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庄詩草

柏庄詩草

《柏庄詩草》是清代丘逢甲創作的詩集。

創作背景


詩集,一千七百餘首。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簽訂了割地賣國的《中日馬關條約》,逢甲馳電上書清廷,堅決反對割讓台灣。倡議建立“台灣民主國”,任副總統兼大將軍,守土抗日。失敗后歸居廣東。任廣東咨議局議長,南京臨時政府參議員。著有《嶺雲海日樓詩鈔》。見江瓊《丘逢甲傳》、《清詩紀事》第一九冊。詩歌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思想,感情充沛,筆力雄健,於沉鬱悲痛中表露出一股豪邁的氣概。柏庄,是丘逢甲1889年中進士后在戚友門生資助下購置的一處莊園,僻處鄉間,地點在台中大埔厝(今神岡一帶)。據與詩人同時的丘菽園《揮麈拾遺》記載:“仙根故無家,里中戚友及弟子,至是醵資為買某氏宅。宅多餘地,水土明瑟,中有老柏,故名柏庄。”柏宅莊園後為日軍所焚。

出版信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6年出版。

作者簡介


清丘逢甲(1864--1912)撰。逢甲字仙根,號倉海。原籍廣東鎮平(今廣東蕉嶺)。大約在乾隆年間,其曾祖仕俊始遷居台灣,成為當地的望族。逢甲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授工部主事,不樂仕途,返歸台灣游幕和講學。以親老告歸,主講於台中宏文書院、台南羅山書院、嘉義崇文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