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筋

抹灰工程的專業辭彙

建築裝飾時,牆面抹灰面積大,一般在抹灰前用砂漿在牆上按一定間距做出小灰餅(又稱打點),然後沿小灰餅垂直和水平方向繼續用砂漿做出一條或幾條灰筋(一般間距不大於1.5m),以控制抹灰厚度及平整度。此過程稱為沖筋。

釋義


沖筋是抹灰工程的專業辭彙。

詳解


1、在牆面上先抹豎向條狀的砂漿,條狀寬度約3公分,高度從地面至天棚,即“標筋”。抹砂漿的厚度最小為0.5公分,最大厚度則由牆體的傾斜度決定,由於是條狀,可較好地控制該條狀面的垂直。
2、使牆面中,每間隔約1米,一道“標筋”。並使一道牆面上的標筋在一個平面上。並待砂漿完全乾。
3、牆面抹灰時,即在“標筋”之間操作,利用兩標筋的垂直與平整度來控制抹灰面的垂直與平整。
4、一般標筋寬度為50mm,兩筋間距不大於1.5m。牆面高度小於3.5m時,宜做立筋。大於3.5m時,宜做橫筋,橫向沖筋的灰餅間距不宜超過2m。

灰餅


灰餅是泥工粉刷或澆築地坪時用來控制建築標高及牆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的水泥塊。粉刷或澆築地坪前必須做灰餅。 

灰餅使用


在抹灰之前在牆面上確定粉刷厚度,為保證水平及垂直度而做的塊狀砂漿,用來控制施工質量,一般是1.5m見方做一個。

打點沖筋


灰餅與沖筋這2項工藝又稱為打點沖筋。 

做灰餅的目的


做灰餅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砂漿的厚度,控制砂漿的厚度一致。 "護角"是指在建築物內牆的陽角部份(如門邊、窗邊、樓梯間等牆的轉角處)用較高標號的水泥砂漿(一般為1:2或1:3)對角部進行抹灰,寬度為每邊距轉角10cm左右,其餘部份的牆面一般是用混合砂漿抹面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陽角部位的抹灰強度,起到保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