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府城隍廟的結果 展開

府城隍廟

台灣

府城隍廟建於明永曆23年(1669年),為台灣首座城隍廟,名列二級古迹,因城隍爺掌理陰間事宜,其空間配置與文物陳列,迥異於一般廟宇。

簡介


府城隍廟建於明永曆23年(1669年),為台灣首座城隍廟,名列二級古迹,因城隍爺掌理陰間事宜,其空間配置與文物陳列,迥異於一般廟宇。

詳細信息


城隍原意為城牆、護城河,后演變為城池的守護神,專司陰間司法事宜,各地城隍猶如地方行政首長,按其轄區範圍、位階,各有不同的封號與配置。
府城隍廟
府城隍廟
府城隍廟為三進雙護龍的建築,格局狹長幽暗、神像威武猙獰、座前案桌、枷鎖刑具、警世威赫的匾額楹聯、斗大的算盤,處處顯露陰森詭譎的氣氛;而三川門內高懸“爾來了”一匾,用字淺顯卻寓意深遠,讓人望而生畏。大門入內依序是三川門、拜殿、正殿和後殿;左右兩廂則闢為辦公室及文物陳列室。正殿主祀威靈公,陪祀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和24司,是協助城隍爺辦案的神祗與幕僚,24司中以職掌學業、功名的“學政司”、“考功司”,香火最鼎盛。
民間深信,人死後魂魄要先到城隍廟報到,接受初審,根據其生前善惡功過,決定上天堂或下地獄,因此對城隍爺甚為敬畏;由於城隍爺對於轄區百姓行止瞭若指掌,遇有親人行蹤不明,每每到此求籤問卜。
每年農曆5月11日城隍爺誕辰,城隍爺按例於誕辰前夜行轄境,探訪民情,是年度最熱鬧的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