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門古街

斗門古街

珠海斗門古街 位於斗門區斗門鎮內珠江三角洲南端,地處珠海市斗門區西北部,東枕黃楊山,西臨虎跳門水道。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41367人。

簡介


斗門鎮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地方行政機關駐地。據歷史記載,北宋(公元960年)時和附近一帶稱潮居里,明清期間稱黃梁都,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巡檢署。斗門墟是地方行政中心、墟鎮的清朝古街,現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斗門古街,主體建築中融合中西方各國建築風格的獨特騎樓,使古街在斗門的建築中顯得鶴立雞群,鋪房店門高低基本劃一,規格近似,外牆和走廊天花等飾以花形、幾何圖形等磚刻,中西合璧的斗門古街依稀可見其作為商業街的特色及昔日的繁華.
目前,斗門墟古街仍保持著原貌。要考研建造古街的起因,還要從斗門墟的歷史說起。

斗門墟的歷史


"1850年左右,澳門、加拿大的一些建築師、牧師等宗教人士經常到斗門鎮訪問和居住。由於商貿業發展迅速,當時墟鎮舊街的建築已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所以,外國商人和本地富商開始醞釀修建街道、房屋。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嘉理慰等人統籌規劃、設計,博採歐美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裡陸續建起了廣英祥、大昌、祥盛等10餘間布匹店,及多間百貨店、中藥店、米鋪、錢莊。
除商鋪之外,基督教還建起了福音堂,天主教建起了德式二層樓房的教堂。這些建築構成了斗門鎮清朝古街的全貌,成為珠海市目前惟一保存較完整的古街。"
一進街口就看見一個建築上刻著“斗門”兩個大字,從那些依稀可見的當年商店的招牌上看,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這條街當年是何等的繁華。雖然如今這些建築的磚瓦已經殘舊,有些建築已經是雜草叢生,門可羅雀,倒成了燕子的天堂。有些建築斷壁頹垣,但是這些依然不影響古街的魅力,因為她還是一條原汁原味的保存較完整的古街,她裡面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