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黎汝清,中共黨員。1928年2月10日出生於山東博興縣,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019年9月23日長篇小說《萬山紅遍》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曾獲全國第二屆圖書獎金鑰匙獎、全軍第三屆文藝新作品一等獎、1988年華表獎、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等。創作了兒童文學集一部《秘密聯絡站》,代表作品有《海島女民兵》《皖南事變》等。
2015年2月2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歲。
七歲上學,十一歲由於日寇入侵家鄉而輟學。
1945年參加八路軍。
194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昌濰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役。在戰爭年代曾立過兩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曾獲三級解放勳章。
1944年7月考入抗日民主政府創辦的耀南中學。
黎汝清日常照
1945年11月轉入渤海軍區後勤部當繕寫員並編小報,任見習編輯幹事。
曾任渤海軍區衛生部見習編輯、華東野戰軍縱隊宣教幹事。海解放后,在上海警備區任宣傳股副股長、醫院副政委、黨委秘書、教導員、15師職工科副科長等。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華東公安部隊醫院分院副政委,師直工科副科長,營教導員,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編劇、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
1958年調南京軍區解放軍三十年徵文組(后改為創作室)從事文學創作至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創作了兒童文學集一部《秘密聯絡站》。
在冀教版六年級(上冊)書中,發表《我和春聯》這篇文章。
2015年2月2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歲。
早期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秘密聯絡站》 | ||
《戰鬥集》 | ||
《在祖國的土地上》 | ||
《清鳳岩》 | ||
《戰馬賓士》 | ||
《我守衛在桃花河畔》 | ||
《自由》 | ||
《一個女人的懺悔》 |
中期作品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海島女民兵》 | ||
《冬蕾》 | ||
《作家的童年》 |
系列作品(長篇)
1、紅軍三部曲
《萬山紅遍》 | ||
《葉秋紅》 | ||
《雨雪霏霏》 |
3、命運三部曲:
《生與死》 |
《深谷英魂》 |
《蒙塵玉》(待寫) |
3、悲劇三部曲
《湘江之戰》 |
《碧血黃沙》 |
《皖南事變》 |
4、國際風雲三部曲
《漠野煙塵》 |
《叢林戰爭》 |
《安娜一家》 |
5、浮沉三部曲
《故園暮色》 |
《故園夜雨》 |
《故園晨曦》 |
6、突圍三部曲
《芳茗園之夜》 |
《滴血的夕陽》 |
《多露的早晨》 |
7、世紀滄桑三部曲
《黃洋界上》 |
《風雨征途》 |
《心靈秘史——一個游擊隊長的手記》 |
電影
《小號手》 |
《海霞》 |
《長征》 |
詩歌散文集
《戰鬥集》 | 《在祖國的土地上》 | 《清鳳岩》 | 《戰馬賓士》 |
中篇小說
《我守衛在桃花河畔》 | 《自由》 | 《一個女人的懺悔》 | 《戰地情思》 |
電影小說
《雲霞嶺》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作品 | 獲獎結果 |
1959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兒童文學一等獎 | 《三號瞭望哨》 | 獲獎 |
1988年 | 華東文藝圖書獎一等獎及全國第二屆圖書獎金鑰匙獎 | 《皖南事變》 | 獲獎 |
全軍第三屆文藝新作品一等獎 | 《黃洋界上》 | 獲獎 | |
1988年 | 獲華表獎、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 電影文學劇本《長征》 | 獲獎 |
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江蘇省第六屆政協委員。
黎汝清熱情、真誠、樂觀、坦率而且健談。他毫不掩飾自己進行創作的“弱點”:一是文化功底薄弱,這是學歷很低造成的;二是長期的政治宣傳工作和黨委秘書工作,非文學的東西很多,很容易流入說教。按文學規範來說,主題思想越隱晦越好。他卻反其道而行之,認為主題越鮮明越好,甚至一提筆就直奔主題;一般文學規範認為不能說教,他卻認定文學除娛樂功能外,就應該有教育功能!他認為,教育功能正是作家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的根本所在,這個思想不只來源於《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在童年時候,我就知道‘書是勸人方’,後來知道‘文以載道’,或者叫‘精神食糧’,至今我還是頑固地這樣認識,有人認為文學是反映生活,生活就是這樣,應該真實地反映生活。我則認為:在寫生活就是這樣的同時,還應該寫生活應該怎樣,這也算是一種‘理想主義’吧!”這正是他對生活和事業有著堅定信念,也是其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信徒般虔誠的坦言。
黎汝清老師是一個高產,高質的作家,他閱歷豐富,文筆精妙,每部作品都可以稱作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中國軍事文學的抗鼎之作,作品整體構架上來看,體現黎汝清老師一直提倡的:“文學、歷史、哲學三位一體,密不可分”,從人物上琢磨,每個人物都有豐富的靈魂、血肉,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的思想、觀念、情操、品性、氣質反映的清晰明了,作品中充滿著歷史事件中的得失、利弊、善惡的辯證關係,作品發人深省,啟示人生,展示著精妙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