三韓之後,王建面臨著兩大難題的考驗:對內如何鞏固高麗王朝的統治;對外如何應對新近崛起的強鄰——契丹。對於前者,王建總體來說採取無為而治的妥協方針,維持與功臣、豪族勢力共治高麗的局面,比如他想將淪為俘虜的奴婢釋放為良民,但考慮到會觸動功臣利益而沒有推行,此外他還試圖向地方派遣流官,以牽制半割據的豪族勢力,也沒有實現。對於後者,王建則毫不留情地切斷與契丹的關係,並構想聯合後晉北伐契丹(詳見“為政舉措-外交”一節),亦因去世而落空。
天福八年(943年)四月,王建自知時日無多,便召大匡朴述熙於內殿,親授《十訓要》,令後世君主遵守。五月二十日,王建以漢文帝遺詔的精神告知宰相廉湘、王規、朴守文,表示自己“視死如歸”,要求他們與太子王武裁決內外機務后再上報。五月二十九日(7月4日),王建病危,在神德殿命學士金岳起草遺詔。起草完畢后,左右官員失聲痛哭,王建詢問其意,他們說:“聖上給臣民當父母,如今卻要拋棄臣民,臣等悲痛欲絕。”王建笑道:“浮生自古然矣!”說完後過了一會兒就溘然長逝了,享年六十七歲。死後廟號太祖,謚號神聖(后累朝加謚為“應運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聖大王”),葬於顯陵。

人物爭議

族屬爭議
王建的民族出身是一個謎團。他即位后,只追尊三代祖先——父親為世祖威武大王、祖父為懿祖景康大王、曾祖父為國祖元德大王,更早的祖先則語焉不詳。12世紀中葉的高麗毅宗朝,有一個叫金寬毅的高麗史官寫了《編年通錄》一書,記載了關於王建祖先的傳說:有一個叫虎景的人,自稱聖骨將軍,自白頭山遊歷至扶蘇山左谷定居。虎景生子康忠,康忠生子寶育,天資慈惠,入智異山修道。寶育之女辰義邂逅“大唐貴姓”(微服東遊的唐肅宗),生作帝建,作帝建渡海赴唐尋父,因舟行不順而被舟中人選中拋進海里,卻意外知遇於西海龍王,娶其女翥旻義,上岸后定居松岳,生龍建等四子。後來,新羅高僧道詵登上白頭山,望見龍建住宅,說這是“種穄之地”,龍建聽說后,與道詵交流風水之學,按照道詵的建議以王為姓(在當地方言中,穄的讀音類似“王”),取名王隆,並給未來的兒子取名王建。王建祖先傳說也有其他版本,如高麗大臣李藏用在陪世子王諶(後來的高麗忠烈王)與蒙古官員筆談時,說王建的祖先是唐順宗十三子,逃難來到高麗,因為出身王爺而改姓王;閔漬則在《編年綱目》中將原來故事裡的唐肅宗置換為唐宣宗;《聖源錄》一書記載所謂“龍女”是平州人豆恩坫角干之女。總之,按照高麗後期的官方敘事,王建的曾祖父是唐朝某皇帝或皇族,而被尊為“國祖元德大王”的寶育則是王建的外高祖父。
王建是唐朝皇室後裔的傳說,在現代一般不被採信。朝鮮及韓國的學者則主張,王建是高句麗(高氏高麗)遺民後裔。其理由是:
● 王建祖先傳說中透露了許多他是高句麗人後裔的蛛絲馬跡,如虎景來自白頭山,白頭山在高句麗境內,白山部“素附於高麗”,而作帝建乘新羅商船渡海入唐,船行不順,船中人占卜的結果是“宜去高麗人”,然後作帝建就被拋進海里,說明他是高句麗人後裔;
● 王建曾對後晉高祖石敬瑭聲稱渤海國“本吾親戚之國”,而朝韓學者認為渤海王室也是高句麗遺民後裔,所以也可以證明王建同樣是高句麗遺民後裔;
● 中原王朝一向承認他是高句麗人後裔。在後唐明宗冊封王建的詔書中,稱王建是“踵朱蒙啟土之禎,為彼君長”。歐陽修《新五代史》和宋朝使臣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等亦稱王建出身“高麗大族”,取代高氏而稱王,這種“唐滅高句麗→唐末高氏復國→王氏取代”的模式是中國舊史書對高麗源流的普遍敘事。
因此,朝韓學者認為,王建就是流落新羅的高句麗遺民後裔(具體來說是白山部高句麗人),其建立高麗就是為了繼承和復興高句麗的國統,這也可以解釋他建國后格外重視平壤並計劃遷都平壤。並且朝韓學者都認為,王建家族依靠從事黃海上的貿易和軍事活動而發家,培養了自己的財力和私兵,所以王建後來在泰封時期發揮特長,統領水師,做了海軍大將軍。不過,關於王建祖先南下新羅的時間,朝韓學者則有分歧。朝鮮學者認為虎景在7世紀後期唐滅高句麗並鎮壓了高句麗復國運動后南下新羅,定居松岳。韓國學者則認為王建的祖先在高句麗滅亡后被唐朝遷至營州,以王為姓,後來爆發安史之亂,高句麗遺民中的李正己集團南下山東,而另一部分高句麗遺民則回到新羅統治下的朝鮮半島,王建祖先正是後者中的一員,也就是在8世紀後期遷入新羅。後來王建祖先經營山東和新羅之間的海上貿易,可能與李正己集團有婚姻關係,因而推測王建祖先傳說中的“大唐貴姓”並非唐朝皇帝,而是李正己集團。
中國學者則否認王建是高句麗遺民後裔,並提出了王建是漢人的觀點。孫進己、楊保隆等學者推測王建可能是漢晉時期樂浪郡大族——樂浪王氏的後裔。署名“史長樂”的學者則作出了詳細論述,其依據主要有:
● 後唐明宗冊封王建詔書中稱王建為“長淮茂族、長海雄藩”,“長淮”專指中國江淮地區,故可推斷王建是出身江淮地區、移民朝鮮半島的漢人望族;
● 後唐冊封王建王后柳氏的詔書中有“足顯鵲巢之美”一句,暗指王建鳩佔鵲巢,以漢人身份君臨朝鮮半島;
● 高麗剛建國時,吳越國文士酋彥規、朴岩就來投奔王建,可能是因為與王建有同鄉之誼的緣故。
有韓國學者對此作出回應,認為“長淮”是用東夷中代表性的“淮夷”來借指東夷,意為王建出身東夷大族,並非實指江淮地區。
姓名爭議
高麗王朝後期大臣、學者李齊賢針對王建祖先傳說中的疑點,認為王建家族一直以王為姓,不會在王建降生之際才使用王姓。同時對王建與其父龍建(王隆)、祖父作帝建三代聯名表示質疑,認為“建”與“干”、“粲”、“餐”等均屬同音異譯,是新羅時期對男子的尊稱後綴,連用於名字之後。碰巧王建以“建”字為名,好事者就加以附會為“三世一名,必王三韓”,也就是說李齊賢認為王建父親、祖父就叫王隆、王作帝,“龍建”、“作帝建”是將尊稱後綴譯為“建”而連用於其名字后的產物。
現代韓國學者尹京鎮認為,王建的本名不是王建,而是中國史書及《三國史記》中所記載的新羅泉州節度使、知康州事王逢規。史載後唐初年,新羅泉州節度使(後為權知康州事)王逢規兩次遣使朝貢後唐,被後唐庄宗封為懷化大將軍,其中第二次所遣使臣的名字留下了記載,恰好就是《高麗史》中所載的王建派到後唐的使臣林彥。尹京鎮據此指出,王逢規和王建是同一人。他認為,王建的本名是逢規,在與中國交往時稱姓為王逢規,因為在高麗建國初年,對外還高舉“尊王”旗號,奉新羅為宗主,所以在對中原王朝的外交中也是以新羅地方官的身份向中原王朝派遣使臣,“泉州節度使”、“權知康州事”也可能是中原王朝封授的官位。天授十一年(928年),王逢規決定在對中原王朝的外交中不再依附新羅名下,以“權知高麗國諸軍事”的名義與後唐交往,與此同時改名“王建”。
遺訓真偽
史書記載,王建臨終前口授《十訓要》,作為家法,傳之子孫。然而,日本學者今西龍指出了《十訓要》的許多漏洞,認為並非王建口授,而是後世高麗大臣崔沆(崔彥撝之孫)、崔齊顏(崔承老之孫)偽托王建名義所作。高麗顯宗年間,高麗初年文獻檔案多被毀於高麗契丹戰爭,顯宗不得不在民間訪求高麗初年史料,以便重修史書。崔齊顏利用這個機會,將崔沆和他炮製的《十訓要》冒充王建遺訓獻給顯宗,得到認可,修入史書,故被後世當作王建遺訓。不過,朝韓學者一般認為《十訓要》確系王建遺訓,多方撰文駁斥今西龍之說,但都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偽作說”。

家族成員


父母
● 父親:王隆(追封高麗世祖)
● 母親:韓氏(追封威肅王后)
妻妾
王建妻妾見於史籍者29人(王太后3人、王后3人、大夫人1人、夫人4人、院夫人18人):
● ● 神惠王后柳氏(貞州豪族柳天弓之女,第1妃)
● ● 庄和王后吳氏(羅州人多憐君之女)
● ● 神明太后劉氏(忠州豪族劉兢達之女)
● ● 神靜太后皇甫氏(黃州豪族皇甫悌恭之女)
● ● 神成太后金氏(新羅王族金億廉之女)
● ● 貞德王后柳氏(貞州豪族柳德英之女)
● ● 獻穆大夫人平氏(慶州豪族平俊之女)
● ● 貞穆夫人王氏(溟州功臣王景【本名官景】之女)
● ● 東陽院夫人庾氏(平州豪族、功臣庾黔弼之女)
● ● 肅穆夫人(姓氏不詳,鎮州豪族名必之女)
● ● 天安府院夫人林氏(慶州豪族林彥之女)
● ● 興福院夫人洪氏(洪州豪族洪規之女)
● ● 后大良院夫人李氏(陝州豪族李元之女)
● ● 大溟州院夫人王氏(溟州豪族、功臣王乂【本名金乂,新羅武烈王金春秋後裔】之女)
● ● 廣州院夫人王氏(廣州豪族王規之女)
● ● 小廣州院夫人王氏(廣州豪族王規之女)
● ● 東山院夫人朴氏(升州豪族、后百濟降臣朴英規之女)
● ● 禮和夫人王氏(春州豪族朴春之女)
● ● 大西院夫人金氏(洞州豪族金行波之女)
● ● 小西院夫人金氏(洞州豪族金行波之女,姐妹在王建北巡時各侍一夜,后不復幸,雙雙出家為尼)
● ● 西殿院夫人(姓氏、出身不詳)
● ● 信州院夫人康氏(信州豪族康起珠之女)
● ● 月華院夫人(姓氏、籍貫不詳,大匡英章之女)
● ● 小黃州院夫人(姓氏、籍貫不詳,元甫順行之女)
● ● 聖茂夫人朴氏(平州豪族朴智胤之女)
● ● 義城府院夫人洪氏(義城豪族、功臣洪儒之女)
● ● 月鏡院夫人朴氏(平州豪族、功臣朴守文之女)
● ● 夢良院夫人朴氏(平州豪族、功臣朴守卿之女)
● ● 海良院夫人(姓氏不詳,海平豪族宣必之女)
子女
王建有25子(以下排序非長幼順序,按生母排序):
● ● 高麗惠宗王武(庄和王后吳氏生)
● ● 太子王泰(神明順成王太後生)
● ● 高麗定宗王堯(神明順成王太後生)
● ● 高麗光宗王昭(神明順成王太後生,信州院夫人康氏撫養)
● ● 文元大王王貞(神明順成王太後生)
● ● 證通國師(神明順成王太後生)
● ● 高麗戴宗王旭(神靜王太后皇甫氏生)
● ● 高麗安宗王郁(神成王太后金氏生)
● ● 王位君(貞德王后柳氏生)
● ● 仁愛君(貞德王后柳氏生)
● ● 元庄太子(貞德王后柳氏生)
● ● 助伊君(貞德王后柳氏生)
● ● 壽命太子(獻穆大夫人平氏生)
● ● 孝穆太子王義(東陽院夫人庾氏生)
● ● 孝隱太子王垣(東陽院夫人庾氏生)
● ● 元寧太子(肅穆夫人生)
● ● 孝成太子王珠琳(天安府院夫人生)
● ● 孝祗太子(天安府院夫人生)
● ● 太子王稷(興福院夫人洪氏生)
● ● 廣州院君(小廣州院夫人王氏生)
● ● 孝悌太子(聖茂夫人朴氏生)
● ● 孝明太子(聖茂夫人朴氏生)
● ● 法登君(聖茂夫人朴氏生)
● ● 資利君(聖茂夫人朴氏生)
● ● 義城府院大君(義城府院夫人洪氏生)
王建有9女:
● ● 安貞淑儀公主(又稱樂浪公主、神鸞宮夫人,神明順成王太後生,嫁新羅敬順王金傅)
● ● 興芳宮主(神明順成王太後生,嫁元庄太子)
● ● 大穆王后(神靜王太后皇甫氏生,嫁光宗王昭)
● ● 文惠王后(貞德王后柳氏生,嫁文元大王王貞)
● ● 宣義王后(貞德王后柳氏生,嫁戴宗王旭)
● ● 義城府院大君夫人(貞德王后柳氏生,嫁義城府院大君)
● ● 順安王大妃(貞穆夫人王氏生)
● ● 王氏(興福院夫人洪氏生,嫁太子王泰)
● ● 新羅敬順王妃王氏(聖茂夫人朴氏生,嫁新羅敬順王金傅)

個人作品


王建留下的主要作品有《開泰寺華嚴法會疏》、《興法寺真空大師碑》。此外還曾親撰《政誡》一卷和《誡百寮書》八篇,但已亡佚。

主要成就


為政舉措

政治
● 統合豪族
王建所締造的高麗國被稱為“豪族聯合政權”或“具有豪族聯合性質的政權”,基本特徵就是功臣、豪族勢力主導政局,王建相當於各地豪族的盟主(他本人也出身豪族),這是統一新羅時代末期及后三國時期統治秩序瓦解、各地豪族割據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也是恢復中央集權體制的過渡形式。王建開國后,封洪儒等“四騎將”為一等功臣,堅權等7人為二等功臣,三等功臣多達2000多人。此後在統一后三國的過程中,王建“分遣單使,重幣卑辭,以示惠和之意”,籠絡了大量地方豪族勢力(將軍、城主),保障他們的自治權。為了統合數量龐大的功臣、豪族,王建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 ● 聯姻政策。王建與功臣、豪族廣泛聯姻,僅見於《高麗史》記載的夫人就有29人之多,絕大部分出身功臣、豪族家庭。此外,王建自己的子女中也有與功臣、豪族聯姻的,如正胤王武與林曦、王規、金兢律等豪族聯姻、樂浪公主與新羅王金傅聯姻等,也有的是近親結婚,如王昭和大穆王后、王旭和宣義王后等;
● ● 賜姓政策。王建賜予不少來投奔他的人以王氏,結成“擬制家族”的關係,如王順式(本名金順式)、王儒(本名朴儒)、王景(本名官景)、王乂(本名金乂)、王繼(本名大光顯)等。除了賜姓王氏,他還賜其他姓氏給新羅時期被排除在骨品制度之外的無姓之人,比如擁立他的四騎將都是由王建賜姓,如今朝鮮半島的義城洪氏、平山申氏、慶州裴氏、洞州金氏、義城金氏、文化柳氏、安東權氏、安東張氏、全義李氏、善山金氏等家族都出自王建給功臣、豪族賜姓,此舉同時推動了漢姓在朝鮮半島的普及;
● ● 事審官制度。新羅歸附高麗時,王建任命金傅為慶州事審官,副戶長以下人員聽其調遣,此後又陸續任命功臣、豪族為其家鄉事審官。這個制度是變相的分封制,也是在高麗王權難以統治地方的情況下懷柔功臣、豪族的舉措;
● ● 其人制度。在保障地方豪族享有充分自治權的同時,王建還要求他們將子弟作為人質送到開京,稱為“其人”,以確保他們對自己的忠誠。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王建成功強化了功臣、豪族的凝聚力,確保他們都能效忠於自己,為消滅后百濟、統一后三國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另一方面,功臣、豪族勢力尾大不掉,成為牽制乃至威脅高麗王權的最大隱患。王建在統一之後,採取無為而治的妥協方針,維持與功臣、豪族共治高麗的局面,盡量不觸動他們的利益,將這個難題留給後代君王去解決。
● 整頓官制
王建建立高麗后,大體上沿襲泰封舊制,同時參酌新羅和中原王朝的制度,確立了高麗初期的國家機構。起初,高麗有六省(廣評省、內奉省、物藏省、珍閣省、白書省、元鳳省)、四部(徇軍部、兵部、倉部、內泉部)、一台(義刑台)、一司(都航司)、一軍(內軍),以廣評侍中為百官之首。王建在位中期,又參照中原王朝的中書省而增設“內議省”,參與機務,地位僅次於廣評省。
在官階上,王建一度廢除泰封時期的大宰相、重副、台司訓等官階,恢復新羅的十七等官階,但不久就在摩震官階的基礎上改為三重大匡、重大匡、大匡、正匡、大丞、佐丞、大相、佐相、元甫、正甫、元尹、佐尹、正朝、正位、甫尹、軍尹、中尹的一套高麗初年特有的官階體系。王建認為“讓為禮宗,敬乃德本”,因此很重視官員隊伍的素質。王建即位不久后,割據尚州的豪族阿字蓋(即甄萱的父親阿慈個)遣使歸附高麗,在高麗君臣演習迎接儀式時,廣評郎中柳問律與直省官朱瑄劼爭列,王建毫不留情地將兩人流放邊疆。統一后三國之後,王建於清泰三年(936年)撰寫並頒布《政誡》一卷和《誡百寮書》八篇,以整頓吏治。
● 起用文士
王建不僅重用武將為他一統后三國,還起用文人儒士,包括泰封文士王儒(朴儒)、崔凝,新羅文士崔彥撝、崔承老以及從吳越國來的酋彥規、朴岩等,並沿用泰封之制,以元鳳省為匯聚文士的機關。
● 鞏固疆土
王建即位三個月後,就在高句麗故都平壤設大都護府,遷徙鹽、白、黃、海、鳳諸州民來充實,命堂弟王式廉鎮守。隨後定為“西京”,從天授五年(922年)起,花了六年時間修筑西京“在城”(王城),天福三年(938年)又營建西京羅城(外城)。相比之下,開京羅城的營建則遲至一百多年後的高麗顯宗時期。王建在位期間,至少十次巡幸西京,顯示出他對西京的格外重視,他甚至明確表示“平定三韓,將都於此”,儘管到他去世為止都沒來得及遷都西京,但他去世前也在《十訓要》中強調“西京水德調順,為我國地脈之根本、大業萬代之地”。王建高度重視並積極經營西京,根本目的在於北拓。事實上,王建在位期間就不斷在西京以北修築城池,於天授十一年(928年)在今朝鮮平安南道安州市一帶築城,三年後在此設安北府,使高麗疆域從大同江擴張到清川江。除了北拓之外,王建還在統一后三國後設東南道都部署使於慶州,設瀛州觀察使於古阜,設排岸使於臨海(今韓國慶尚南道金海市),以加強對新羅、百濟故地和東南沿海地帶的控制。
天福五年(940年),王建改諸州、府、郡、縣名。根據南唐使臣章僚的記載,當時的高麗有二京、六府、九節度(州)、百二十郡。王建本欲向各州、府、郡、縣派遣流官,但未能如願。直到四十年後他的孫子高麗成宗才全面落實。
經濟
● 賦役政策
王建在即位當天就把弓裔批判一番,並宣布將停止弓裔時期“徭煩賦重”的虐民政策。隨後就廢除弓裔時期“一頃之田,租稅六碩(石);管驛之戶,賦絲三束”的重稅,降至一頃二石,又宣布蠲免三年賦役。他在位時還設立“黑倉”,用來賑濟貧苦百姓。後世評價王建的賦役政策是“取民有度”。
● 土地政策
王建在位前期,仍沿用新羅的祿邑制,將土地分封給貴族作為食邑。天福五年(940年),王建實行“役分田”制度,對於統一后三國的有功人員,不按官階,而按性行善惡、功勞大小來依次分配。這項制度被認為是後來高麗的土地制度——田柴科制之淵源。
文化
● 創設學校
天授十三年(930年)十二月,王建巡幸西京,並在西京創建學校,任命秀才廷鶚為書學博士,又另外創立學院,聚集六部學生來教授。後來王建下賜彩帛以鼓勵興學,同時設置醫、卜二業,又下賜倉谷百石作為“學寶”(相當於獎助學金)。
● 崇尚佛教
王建確立佛教為高麗的國教,大力推行崇佛政策。他本人篤信佛教,認為自己能安邦定國全靠佛教。平定后百濟之前,王建在開京建七層塔,在西京建九層塔,祈禱藉助佛力“合三韓為一家”;平定后百濟後於天護山(今韓國忠清南道論山市連山面)新創開泰寺,舉行華嚴法會,親制疏文,感謝佛祖保佑他成就一統三韓的偉業,並對佛發誓“生生世世,終攀般若之慈航;子子孫孫,永作法門之檀越”。
王建定都開州以後,就在城中建立法王、慈雲、王輪、內帝釋、舍那、天禪、新興、文殊、圓通、地藏十寺,並舍故居為廣明寺。據說到晚年修了3500餘所佛寺。
王建行軍打仗時,以能兢等“四大法師”為軍事顧問,稱“行軍福田”,並尊佛僧為王師和國師,頂禮膜拜,其中一位王師忠戰圓寂后,王建還親撰碑文。他尤其尊重求法僧和印度僧。麗嚴、玄暉、兢讓、璨幽、慶猷、慶甫等入華求法僧回國后都得到王建的召見與禮遇,印度僧侶三藏法師摩㬋羅和弘梵大師㗌哩嚩日羅(室利縛羅、襪羅)東來高麗,王建也陳設盛大的儀仗來歡迎他們。王建的一個兒子還出家為僧(證通國師),開啟高麗王子出家之先河。王建開國后,還規定每年舉行佛教盛會——八關會,成為高麗特色的風俗。
軍事
王建在位時期,模仿唐代府兵制,設六衛,下轄三十八領,每領1000人,以兵部和徇軍部為掌兵機關。同時亦設內軍為君主宿衛機關,但人數不多。
民族
● 對女真
王建即位之初,女真人常常騷擾高麗北疆。王建即位后,先招降了勾結女真黑水蕃入侵邊境的鶻岩(今朝鮮江原道安邊郡西)城主尹瑄,又派庾黔弼去鶻岩城解決女真問題,恩威並施,招徠了1500餘名女真人,並找回3000餘名被女真俘虜的高麗人,保障了北疆的安寧。
在平定后百濟的過程中,女真為高麗出了大力,王建向女真買來10000匹馬,同時由庾黔弼率領黑水、達姑、鐵勒諸蕃勁騎9500人參戰。
不過,王建對女真人還是相當防範,認為他們“人面獸心,飢來飽去,見利忘恥”,即使歸順高麗,也不能放心,所以不准他們進城,要求所經州鎮在城外修建館舍來安置他們。
● 對渤海
天授九年(926年),高麗的北鄰渤海國被契丹所滅。在渤海亡國前一年九月,渤海禮部卿大和鈞、大均老,司政大元鈞、工部卿大福謨、左右衛將軍大審理等就率民一百戶歸順高麗。渤海滅亡后,高麗更是迎來了渤海難民潮。清泰元年(934年)七月,渤海國世子大光顯率數萬人投奔高麗,王建賜大光顯姓名為王繼,編入高麗王室,特授元甫官階,安置於白州(今朝鮮黃海南道白川郡),以便他能繼續祭祀祖先,並賜予其下屬官員爵位、軍人田地房屋。
外交
● 對後梁、後唐、後晉
王建在位時期,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代。王建對中原王朝採取事大政策,於天授六年(923年)派福府卿尹質出使後梁,得五百羅漢畫像。後唐建國后,王建又於天授八年(925年)派廣評侍郎韓申一、春部少卿朴岩出使後唐,但那時王建還不打算正式向中原稱臣,所以中國史書中沒有記錄他的名字。其後,王建又派張彬、林彥等出使後唐,獻方物,並在天授十一年(928年)正式以“權知高麗國諸軍事王建”的名義與後唐交往。天授十五年(932年)又派王儒(王仲儒)出使後唐,請求冊封,得到後唐明宗批准,翌年就被後唐冊封為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充大義軍使、高麗國王,同時去天授年號,奉後唐正朔,正式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
石敬瑭建立後晉以後,王建就派王規、邢順祝賀登極,送質子王仁翟到中原,並於天福三年(938年)開始使用後晉天福年號。後晉於天福六年(941年)加封王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的官位,並賜食邑一萬戶,由國子博士謝攀前往冊封。其後王建又三次遣使朝貢後晉。另一方面,王建正籌劃北伐契丹,遂以被後晉封為“弘梵大師”、後來東遊高麗的印度僧人㗌哩嚩日羅(室利縛羅、襪羅)為紐帶,讓他給石敬瑭捎話,說高麗和渤海是“親戚之國”,渤海被契丹所滅,所以高麗要為渤海報仇,並請後晉出兵,與高麗兩面夾擊契丹,但石敬瑭不予理睬。
● 對吳越國、吳國、南唐、閩國
十國之中,與高麗有往來的是吳越國、吳國、南唐、閩國。弓裔時期就與這些國家交往,王建即位后仍然延續,其中與吳越國關係尤深。天授十年(927年),吳越曾派班尚書調停高麗和后百濟的紛爭,王建在答覆甄萱的書信中稱吳越國為“上國”。其後王建接受後唐冊封,高麗與吳越的政治聯繫弱化,但佛教交流卻方興未艾。清泰二年(935年),吳越僧侶子麟到高麗、百濟、日本等國傳授天台宗教法,王建非常重視,派李仁旭送子麟回吳越。清泰四年(937年),王建派張訓出使吳越國報聘。
王建即位第二年,就派佐良尉金立奇出使吳國。張訓出使吳越國期間,聽說了南唐取代吳國的消息,王建便於天福三年(938年)派廣評侍郎柳勛律出使南唐祝賀南唐烈祖李昪,所上文書稱“箋”,內容如表,但不稱臣。天福五年(940年),王建又派廣評侍郎柳兢質出使南唐,貢獻方物。
王建亦同閩國保持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他曾派新羅僧人洪慶從閩國請來《大藏經》,親赴禮成江迎接,奉為至寶,也有高麗向閩國遣使獻寶劍、銅佛、石筍、小木塔的記載。
● 對契丹
王建在位時期,契丹勃興於中國北方。起初王建也與契丹有過友好往來。天授十一年(922年),契丹來高麗獻駱駝、馬及氈。天授十四年及十五年,高麗亦遣使契丹。天授十五年(926年),契丹滅渤海,王建聽說後為之震驚,認為契丹“無道”,深感契丹是一大威脅,於是開始對契丹採取敵對態度。他稱契丹為“醜類”,並企圖聯合後晉北伐契丹,與契丹發生劃界糾紛,甚至在天福七年(942年)十月將契丹所贈送的50匹駱駝餓死在開京萬夫橋下,並將契丹使臣30人流放海島。臨終的《十訓要》中也稱契丹為“禽獸之國”,告誡子孫不得效仿契丹文化習俗。
● 對日本
王建統一后三國以後,於清泰四年(937年)遣使日本,遞交牒文,表達修好的願望(日本認為是“朝貢”)。當時的日本平安朝廷不願與大陸往來,拒絕了王建的修好請求。天福四年(939年),攝政太政大臣藤原忠平命文章博士大江朝綱撰寫大宰府致廣評省的返牒,交給高麗使臣,令其打道回府。天福五年(940年),王建又送去牒文,但未見日本平安朝廷答覆。
● 對耽羅、于山
天授八年(925年),位於今濟州島的耽羅國遣使朝貢高麗。高麗統一后三國以後,耽羅太子末老於天福三年(938年)入朝高麗,王建按前代慣例封耽羅國主為星主,副王為王子,從此耽羅成為高麗的屬國。
天授十三年(930年),位於今郁陵島的于山國派白吉、士豆來高麗獻方物,王建封白吉為正位、土豆為正朝。

軼事典故

道詵點化
相傳王建出生前,入唐學習風水地理之學歸來的新羅高僧道詵登上白頭山,望見龍建家有王氣,龍建聽說后將道詵請至家中,一起登山望氣,探討風水,道詵對龍建說:“此地脈自壬方白頭山水母來,落馬頭明堂。你又是水命,應該遵從水之大數,修六六三十六個房屋,這樣符合天地之大數,明年必生聖子,名字就叫王建。”於是寫了封信,信封上寫著“謹奉書百拜獻書於未來統合三韓之主大原君子足下”(大原即太原,為王氏郡望,代指王氏)。王建十七歲時,道詵又來,對王建說:“你生逢亂世,生於寶地,三季蒼生,等你救濟。”於是教給王建排兵布陣、天時地利的方法和祭祀山川、感通保佑的道理。因此,道詵備受王建及後代高麗君主的崇拜,後人稱“麗朝尊通道詵,甚於先王憲章”。
巧對弓裔
王建在弓裔政權中做了最高職位——廣評侍中,但不能擺脫弓裔對他的猜忌。有一次弓裔召見王建,說他昨夜“聚眾謀叛”,王建堅稱無此事,弓裔便自稱有觀心之術,然後背著手閉上眼,仰天很久,弓裔的文學侍從之臣崔凝故意墜筆,下庭拿筆時悄悄對王建說了“不服則危”,王建恍然大悟,連忙謝罪,才使弓裔放他一馬。
古鏡讖言
王建開國早有徵兆,他在三十歲時,曾夢見九層金塔立於海中,自己登上去。最有名的徵兆是古鏡讖言。政開五年(918年)三月,中原客商王昌瑾在鬧市中看到一個頭戴古冠、穿居士服、相貌不凡的老人,左手拿著三個案板,右手拿著一面半徑一尺許的古鏡,要王昌瑾買他的鏡子。王昌瑾用二斗米買來,發現在日光照耀下,鏡子上有147個字,內容是:
“三水中,四維下,上帝降子於辰馬。先操雞,后搏鴨,此謂運滿一三甲。暗登天,明理地,遇子年中興大事。混蹤跡,沌名姓,混沌誰知真與聖?振法雷,揮神電,於巳年中二龍見,一則藏身青木中,一則現形黑金東。智者見,愚者盲,興雲注雨與人爭。或見盛,或視衰,盛衰為滅惡塵滓。此一龍,子三四,遞代相承六甲子。此四維,定滅丑,越海來降須待酉。此文若見於明王,國泰人安帝永昌。吾之記。”
王昌瑾感到驚奇,便將鏡子獻給弓裔。弓裔讓王昌瑾尋找賣鏡老人,找了一個月都沒找到,只是發現東州勃颯寺熾盛光如來像前有天星古像,跟老人當時的形象如出一轍。王昌瑾回來稟報弓裔,弓裔也為之驚嘆,命文人宋含弘、白卓、許原三人破解鏡文。宋含弘等研究的結果是:“三水中,四維下,上帝降子於辰馬”一句中的“辰馬”指辰韓、馬韓,“於巳年中二龍見,一則藏身青木中,一則現形黑金東”中的“青木”就是松,指松岳郡人,名字含“龍”的人的子孫可以做君主,說的就是王隆(龍建)之子王建;“黑金”是鐵,指泰封國的都城鐵圓,認為這是弓裔滅亡之意。“先操雞,后搏鴨”預示王建建立高麗后,先得新羅(雞林),其後北拓至鴨綠江。三人商量后認為弓裔猜忌嗜殺,如果如實告知,王建一定遇害,就換了套說法蒙過弓裔。不久,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麗,後來高麗疆域不僅涵蓋新羅,還達到鴨綠江,古鏡讖言果然得到應驗。
智退宣吉
王建開國后,拜親信部下桓宣吉為馬軍將軍,經常將精銳宿衛交給他統率,對他非常信任。不久,桓宣吉在妻子慫恿下,圖謀造反。另一馬軍將軍卜智謙得知桓宣吉的陰謀后,密告王建,王建不信。有一天,王建正與幾名學士討論國政,桓宣吉突然率50多名亂兵闖入內庭,企圖弒殺王建。王建面對這一突發事態,並未驚慌失措,而是策杖而立,厲聲呵斥道:“朕雖然是靠你們的力量才有了現在的地位,但難道不是天命嗎?天命已經確定了,你敢怎樣?”桓宣吉見王建辭色自若,懷疑有伏兵,便趕緊撤走,衛士追到毬庭,把他們斬盡殺絕。
還馬甄萱
天授七年(924年)八月,后百濟國主甄萱遣使,送給王建一匹絕影島的驄馬。一年多以後,甄萱聽說了“絕影名馬至,百濟亡”的讖語,便深感後悔,派人要王建還馬,王建“笑而許之”。

人物評價


史籍評價

● 《高麗史》:王規模宏遠,正朝廷,明賞罰,崇節儉,用賢良,重儒道。
● 《高麗史節要》:太祖御下以寬,而賢智效力;待人以誠,而遠近相應。好生之仁出於天性,恤民之心發乎至情。甄萱父子相夷,則伐而取之;金傅君臣來附,則禮以待之。以契丹之強而侵滅與國,則絕之;以渤海之弱而失地無歸,則撫之。屢幸西京,以為根本之地也;親巡北鄙,以連獷悍之俗也。草創更始,雖未遑於禮樂,而其規模遠略、深仁厚澤,固已培養五百年之國脈矣。
● 《東國通鑒》:太祖以神武英雄之資,懷濟世安民之略,天與人歸,遂即大位。攬結豪傑,開拓邊疆,威德廣被,遐邇歸心。賊萱屈膝而來朝,金傅束手而納土。平羅定濟,以一三韓,何功烈之盛也!雖干戈草創,未遑製作,而規模則弘遠矣。

名人評價

● 崔承老:我太祖神聖大王之御極也,時當百六、運協一千。當初翦亂夷凶,天生前主而假手,在後膺圖受命,人知聖德以歸心。於是值金雞自滅之期,乘丙鹿再興之運,不離鄉井,便作闕庭;定遼浿之驚波,得秦韓之舊地,十有九載,統一寰瀛。可謂功莫高矣、德莫大焉。……自成一統以來,勤政八年,事大以禮,交鄰以道,居安無逸,接下思恭。貴道德、崇節儉,卑宮室而期於粗庇風雨,惡衣服而取其但禦寒暑。好賢樂善,捨己從人,恭儉禮讓之心,發於天性。況生長民間,備嘗艱險,眾人情偽,無不具知,萬事安危,亦能先見。所以賞罰不失其時,邪正不同其路,知其勸懲之道、得帝王之體者,又如此也。加以知人不失其才,御下必得其力,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尊釋教、重儒術,為君之令德斯備,有國之嘉猷可遵。但以創業之初,致平日淺,宗廟社稷且未光崇,禮樂文物猶多闕乏。凡百官司之品式及諸內外之規儀,未及修定,忽遺弓劍。蓋國人之不幸,寔天道之難諶,深可惜也!
● 高麗忠宣王:我太祖規模德量,生於中國,當不減宋太祖。宋太祖事周世宗,世宗賢主也,待宋太祖甚厚,宋太祖亦為之儘力,及恭帝幼沖,政出太后,迫於群情,而受周禪,蓋出於不得已也。我太祖事弓裔猜暴之君,三韓之地,裔有其二,太祖之功也。以不世之功,處必疑之地,可謂危矣。而國人歸心,將士推戴,然猶固讓,欲徇延陵之節。吊伐之事,亦豈得已哉?其好生惡殺,而信賞必罰,推誠功臣,而不假以權,創業垂統,固宜一揆矣。至若宋祖,以江南李氏比之鼾睡卧榻,則石晉所賂契丹山後之十六州,蓋視為囊中物。既收北漢,將長驅以定秦漢之疆耳。我太祖即位之後,金傅未賓,甄萱未虜,而屢幸西都,親巡北鄙,其意亦以東明舊壤為吾家青氈,必席捲而有之,豈止操雞搏鴨而已哉?由是觀之,雖大小之勢不同,二祖規模德量,所謂易地皆然者也。
● 朝鮮英祖:①猗歟太祖,巍然功烈,統合三韓,能成創業。②麗祖立國仁厚,故雖外敵內奸交攻迭訌,而尚維持三十餘君。然惟其全無學問工夫,故至以崇佛訓子孫,此所以亂日常多也。
● 金日成:①王建是我國第一個建立統一國家的太祖王,所以要維護好他的陵墓。不維護好王建王陵,後人又會罵我們了。②王建不是像李成桂那樣篡奪上位的。
● 李丙燾:高麗太祖王建,雄才大略,度量寬宏,生逢亂離之世,初臣事弓裔,繼則集眾心於一身,由人臣得登人君之寶位。即位以後,即以“統一三韓”、“海內歸一”為其至上使命。在其孜孜經營十八、九年之久,得以和平合併新羅;最後,完成海內統一,使動蕩不安的人民得以安居樂業,而達成所謂“濟世安民”的鴻業。
● 金庠基:高麗太祖王建在我國歷史上不僅以創業之主而聞名,而且他也度量宏大、經綸雄偉,具備卓越的智略。他起家平民、統一后三國之際,從容地接受部下推戴,與泰封弓裔一刀兩斷,在鞏固了國家的基礎之後,時而以武力壓制后百濟,時而懷柔新羅,最終完成了三國統一的大業。而且他的目標是收復高句麗舊疆、締造一個將前三國的疆土完全合為一體的大國。所以他剛即位,就設西京於平壤,使之成為北方經營的中心,他所懷抱的理想是未來遷都於此。對外方面,當時契丹如日方升,無緣無故滅掉我國東方的同族國家渤海,太祖把契丹稱為“無道之國”,斷絕了同契丹的邦交,接納並安置渤海太子大光顯為首的前來投奔的大量渤海遺民,這是出自太祖對所有同族的溫情脈脈。
● 李基白:太祖成功地從后三國的混亂中恢復了秩序,並建立了一個新的統一王朝。他以高句麗繼承者自許,推行向北擴張政策,把邊界延伸到清川江,並同時打破了一直束縛新羅社會的骨品身份制鎖鏈。但是,另一方面,他仍打算保留新羅歷來固有的權力外殼。因此,他從新羅王室中選了一名女子為妻,他對待新羅最顯要的貴族敬順王金傅也極為慷慨。因此,許多新羅世系的人得以進入高麗的官僚集團。這與后百濟人所受到的冷遇形成鮮明的對照。王建已不再是一個從邊遠地區突然發跡、默默無名的城主,而已成為繼承了長期歷史傳統的一代偉人。

後世紀念


顯陵

王建顯陵
王建顯陵
王建的陵墓號稱“顯陵”,位於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開城特級市開豐郡。王建遺詔依漢文帝、魏文帝故事,陵園制度“悉從儉約”。歷史上契丹、蒙古入侵高麗時,王建的梓宮都會從顯陵移出,安置在負兒山香林寺、開京奉恩寺或江華島泥板洞,戰亂結束后移回顯陵。朝鮮王朝時期繼續保護、維修顯陵。日本近代著名學者內藤湖南曾在遊覽顯陵後有詩詠云:“統一肇基功絕倫,裔孫猶自薦蘩蘋。滿山松檟護幽宅,刻石依稀十二神。”
主體81年(1992年)5月5日,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視察顯陵,對王建給予很高評價,指示要好好維護顯陵。顯陵得到整修后,金日成以漢字親筆題寫“高麗太祖王建王陵改建碑”。顯陵(王建王陵)被指定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寶第179號,主體102年(2013年)作為開城歷史古迹和遺址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銅像

高麗光宗光德三年(951年),鑄造太祖王建銅像,安放於開京奉恩寺(太祖願堂)真殿,供後世高麗國王膜拜。朝鮮王朝建國后,將銅像移到麻田縣(今韓國京畿道漣川郡麻田面)的高麗太祖祠堂(仰庵寺),朝鮮世宗宣德四年(1429年)以改定祭禮法為由,將銅像埋進顯陵。主體81年(1992年)10月重修顯陵時,銅像重見天日,不過朝鮮起初以為是青銅佛像,其後發現銅像頭戴帝王專用的通天冠,並結合相關史料,才確定這是王建的銅像。王建銅像高138.3厘米,頭戴二十四兩通天冠,反映出高麗初年所使用的皇帝制度。原銅像身穿絳紗袍、腰束玉帶,但出土時絳紗袍已腐爛,僅剩玉帶殘件,通天冠亦有磨損。王建銅像被收藏於朝鮮國立中央歷史博物館。
由於這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現存唯一一尊君主銅像,所以被朝鮮半島南北奉為至寶。主體95年(2006年),王建銅像曾被借給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展覽。主體107年(2018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舉行名為“大高麗918-2018:輝煌的挑戰”的大型展覽,紀念高麗建國1100周年,並準備利用朝韓關係緩和的機會,向朝鮮交涉借王建銅像,同時計劃將海印寺的王建師父希朗大師造像放在王建銅像旁邊,實現師徒二人“1100年的重逢”。但朝鮮沒有答應,於是希朗造像旁邊的位置就一直空著,最終未能實現“1100年的重逢”。

崇義殿

朝鮮王朝建國后,於洪武三十年(1397年)將王建及其餘七名高麗君主(高麗惠宗、高麗成宗、高麗顯宗、高麗文宗、高麗元宗、高麗忠烈王、高麗恭愍王)的牌位移至麻田縣仰庵寺供奉,后改為太祖、顯宗、文宗、元宗四王及十六功臣,景泰二年(1451年)改稱崇義殿,每年春秋遣官致祭。萬曆四年(1576年)將豐基龍泉寺所藏王建畫像移至崇義殿。朝鮮戰爭時期,崇義殿遭燒毀,1971年重建,被韓國政府指定為史跡第223號。

驅逐艦

韓國海軍KDX-2級驅逐艦(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中的第四號被命名為“王建”號。王建號驅逐艦於2005年5月在韓國蔚山現代重工業集團舉行了命名和下水儀式,隨後該艦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試航和移交評估。該艦命名為“王建”號是為了紀念和弘揚建立高麗國的太祖王建的進取精神,也是韓國海軍根據國產驅逐艦第二階段計劃建造的第四艘軍艦。
王建號驅逐艦艦長150米、艦寬17米,最大航速為30節,排水量4500噸,艦上裝有5英寸的主炮、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魚雷等武器。該艦號稱為韓國海軍中最精銳的國產驅逐艦,不僅具備向陸地進行艦炮火力支援能力,還具備全防禦戰鬥能力,可以遠離韓國本土執行海上作戰任務。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類型名稱年代飾演者
電影太祖王建1970申榮均
電視劇龍之淚1996-1998金慶應
太祖王建2000-2002崔秀鍾
吳賢喆(幼年)
帝國的早晨2002李文洙
千秋太后2009趙明男
輝煌或瘋狂2015南慶邑
步步驚心:麗2016趙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