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之諾博士》是由1962年特倫斯·楊執導,肖恩·康納利、烏蘇拉·安德絲主演的動作片。影片於1962年10月5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是007系列的開山之作,故事講述詹姆斯·邦德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調查情報員的死因,並在當地漁民庫洛及CIA情報員萊特的協助下破壞神秘島實驗室的故事。
英國中央情報局布置在牙買加的秘密間謀史席威中校和他的秘書突然被神秘殺害,為了弄清原因, 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奉命去牙買加察清真相。
劇照
史席威中校生前正因一項導彈試驗計劃與美國中情局在合作,因此邦德到了牙買加首先聯繫上了美國方面的黎特中尉。經過調查,邦德發現史席威是因發覺了有諾博士的一些秘密而被殺滅口的。諾博士是中國人,他買下了一個叫蟹礁的島,在島上從事某種神秘活動。邦德發現在政府工作的秘書正是諾博士的人,他將計就計,利用她殺死了諾博士派來的殺手。
在漁民庫洛的幫助下,邦德潛入了蟹礁。在島上遇到了一位漂亮迷人的海洋生物學專家哈妮。在與島上守衛的激戰中,庫洛被殺死,邦德與哈妮被抓關了起來。原來諾博士是魔鬼黨的成員,他在島上建造了一個原子能基地,試圖通過這裡破壞一次導彈試驗,並利用它進行恐怖活動。
邦德想方設法從關押的密室的通氣孔逃出,並假扮成島上的工作人員,混進了控制大廳。諾博士已開啟了反應堆,並開始進行倒數。危急之下,邦德打開了節流閥,破壞了反應堆並引起了劇烈的大爆炸。諾博士死於搏鬥之中。島上陷入一片混亂,邦德及時救出了哈妮,兩人駕駛快艇離開了蟹礁。007成功地完成了任務,與女友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之中。
演員 | 角色 |
肖恩·康納利 | 詹姆斯·邦德 |
烏蘇拉·安德絲 | 哈妮·萊德 |
約瑟夫·懷斯曼 | 諾博士 |
贊娜·馬歇爾 | Taro小姐 |
尤妮斯·蓋里森 | 西爾維亞 |
伯納德·李 | M |
露易絲·麥斯威爾 | 錢班霓 |
約翰·奇茲米勒 | 庫洛 |
傑克·羅德 | 萊特 |
Anthony Dawson | Professor Dent |
Peter Burton | Major Boothroyd |
Yvonne Shima | Sister Lily |
Michel Mok | Sister Rose |
Marguerite LeWars | Photographer |
William Foster-Davis | Superintendent |
Dolores Keator | Mary |
Reggie Carter | Jones |
Louis Blaazer | Pleydell-Smith |
Colonel Burton | General Potter |
Anthony Chinn | Decontamination Technician |
製作人 | 艾伯特·R·布洛柯里、哈里·薩爾茲曼、Stanley Sopel |
原著 | 伊安·弗萊明 |
導演 | 特倫斯·楊 |
副導演(助理) | Clive Reed、John Meadows |
編劇 | 特倫斯·楊、理查德·麥鮑姆、Johanna Harwood、Berkely Mather |
攝影 | Ted Moore |
配樂 | Monty Norman、約翰·巴里 |
剪輯 | 彼特·R·亨特 |
選角導演 | James Liggat |
藝術指導 | 肯·亞當 |
美術設計 | 西德·凱恩 |
角色介紹
詹姆斯·邦德
演員肖恩·康納利
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間諜,代號007,持有殺人執照,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權力。邦德此次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調查情報員的死因,在當地漁民庫洛及CIA情報員萊特的協助下展開調查,得知卡基島的礦石含有放射性,島主諾博士是個妄圖統治世界的科學家。007深入虎穴,摧毀該基地,帶著島上的少女順利逃離。
哈妮·萊德
演員烏蘇拉·安德絲
她是海洋生物學家的女兒,一出場就穿著性感比基尼到島上採集貝殼。儘管沒有上學,但在家讀各種百科全書的她卻很博學,對海洋生物甚有研究。她從對邦德有敵意慢慢轉為信任,與邦德並肩作戰。她的美貌、身段以及談吐都令邦德十分著迷,最後她和邦德齊心協力摧毀並逃離了神秘島。
諾博士
演員約瑟夫·懷斯曼
諾博士是神秘島的主人,中德混血,有一雙令人生畏機械手,開有著龍塗裝的噴火裝甲車,他的紳士風範不亞於邦德,擁有破壞世界的野心計劃,諾博士的另一身份是國際性犯罪組織魔鬼黨成員,他在牙買加買下一座小島,建立了一個原子能基地,藏身在龐大而秘密的科研基地中。
Taro小姐
演員贊娜·馬歇爾
她的表面身份是英國民政府在牙買加基地里的秘書,真實身份是諾博士安插在政府部門裡的間諜。她將007勾引到自己的住處,同時通知自己的同夥來幹掉邦德,這位躲在門后偷聽卻沒聽到邦德說話的笨間諜一出手就被邦德識破,還沒幹出絲毫成績就被英國特工人員抓獲了,邦德把她交給了MI6來審問。
西爾維亞
演員尤妮斯·蓋里森
她早於邦德登場,這位一身貴婦人裝扮的美女在賭場與邦德相遇,分手時二人相約次日再見,但當邦德回到自己的房間,她已經穿著一身“舒適”的衣服在房間里打起了高爾夫。在電影中,她是第一個讓邦德心動的女人。
M
演員伯納德·李
M是詹姆斯·邦德的上司,軍情六處的首腦,他的意見常與邦德有出入,但是他仍視邦德為最好的助手,常在別人前稱讚邦德。
曲目 | 專輯信息 |
James Bond Theme John Barry;Monty Norman | Jump Up | 007之諾博士 |
Kingston Calypso | Dr.No's Fantasy |
Jamaican Rock | Kingston Calypso |
Jump Up | The Islands Speaks |
Audio Bongo | Underneath the Mango Tree |
Under the Mango Tree | The Boy's Chase |
Twisting with James | Dr.No's Theme |
Jamaican Jazz | The James Bond Theme |
Under the Mango Tree | Love at Last | 藝人: Monty Norman |
007之諾博士劇照
• 在片中扮演西爾維亞的烏妮絲·蓋森是扮演彭妮的人選。
•
蓋伊·格林、蓋伊·漢彌爾頓和肯·休斯拒絕執導該片,後來製片方與特倫斯·楊簽約。
• 製作人希望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注資拍攝,但該公司只同意投入100萬美元,於是為節省製作經費,製片方只僱用了一位聲音剪輯師(在通常情況下,一部電影需要兩位聲音剪輯師,分別負責音效和對白),並且將一些情節設計得更簡單和廉價,其中M辦公室用的是紙板牆和塑料門,而登特與諾博士見面的房間僅耗資745英鎊。
• 約瑟夫·維斯曼在片中扮演的諾博士是早期007電影中唯一一位沒用其他演員配音的反派角色。
• 馬克思·馮·西多被邀請扮演諾博士。
• 製片方本打算將《雷霆萬鈞》作為第一部007電影,但由於同聯合編劇凱文·麥克格羅瑞產生法律糾紛,於是用《諾博士》取而代之。
• 007標誌性片頭在該片片尾又出現了一次。
• 原著作者伊安·弗萊明最初期望由自己的表弟克里斯托弗·李來扮演該片中的諾博士,結果被製片方拒絕。
• 厄蘇拉·安德列斯在拍攝洗浴的畫面時穿著肉色泳裝。
• 007主題曲的最初曲名為《Bea's Knees》。
• 在片頭將Walther PPK手槍交給007的軍械師是Boothroyd少校,Boothroyd也出現在《諾博士》小說中,從1964年的《金手指》開始,這名軍械師才被定名“Q”(Quartermaster軍需官)。
• 扮演攝影師的女孩Marguerite LeWars是名空姐,導演泰倫斯·楊(Terence Young)在飛機上看中了她。
• 在該片中,飾演007的肖恩·康納利始終戴著假髮。
• 導演泰倫斯·楊希望由理查德·約翰遜來扮演007。
• 當影片拍攝超出預算時,聯美公司打算撤資。
• 在影片開拍的兩周前,邦德女郎哈妮·賴德的人選還無處可尋,製片人後來看到了演員約翰·德里克妻子厄蘇拉·安德列斯的照片,未經會面便決定由她扮演。
• 諾博士的故事最初是為一部電視劇編寫的。
• 聯美公司的日本員工將片名看成“Dr.No!”,並用日語譯作“我們不想要個博士”,幸好這個失誤被及時發現。
• 布景師
西德·凱恩發現演職人員名單中沒有他的名字,得知此事的製作人布洛柯里送給他一支金筆作為補償,他對凱恩說,因為他不想再花錢重做字幕了。
• 007的主題音樂其實並非出自約翰·巴里之手,而是由Monty Norman作曲,由約翰·巴里改編,後來還曾由此引發訴訟,Monty Norman最後打贏了官司。
• 肖恩·康納利非常懼怕蜘蛛,於是在拍攝蜘蛛爬上床的鏡頭中使用了一塊玻璃隔絕蜘蛛與康納利的直接接觸,但效果大打折扣,最後只好由替身演員鮑勃·西蒙斯代勞。
• 據傳,在該片劇本的初稿中諾博士是一隻猴子,是島上崇敬的神猴。
• 片中的西爾維亞是唯一一位接連出現在兩部007影片中的邦德女郎。
• 作為英國人高效工作的典範,片中M的秘書彭妮卻是由加拿大演員Lois Maxwell扮演的。
• 為找到飾演007的合適人選,製片方曾組織選拔活動,產生的6位勝出者再參加由布洛柯里、薩爾茲曼和弗萊明親自主持的試鏡,一名酷似
格利高里·派克的28歲男模彼得·安東尼最終當選,但他全無表演經驗,無法勝任邦德的角色。
• 在該片的007片頭中,扮演007的是特技人鮑勃·西蒙斯,直到1965年的《雷霆萬鈞》,肖恩·康納利才出現在片頭。
• 該片的女主角Ursula Andress出演《諾博士》的片酬僅為10000美元。
• 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里和哈利·薩爾茲曼將希區柯克的《西北偏北》當作該片以及後來007影片的樣板,並且希望由出演《西北偏北》的
加里·格蘭特扮演007,但加里·格蘭特只答應出演一部007電影,而製片方希望物色的演員可以連續出演多部。後來,製片方又找到了史蒂夫·里夫斯,以及帕特里克·馬克格哈恩、特雷弗·霍華德、雷克斯·哈里森、理查德·約翰遜、威廉·富蘭克林、伊安·亨德利和理查德·伯頓等人,但都未能如願。
• 肖恩·康納利持槍射擊的動作後來被要求重拍,但當時那支Walther PPK在片場不慎丟失,攝影師只好找出了自己車中的氣手槍來代替。
創作背景
第一部007電影《諾博士》 改編自伊安·弗萊明1958年所著的同名小說。製作人哈里·薩爾茲曼首先取得了這部小說拍攝權,同行艾伯特·R·布洛柯里希望從他手中買下版權,最終,兩人決定聯手拍攝。薩爾茲曼和布洛柯里成立了兩家公司,其中的Danjaq電影公司持有007電影版權,而EON電影公司則負責製作。
製片人艾伯特·R·布洛柯里和哈里·薩爾茲曼堅持認為該片導演必須是英國人,製片方認為導演
特倫斯·楊真正了解詹姆斯·邦德這個人物,並且能將小說中人物的精髓呈現在大銀幕上。
拍攝過程
1962年1月16日,《007之諾博士》正式在牙買加開始拍攝,牙買加外景地就在弗萊明的“黃金眼”莊園附近。
1962年2月26日,在結束牙買加的外景拍攝后,劇組轉戰回到倫敦的松林片場,在英國松林攝影棚繼續影片的拍攝,諾博士基地的多數外景、通風管和英國軍情局總部內景都是在倫敦松林製片廠拍攝的,該製片廠由此成為007電影的御用製片廠。 3月2日,泰倫斯·楊拍攝康納利作為詹姆斯·邦德初次與觀眾見面的第一個畫面,007電影中最值得回味一句台詞“邦德,詹姆斯·邦德”也是在這一天拍攝完成的。影片最後一場殺青戲是拍攝的烏蘇拉被綁在水池之中的戲,原本預備的螃蟹因為冰塊使其死掉而無法達到拍攝要求,最後不得不臨時設計淹水的場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007之諾博士海報 |
英國 | 1962年10月5日 | 西德 | 1963年1月25日 | 法國 | 1963年1月27日 |
荷蘭 | 1963年1月31日 | 義大利 | 1963年2月9日 | 芬蘭 | 1963年3月29日 |
挪威 | 1963年4月1日 | 丹麥 | 1963年4月5日 | 馬爾他 | 1963年4月27日 |
瑞典 | 1963年4月29日 | 美國 | 1963年5月8日 | 香港 | 1963年5月9日 |
西班牙 | 1963年5月13日 | 日本 | 1963年6月1日 | 阿根廷 | 1963年7月18日 |
巴西 | 1963年9月7日 | 烏拉圭 | 1963年11月11日 | 土耳其 | 1966年4月7日 |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Eon Productions Ltd | CBS/Fox 聯美電影公司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標準收藏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Warner Home Vídeo Les Artistes Associés S.A.B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 United Artists 美國廣播公司 HBO有線電視頻道 Tuschinski Film Distribution Kommunenes Filmcentral |
|
|
|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1964年 | 美國金球獎 | 第21屆美國金球獎 | 烏蘇拉·安德絲 | 最佳新人(女) | 獲獎 |
2013年 | 土星獎 | 第39屆土星獎 | 製片公司 | 最佳DVD/藍光套裝 | 提名 |
諾博士海報
《007之諾博士》充分忠於伊恩·弗萊明的原著,是一部製作嚴謹的神秘驚悚片。它的劇情已比當時大部分的偵探或諜報片更具想像空間。(網易娛樂評)
該片為以後的007電影奠定了基調,導演泰倫斯·楊博學的智慧和精緻的戲劇感賦予了詹姆斯·邦德獨特的品位和特質。(新浪娛樂評)
《007之諾博士》為邦德片締造了一個好的開始,它是一部快節奏、動作火爆的冒險影片,若要和以後的影片比較,《007之諾博士》的特色在於它接近現實且忠實於伊恩·弗萊明的原著。(南方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