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鎮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轄鎮

文昌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地處蒼溪縣東部。

截至2020年6月,文昌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

2019年,文昌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龍彭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紅軍第四方面軍建立的川陝省。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文昌聯保,屬蒼溪縣第三區龍彭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與運河聯保合併為文運鄉,駐文昌場。
1951年,文昌場改鄉,析東境置元山鄉,駐今白岩三組向家院。
1952年,設蒼溪縣第十(文昌)區,駐文昌宮,轄文昌、運山、彭店、白山、石馬、白岩6鄉。同年3月,人民政府遷駐向家祠堂。
1955年10月,撤第九(岳東)區,岳東鄉屬十區。
1958年,鄉改公社。
1997年10月,遷駐解放。
1981年,改為白岩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10月,文昌區和文昌、白岩、雙田3鄉合併為文昌鎮,駐文昌場。
1994年10月,雙田鄉析出。
1995年,改蒼溪縣文昌區工作委員會。
2001年10月,改蒼溪縣文昌辦事處。
1997年10月,白岩鄉析出,駐解放埡。
2005年5月,蒼溪縣文昌辦事處、文昌鎮、白岩鄉合併為文昌鎮,駐文昌宮。
文昌鎮
文昌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文昌鎮轄白岩、文昌2個居民委員會,石昌、權家、蟠龍、劉家、得勝、橋河、金魁、民建、紅瓦、元山、古井、鴛鴦、雙廟、孫家、五龍、觀音、油房、白岩、寶寨1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個居民小組、13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文昌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文昌社區。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0824117001121文昌社區
510824117002220白岩社區
510824117201220石昌村
510824117202220權家村
510824117204220劉家村
510824117205220得勝村
510824117209220紅瓦村
510824117212220鴛鴦村
510824117213220孫家村
510824117217220雙廟村
510824117220220金民村
510824117221220油堡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文昌鎮地處蒼溪縣東部,東靠白山鄉彭店鄉,南依龍山鎮、運山鎮,西鄰岳東鎮,北接東溪鎮、高坡鎮。區域面積66.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文昌鎮境內最高點位於大梁山頂,海拔935.8米;最低點位於長灘河,海拔432米。

氣候

文昌鎮多年平均溫度15.7℃,1月平均氣溫5.7℃,7月平均氣溫26℃。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

水文

文昌鎮境內沒有河流,有較大溪溝3條和眾多山溝,年均自流水量400萬~600萬立方米左右。

自然災害

文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春、夏、伏旱災害,秋陰雨災害以及大風、暴雨、冰雹等。

自然資源


文昌鎮境內山坡陡峭且多為石岩、頁岩。
文昌鎮
文昌鎮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文昌鎮轄區總人口23354人。另有流動人口4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1443人,佔49%;女性11911人,佔51%;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3‰。
2017年,文昌鎮常住人口15688人。
截至2019年末,文昌鎮戶籍人口2059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文昌鎮一般財政預算收入758萬元,一般財政預算支出613萬元。
2019年,文昌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農業

文昌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5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小雜糧為主。2011年,生產水稻4671噸,小麥3081噸,玉米2148噸,小雜糧1495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獼猴桃。2011年,獼猴桃種植面積7800畝,產量1504噸,產值700萬元。

商業

2011年末,文昌鎮有商業網點405個,職工517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620萬元;集貿市場成交額112萬元。

金融

2011年末,文昌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3502萬元,比上年增長14.5%;各項貸款餘額3464萬元,比上年增長12.8%。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文昌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19人,教職工20人;小學3所,其中完全小學2所,在校生1444人,教職工69人,專任教師67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3人,初級職稱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完全中學1所,在校生2351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721人,教職工145人,專任教師127人,其中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56人,初級職稱43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文昌鎮有經過各類培訓的種養殖技術人才40人,專業技術人才19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文昌鎮有文化站1個,村(居)文化室21個,圖書室40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文昌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60張。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5771人,參合率63%。

社會保障

2011年,文昌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74人,支出145.3萬元;解決特困家庭、五保戶等特困人群救助380人次,支出28萬元。年末參加養老保險4750人,其中已在領取退休金人數1205人,占參保人員的25%。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文昌鎮有郵政支局1個,郵政所2個,征訂報紙、期刊18萬份(冊),業務收入150萬元。有文昌電信支局1個,電信、通訊服務網點2家;有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100戶。
● 水利
2011年,文昌鎮境內有小(fl)型水庫15座,山坪塘490餘口,微水池1120餘口,總蓄水800~1000立方米。
● 給排水
2011年末,文昌鎮鎮區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8千米,年供水10萬立方米。

交通


2011年,文昌鎮境內公路總長340千米。蒼(溪)巴(中)、文(昌)石(馬)縣級公路貫穿境內,總長30千米;通外公路10條。

文化


地名由來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文昌人為祭祀文昌菩薩,在權家寨與金魁山之間垣口的烏龜包尾上建造文昌宮,后興場,文昌鎮因此得名。
文物古迹
文昌鎮境內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為首屆中共蒼溪縣委員會舊址和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元帥指揮部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