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根’為梵語indriya之意譯。通常指器官、機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語中,‘根’一詞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僅具有增長力,且可衍生出枝幹、花葉果實等。又如人類之眼、耳、鼻、舌、身等,不僅有助於人類之覺悟,且可促進信、精進、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稱之。

詳細釋義


教中經義,有關根之用法甚多,大別之,可有如下兩大類:(一)乃指強而有力之作用(又稱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屬感覺器官(五官)或是感覺機能,由物質(色)所形成,故稱為五色根,簡稱為五根。數論派認為此五根具有知覺之作用,故稱之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業根(手、足、口、大便處、小便處)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說。而吠檀多學派則立十四根之說。眼等五根分為司感覺作用之勝義根(相當於不可見的神經系統)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塵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認為此勝義根才是五根。二十二根中之樂、苦、喜、憂、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覺,而與眼等五根區別,稱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稱五根,以其能除煩惱、臻聖道,有其殊勝之作用,故亦以根稱之,然為別於眼等五根,而稱為五無漏根。又有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體多為意、樂、喜、舍、五無漏根等九根;未知當知根在見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無學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稱三無漏根。複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與壽命。女根、男根即給予女、男具有性徵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從男轉變成女或由女轉變為男之移性,稱為轉根。一般所稱之二根,有指勝義根與扶塵根者,或指女根與男根者。 (二)根有根機、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質、資質。因根有優劣之分,故有所謂利、鈍二根之別,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鈍等三根之別。若以修道力修鍊之,從鈍根、下根而漸修至利根、上根,稱為煉根或轉根。各種轉根之中,尤指由聲聞(下根)至緣覺(中根),再往上至菩薩(上根)者。[俱舍論卷三、大乘義章卷四](請參閱‘三無漏根’、‘五根’,《佛學大詞典》)

引申釋義


三無漏根
《佛學大詞典》梵語tri^n!yana^sravendriya^ni。指三種不染污、不起煩惱之無漏根。屬二十二根之後三根。略稱三根。此三無漏根系以意、樂、喜、舍、信、勤、念、定、慧等九根為體而立,以其有增上之力用,能產生無漏清凈之聖法,故稱為根。即:(一)未知當知根(梵ana^jn~a^ta^jn~a^sya^mi^ndriya),又作未知欲知根。屬見道位,此位之人無始以來未曾聞四諦真理,欲知彼真如諦理,遂修習地前方便之解行,故稱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梵a^jn~endriya),又作知根。屬修道位,即已知四諦真理,並已斷除迷理之惑,但為斷除迷事之惑,進而觀四諦之理,清楚了知四諦之境,故稱已知根。(三)具知根(梵a^jn~a^ta^vi^ndriya),又作知已根、無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諦理之無學位,以其已斷諸煩惱,一切所作具辦,故其九根稱為具知根。又此位已得盡智、無生智,唯無學果之人有此智。[俱舍論卷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發智論卷十四、順正理論卷九、瑜伽論記卷十六上]
五根
《佛學大詞典》梵語pan~cendriya^n!i。五種根之義。(一)指眼、耳等五識所依之五種色根。又作五色根。即:眼根(梵caks!urindriya)、耳根(梵s/rotrendriya)、鼻根(梵ghra^n!endriya)、舌根(梵jihvendriya)、身根(梵ka^yendriya)五根。亦即司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之五官及其機能。以此五者加上意根(心),則稱為六根。五根除能攝取外界之對象外,並能引起心內五識之認識作用,因具有此等殊勝之作用,故稱為‘根’。又五根系由物質而成立者,故又稱五色根。數論派有五知根之說,其中身根又作皮根。就五根之體而論,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將五根分為扶塵根與勝義根二種。扶塵根,又作扶根。系由眼球、耳穴、鼻樑等血肉(肉團)所形成之根,本身無超勝對象之力,但可由勝義根從旁協助起識,即一般所謂之五官。勝義根則在肉體之內部,非肉眼所能見,但具有發識取境之作用。又勝義根與扶塵根雖共為‘極微’所成,然勝義根以殊勝之四大種所造之凈色為體,為‘不可見有對’之實有法,由是薩婆多部主張五根系指勝義根,亦即現今吾人所謂之神經。然大眾部等則以色、香、味、觸四塵為五根之體,以肉團為性,別無凈色,不能取境,此即是以扶塵根為五根之說。又依唯識大乘之說,護法等諸師別立現行之凈色為五根;難陀等諸師則認為五根唯是種子,而非現行之凈色。另就五根之次第而論,據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三、俱舍論卷一、卷二等舉出兩說:(一)五根之中,前四根皆取所造之色,故先舉之;身根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二者俱取,即由於所取之境不定,故后舉之。又前四根中,眼根、耳根能取遠境,故先舉之;鼻根、舌根取近境,故后舉之。又取遠境中,眼根之作用較耳根為遠且速,故先舉眼根而後舉耳根。又取近境中,鼻根之作用較舌根為速且明,故先舉鼻根而後舉舌根。總此,而立五根之次第先後。(二)五根所依處(即扶塵根)之上下差別的次第如下:眼根之所依居於最上,耳、鼻、舌、身四根之所依則依次居於下方。又於此五根中,眼根、耳根唯取不至境,稱為離中知;鼻根、舌根、身根三者唯取至境,稱為合中知。離中知,謂眼根能見遠處諸色,然於如眼中之葯等則反不能觀;耳亦能聞遠處聲響,然近逼耳根者則反不能聞。合中知,謂鼻、舌、身三根必與對象直接接觸,即根與境必須沒有間隔方能產生作用,若兩者相離則無從作用。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根與對境等量),此即合中知之故;眼、耳二根則並取等量境與不等量境。眼、耳二根因取量之不定,故有時取小境,如見毛端、聞蚊聲等;有時取等境,如見葡萄、聞琴聲等;有時則取大境,如見大山、聞雷聲等。此即離中知之故。五根之外,意根屬於無色法,因無形狀,故無法計量。據五事毗婆沙論卷上、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二等舉出,五根各於四事有增上之作用,故稱為根。四事指:(一)莊嚴身,(二)導養身,(三)生識等,(四)不共事。上述為‘根見家’之說。然俱舍論卷三舉出‘識見家’之說,認為四事非為根之作用,而是識之增上。[品類足論卷一、異部宗輪論、成實論卷四、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本](參閱‘五根有四事增上’) (二)指五無漏根。此五者對於降伏煩惱、引入聖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稱五根。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即:(一)信根(梵s/raddhendriya),信三寶、四諦等之道理者。(二)進根(梵vi^ryendriya),又作精進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梵smr!ti^ndriya),憶念正法者。(四)定根(梵sama^dhi^ndriya),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梵prajn~endriya),由定中觀智所起,而了知如實之真理者。此五者皆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稱為五根。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義,上記五種能令人出生無漏聖道,故稱為五根。另據大乘義章卷十六說明根之意義,即:此五種出生‘出世聖道’之力偏強,故稱為根;又此五種有依次對治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煩惱等之作用,故稱為根。此外,止觀輔行傳弘決(會本)卷七之一舉出,修行之人雖善芽微發,然根猶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稱為根。五根與三十七道品中第五科之五力同體,五力乃顯示五根行破惑增上之力用。五力為利根者所修,五根則為鈍根者所修。又五根攝入二十二根中,與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無漏根,同於無漏法上具有增上之作用。另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舉出五根之次第如下:即於因果先起信心(信根),其次為果修因而起精進(進根),次由精進而念住所緣(念根),復由憶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則能知如實之理(慧根)。[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大智度論卷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法界次第卷中](參閱‘三十七道品’)
簡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Indriya,能生之義。增上之義。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強力,能生眼識,則名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則名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惡作業之力,則名為根性。俱舍論二曰:‘根者是何義?最勝自在光顯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大乘義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記三曰:‘勝用增上,故名為根。’
根《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1.能生的意思。2.增上的意思。
根(梵indriya,藏dban%-po)《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梵語‘indriya’,原意為機關、機能、能力。在佛教用語中,除了有‘機關’的意思之外,又有‘能力’的意思。漢譯譯此詞為‘根’,系由於草木之根具有成長發展之能力,能令枝幹生長。因此,能生起感覺的五種器官(眼、耳、鼻、舌、身)乃名之為五根。如眼之眼根有強力、增上之用,則名眼根;‘信’有產生其他善法之能力,則稱信根。 《俱舍論》卷三雲(大正29·13b)︰‘根是何義?最勝自在光顯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俱舍論光記》卷三雲(大正41·55c)︰‘勝用增上,故名為根。’《順正理論》卷九雲(大正29·377b)︰‘世尊何故別說根名?在內界全及法一分。依增上義別說為根,彼彼事中得增上故。’諸經論謂根有五根、六根、二十二根等差別。其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又稱五色根),又可各分為二類,即司感覺作用,為眼所不能見的‘勝義根’(又稱凈色根,即一般所謂神經纖維),以及具扶助作用,為身體器官的扶塵根(如眼球、鼓膜等)。然而說一切有部僅以勝義根為五根,而不承認扶塵根。又眼等五根加上意根即成六根。六根再添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乃成二十二根。此外,據《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二所載,外道亦有‘根’之理論。如數論學派合五覺根(眼、耳、鼻、舌、身)、五業根(手、足、口、大便處、小便處)及意根,計有‘十一根’之說法;吠檀多學派則合五知根、五業根及四內根(意、覺、我執、念),而倡‘十四根’說。又,眾生學法的素質與能力亦稱為‘根’。依其優劣有利、鈍二根,或上、中、下三根,利、中、鈍三根等差別。然此時所云之根,系梵語mu^la之漢譯,與上述之indriya並不相同。俗語所謂之‘根器’,亦與梵語mu^la相同。 [參考資料]《決定義經》;《雜阿毗曇心論》卷八;《俱舍論》卷二;《金七十論》卷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