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

徠甘油酯(triglyceride,TG)又稱醯甘油、中性脂肪,構成脂肪組織,參與總膽固醇(TC)、膽固醇酯(CE)合成及血栓形成。血中90%~95%的甘油是TG,主要功能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TG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甘油酯(triglyceride,TG)又稱醯甘油、中性脂肪,構成脂肪組織,參與總膽固醇(TC)、膽固醇酯(CE)合成及血栓形成。血中90%~95%的甘油是TG,主要功能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TG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

簡介


甘油三酯是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種異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或降解障礙。
● 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兒童<l00mg/dL(1.13mmol/L),成人<150mg/dL(1.7mmol/L)
● 臨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250~500mg/dL(2.83-5.65mmol/L)
● 明確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於500mg/dL(5.65mmol/L)
生理:主要含有脂蛋白的甘油三酯。
乳徠糜微粒:在進食后狀態下,由腸道吸收飲食中的脂肪。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空腹狀態下,由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酸在肝內進行內源合成。
● 檢驗別稱:醯甘油、中性脂肪
● 英文名稱:triglyceride
● 英文簡稱:TG
● 標本類型:血清、血漿
● 所屬項目:血脂檢查
● 相關疾病:
● 升高:高血脂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痛風、梗阻性黃疸、甲狀腺功能衰退等
● 降低:肝臟疾病、吸收不良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檢查人群


● 懷疑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患者。

標本採集


● 採集方法:靜脈采血。

檢查前

● 是否空腹:是。
● 檢查前,白天清淡飲食,忌煙酒。晚上10點以後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檢查。

檢查后

● 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注意不要揉。
● 若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情況時,應立即平卧,並可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其他檢測。

參考區間


● TG標準理想範圍為:<1.7mmol/L(<150mg/dl)
● 升高:>1.7mmol/L(>150mg/dl)
● (數據來源:叢玉隆。實用檢驗醫學: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臨床意義


● TG增高是心血管系統存在風險的重要組分,可能作用於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早期。

升高

TG>1.7mmol/L
● 生理性升高,如高脂肪飲食、運動不足、肥胖等。
● 病理性升高,如高血脂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痛風、梗阻性黃疸甲狀腺功能衰退、腎病綜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藥等。

降低

TG<0.56mmol/L
● 遺傳性疾病,如低β-脂蛋白血症、無β-脂蛋白血症等。
● 其他,如肝臟疾病、吸收不良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肝素等藥物影響。
血清TG水平受生活方式、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較大,標本採集前應注意清淡飲食。TG水平與胰島素抵抗有關,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子。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必須由臨床專業醫師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全面綜合分析判斷。

分型


基於脂蛋白類型的不同,分為下列類型:
Ⅰ型:乳糜微粒明顯升高,表現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輕度升高的膽固醇。常出現在兒童期。臨床常伴發由 胰腺炎、肝脾腫大、發疹性黃瘤和視網膜脂血症引起的腹痛。不增加 動脈粥樣硬化 的危險,病因可為原發(常染色體隱性)也可為繼發,如SLE、γ球蛋 白髮 育不良
ⅡA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伴有高膽固醇,參見高膽固醇血症
ⅡB型: LDL及VLDL升高,伴有高膽固醇及高甘油三酯。動脈粥樣硬化危險高。原發病包括幾種遺傳疾病,繼發原因包括 甲狀腺 功能低下、肝腎疾病、卟啉症、多發性骨髓瘤
Ⅲ型:IDL升高(血β脂蛋白異常),表現為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多數原發 性病 人為脫輔基蛋白Ez純合子異常,繼發原因為甲狀腺功能低下和γ球蛋白髮育不良
Ⅳ型:VLDL升高,伴有高甘油三酯和輕度升高的膽固醇。某些情況下,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增加
Ⅴ型:乳糜微粒及VLDL升高,伴有明顯增高的甘油三酯和高膽固醇,因LPL或apo-C缺陷造成常染色體隱性,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增加
注意:上述分級只是為了說明此種疾病,很少涉及到遺傳性和發病機理。血漿脂蛋白在任何個體中都是隨時間變化的,這是一種可以預計到的現象,因為在VLDL和LDL的代謝和飲食對VLDL的作用之間存在有前體-生成物這樣的關係同一種疾病可導致多種不同的脂蛋白模式,而多種疾病又可引起同一種脂蛋白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