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藍點馬鮫的結果 展開
- 輻鰭魚綱鮁科動物
- 日本馬加鰆
藍點馬鮫
輻鰭魚綱鮁科動物
藍點馬鮫(學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是鯖科、鮁魚下的一種魚類。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各具3隆起嵴;體高小於頭長;吻尖長;口大,上下頜約等長;上下頜各具強牙一行,側扁,三角形,14-20枚,排列稀疏;齶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體被細圓鱗,側線鱗較大,明顯,腹側大部分裸露無鱗;;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深叉形;體背側藍黑色,腹部銀灰色;沿體側中央具數列黑色圓形斑點。
暖溫性中上層魚類,分佈水深與季節和個體大小有關,稚幼魚分佈表層,隨著生長,漸趨中層;夏季分佈中上層,冬季則棲息中下層;有洄遊習性,行動敏捷,性兇猛,肉食性,捕食結群性小型魚蝦類和甲殼類;廣泛分佈於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諸島海域、朝鮮半島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中國渤海、黃海、東海等海域。
鮁魚
體被細圓鱗,側線鱗較大,明顯,腹側大部分裸露無鱗;頭部除後頭部和鰓蓋後上角具鱗外,其餘部分裸露。第二背鰭、臀鰭、胸鰭、腹鰭均被細鱗。側線完全,無分支,始於鰓蓋後上角,沿背側呈波狀延伸,伸達尾鰭基。背鰭2個,稍分離,第一背鰭基底長,起點在胸鰭上方,由柔弱鰭棘組成,第二和第三鰭棘最長,其餘鰭棘向後漸短,鰭棘平卧時可收折於背溝中。第二背鰭短,緊位於第一背鰭後方,起點距尾鰭基部較距吻端為近,後方具9個分離小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四鰭條下方,後方具8-9分離小鰭。胸鰭較短,寬鐮狀。腹鰭小,位於胸鰭基底下方。尾鰭深叉形。
體背側藍黑色,腹部銀灰色。沿體側中央具數列黑色圓形斑點。背鰭黑色。腹鰭、臀鰭黃色。胸鰭淺黃色,邊緣黑色。尾鰭灰褐色,邊緣黑色。
鮁魚
藍點馬鮫屬於肉食性的兇猛魚類,食譜較單純,以小型魚類為主要餌料,還有少量頭足類和甲殼類等。鯷是藍點馬鮫常年攝取的最主要種類,此外,還有玉筋魚、青鱗沙丁魚、細條天竺鯛、黃鯽、斑鰷、槍烏賊類、曼氏無針烏賊幼體、鷹爪蝦等。攝食強度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春季的攝食強度最低;秋季攝食強度最高;夏季和冬季攝食強度均較低。
黃海、渤海種群越冬場主要在沙外漁場和江外漁場,洄遊於黃海和渤海中的各個產卵場。黃海南部種群越冬場在浙、閩外海漁場,洄遊於浙、閩和南黃海近海的產卵場。
黃海、渤海種群每年4月中下旬從越冬場經大沙漁場,由東南抵達江蘇射陽河口東部海域后,魚群一路游向西北,進入海州灣和山東半島南岸各產卵場,產卵期在5-6月。主群則沿122°30'N北上,4月底繞過山東高角,向西進入煙威近海產卵場以及渤海的萊州灣、遼東灣、渤海灣及灤河口等主要產卵場,產卵期為5月。在山東高角處,主群的另一支繼續北上,抵達黃海北部的產卵場,產卵期為5月中旬到6月初。每年9月上旬前後,魚群開始陸續遊離渤海,9月中旬黃海索餌群體主要集中在煙威、海洋島及連青石漁場。10月上、中旬,主群向東南移動,經海州灣以東海域,匯同海州灣內索餌魚群在11月上旬迅速向東南洄遊,經大沙漁場的西北部返回到沙外漁場、江外漁場越冬。
廣泛分佈於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諸島海域、朝鮮半島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中國渤海、黃海、東海等海域。具體分佈國家為:中國(包括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聯邦。
藍點馬鮫的性腺,1年內成熟1次,生殖周期為1年。在中國產卵場有廈門近海、牛山、閩東、浙江近海、呂四漁場和海州灣等。產卵場一般水深15-30米,水質清澈,水溫9-20℃(產卵盛期水溫為14-18℃),鹽度28-31‰。產卵后至秋末,魚群分散於各沿岸水域索餌,主要索餌場在長江口和海州灣東南部。產卵期東海區為3-6月,盛產期為5月中下旬,南早北遲。2齡魚全部性成熟。懷卵量30萬-180萬粒。分批產卵。卵分離,浮性,卵徑1.52-1.63毫米。受精后66小時孵出仔魚。初孵仔魚長5.33毫米。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數據缺乏(DD)。
藍點馬鮫在其分佈範圍內的許多地方被大量捕撈,在日本內海至少發生過一次局部消失。雖然藍點馬鮫在內海的種群恢復工作正在進行中,但是沒有關於中國和韓國的種群信息,估計中國和韓國有50%或更多的全球捕獲量。中國和韓國需要更多關於藍點馬鮫捕獲量和保護程度的信息,因為該物種可能符合受威脅類別。
藍點馬鮫資源在中國經歷了原始階段、發展階段、充分利用階段和過度利用階段之後,隨著黃海、渤海藍點馬鮫漁業管理法規和伏季休漁制度的實施,其產卵群體資源和補充群體資源得到有利的保護,開發利用趨於科學、合理。
藍點馬鮫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9克多、脂肪2.5克,肉堅實味鮮美,營養豐富。除鮮食外,也可加工製作罐頭和干品。肝含維生素A較高,是製造魚肝油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