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土

祭祀形式之一

在古代安南地區”安葬之後三天或七天,孝男及近親須備牲禮至墓地祭祀,稱為「收灰」亦稱為「謝土」。

來源


、古房屋蓋酬謝土祭祀形式。
、建築完墳墓完舉祭典。
李贄《移住上院邊廈告文》:“今尚未塑佛,未敢入居正室,且亦未敢謝土。”
清 顧張思《土風錄》卷二:“《東觀漢記·鍾離意》:‘出奉錢,使人作市屋,既成,謂解土,祝曰。’案:即今所謂謝土也。”

形式


新屋落成之後,家人擇吉喬遷新居,親友送禮祝賀,一般以燭炮為儀。以及喜幛、傢具衣飾等等,舊俗不送鍾,(因為送鍾與送終諧音)。
有的喬遷與謝土一併舉行,主人備辦三牲筵碗敬奉土地公、地基主和當境神,告以弟子遷入新居,祈求保庇平安順舒。更隆重的一併舉行謝天儀式,在廳口擺天公壇,設天公神位掛天公燈,備辦三牲果合筵席奉敬,主人拜謝天公及諸神禮畢,引諸親友參觀新居各種設施,然後宴請來客,賓主盡歡。
喬遷往往在凌晨舉行,先搬一窩雞母雞仔以及搖籃轎車椅,以象徵遷入新居後人丁興旺,百業發達,其它傢具才陸續搬去,再舉行酬神諸儀式,較重視者也有演“嘉禮戲”以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