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捨身崖

泰山捨身崖

捨身崖位於日觀峰南,又名愛身崖。三面陡峭,下臨深淵。舊時常有人為祛父母病災,祈求神靈,跳崖獻身。明萬曆初年巡撫何起鳴在崖側築牆阻攔,更名愛身崖。清康熙年間知泰安州事張奇逢重修圍牆,派更夫守護。

景觀介紹


1965年在圍牆南端開一圓門並順崖畔建憑眺石欄。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約3.3米,石旁大書“瞻魯台”,俗稱幡桿石。傳孔子曾登此瞻魯都曲阜。石上有1983年趙朴初題“造化鍾神秀”、周而復題“煙橫雲倚”諸刻。石東北有平坦巨石臨懸崖,稱可止台,上有宋代政和年間題名。崖南壁半腰有石龕造像,內雕文殊騎獅,粗獷凝重,疑為北宋造像。左側3米處有“元二年(1087年)禹城縣、應王府、雍丘縣、鄆城衡政”等題刻;右側5米處有題刻“入內內侍省內侍高品皇甫繼明、入內內侍省內兩頭供奉官周德政、右司諫直史李迪”等。崖東南為神霄山,崖懸天半,又名嚇人峰。南岩有影翠石,下為九龍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