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箕

南箕

南箕,漢語詞語,拼音是nán jī,意思是星名。

解釋


星名。即箕宿。共四星,二星為踵,二星為舌。踵窄舌寬。夏秋之間見於南方,故稱。古人觀星象而附會人事,認為箕星主口舌,多以比喻讒佞。 

出處


《詩·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鄭玄箋:“箕星哆然,踵狹而舌廣。今讒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猶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 
《周書·文帝紀上》:“而歡威福自己,生是亂階。緝構南箕,指鹿為馬,包藏凶逆,伺我神器。”
清·陳夢雷《東行口占》詩之三:“豈意上官專草藳,翻令巷伯嘆南箕。”參見“南箕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