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騎士酒店的結果 展開
  • 2007年韋斯·安德森執導電影
  • 漫畫

騎士酒店

2007年韋斯·安德森執導電影

《騎士酒店》是電影《穿越大吉嶺》的一個附帶短片,影院里難覓蹤影,基本只會出現在網路和日後發行的DVD中。該片是韋斯·安德森執導,詹森·舒瓦茲曼、娜塔莉·波特曼、Michael Castejon等人參與演出。該片於2007年9月3日上映,片長13分鐘。

它主要講述了《穿》中的一位主人公與其前女友在巴黎旅館里重逢的故事。短片與《穿》的聯繫並不是很密切,導演也自稱這段拍攝純屬玩票性質。

電影劇情


一家酒店大堂里,禮賓部工作人員接到客戶從房間打來的電話。一名男子(約翰遜·舒瓦茲曼飾)身著黃色浴袍躺在床上,一邊看報紙,電視上還播放著美國黑白戰爭片《戰地軍魂》(Stalag 17),正是他打電話到樓下用半生不熟的法語要求提供客房服務。不一會兒,電話鈴響了,裡面是一個他熟悉的女人聲音,對方表示自己正從機場趕來,並詢問他的房間號碼。男子表示自己並沒有同意她前來,並對此表現出不快,但他還是告訴了對方房間號碼。接下來他開始匆忙整理房間,把吧台前的音響系統正在播放的歌曲——彼得·扎爾施泰特(Peter Sarstedt)的“Where Do You Go To (My Lovely)?”(意為《你要去哪兒(我的愛人)》)暫停,然後開始朝浴缸放水。
男子身穿灰色西裝躺回床上,不一會兒就聽到敲門聲,他起聲讓音響中繼續播放歌曲,然後打開門。門外的女人(娜塔莉·波特曼)盯著他看了幾秒鐘,然後問起裡面放的是什麼歌。男人沒有回答,但女人還是走進房間,並送給他一束鮮花。她試圖吻上他的嘴唇,但男人把頭轉到一邊,兩人都抱住了對方。男人關上門,問起對方怎麼找到了自己,她回答“也沒多難啦”。她在房內四下走動,看著他的東西,用他的牙刷刷過自己的牙齒,但謝絕了對方給自己準備好的洗浴。
官方劇照
官方劇照
回到卧室,女人轉頭看著男人,緩緩地詢問對方“到底是他媽怎麼回事?”他讓女人和自己一起躺在床上,告訴對方自己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並且不得不結束兩人的戀情。兩人躺回床上看著對方,一會兒客房服務到了,服務員走後,兩人開始接吻,男人開始脫掉女人的衣服。兩人談及之前分開后沒有同別的人睡過,他還在脫掉她的衣服后發現女人手臂上有瘀傷,女人對此沒有加以解釋。她趴在他的身上,告訴男人自己不想失去他的友誼,她愛他,從沒想過要傷害他。男人冷淡回應稱兩人永遠都不會成為朋友,但在她擁抱自己時還是回抱住對方。“Where Do You Go To (My Lovely)?”再次響起,男人請女人到窗前看風景。
女人裸身靠在衣柜上,男人走上前給她披上黃色浴袍,兩人朝窗前走去。走上陽台後,男人從口袋裡拿出一支牙籤遞給她,向外看了一會兒風景后,她輕輕攀住他的脖子,兩人一起走回室內。
A short epilogue of one heartbreaking history of love and the prologue of the travel told in The Darjeeling Limited.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詹森·舒瓦茲曼Jason Schwartzman

職員表

製作人韋斯·安德森
導演韋斯·安德森
編劇韋斯·安德森

影片花絮


騎士酒店[2007年的電影短片]
騎士酒店[2007年的電影短片]
在《穿越大吉嶺》13分鐘的序片《騎士酒店》(Hotel Chevalier)中,娜塔莉大膽的裸背和露臀片斷,早在影片9月亮相各大電影節之前,就在網上流傳開來。對此,波特曼說自己特別難堪,並立誓說以後不會再在銀幕上有任何裸露鏡頭。她說:“我真遺憾沒有聽從自己的直覺,從今往後,我要相信自我,有時候人們做的最有力的事就是說不。”
成名以來,娜塔莉一直對銀幕裸戲退避三舍,2004年,她懇求導演邁克·尼克爾斯(Mike Nichols)剪去了奧斯卡提名影片《偷心》(Closer)中的裸露鏡頭,拍2006年影片《戈雅之靈》 (Goya's Ghosts )時她啟用了裸替。被問及為什麼會為《騎士酒店》一改初衷,全裸上鏡時,娜塔莉回答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給自己定下原則,而有時候這些原則生來就是要被打破的。不去嘗試怎麼知道適不適合你。”
片酬顯然不是娜塔莉接下這個角色的原因,與黛咪·摩爾1996年《脫衣舞娘》(Striptease)中真空上裝所獲得的1250萬不同,娜塔莉兩天的拍攝沒有收取任何報酬,只是因為她對劇本讚賞有加,“三年前我和韋斯認識后,我就懇求和他合作,他如約給了我這個劇本,我真的很喜歡,他可能有著最佳的品味。”

背景和製作


導演韋斯·安德森於2005年首次就拍攝《騎士酒店》聯繫了約翰遜·舒瓦茲曼和娜塔莉·波特曼。舒瓦茲曼和安德森之前曾在1998年的《青春年少》(Rushmore)中合作,該片是安德森的第二部邪典長片,兩人還在舒瓦茲曼位於巴黎的公寓里同住了數月。導演從斯科特·魯丁那裡拿到波特曼的電子郵件地址,她主演的2004年電影《偷心》就是由魯丁擔任製片人。兩位演員都能夠為拍攝騰出時間,安德森親自為接下來的製作出資。影片在巴黎的拉斐爾酒店拍攝,這裡之前還曾是1996年電影《愛在巴黎》(Love in Paris)和1998年電影《五克拉的愛情》(Place Vendôme)的取景地。劇組成員一共只有15人,採用寬銀幕格式攝製,還使用了安德森公寓中的物品作為道具。整個拍攝工作一共花了兩天半時間,剪輯則耗時一星期,是用安德森的電腦完成。雖然片中採用了時尚設計師馬克·雅各布斯設計的衣櫃以及路易·威登的手工制旅行箱,但導演還是形容影片製作過程“如同製作學生電影”。
安德森起初打算將本片製作成劇情獨立的短片,但他在開拍后不久就意識到,舒瓦茲曼的角色與自己當時正在創作的長片電影劇本中的一位主角非常相似。該片會在一年後開始製作,片名為《穿越大吉嶺》。《穿越大吉嶺》的主要劇情從《騎士酒店》的故事發生兩周后開始,舒瓦茲曼扮演的傑克·惠特曼(Jack Whitman,這個名字一直到《穿越大吉嶺》中才透露)同兩個哥哥一起前往印度。《騎士酒店》片尾兩個角色間的對話源於舒瓦茲曼的角色在《穿越大吉嶺》片尾向自己兩個哥哥的敘述,相當於他創作的短篇小說節選。波特曼還有在該片中客串出鏡。為《穿越大吉嶺》注資的福克斯探照燈影業一直到該片完成時才知道《騎士酒店》的存在,該公司表示與這部短片不存在任何經濟關聯。
與以往在裸戲里大多由替身來完成不同的是,這一次娜塔麗·波特曼會真身上場,她表示,這樣做並非因為她想證明自己是多麼敬業,而是因為沒有必要每次遇到這樣的鏡頭都找裸替,否則的話怎麼可能演出真情實感。娜塔麗的身材可是公認的一級棒,但在之前的《戈雅之靈》(Goya’s Ghosts)一片里,她就找了一個替身來演裸戲。但是在《騎士酒店》一片拍畢之後,波特曼卻對外宣稱:“我保證以後你們再也不會看到娜塔麗-波特曼裸露。”還後悔表示:“我真後悔當時沒有聽自己的直覺”。不過短片片段已經傳出,實在是後悔也來不及。

發行信息


“工作都完成後,我並不希望把這部短片融入到電影中,但也打不定主意到底要怎麼處理。我一般會選擇在電影開始前播放短片,但也並非一直如此,有時也傾向於在沒有看短片的情況下直接看電影,這已經成了我的一個難題。到了最後,我決定讓電影直接在美國上映,不附上這部短片,不過我也希望讓人們在有興趣時能夠看到短片。”
——2007年10月,韋斯·安德森
2007年9月2日,《騎士酒店》作為《穿越大吉嶺》世界首映的一部分在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然後又於9月25日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和聖莫尼卡的蘋果零售店舉行了單獨的首映式。安德森、舒瓦茲曼和波特曼出席了在紐約蘇豪區進行的放映活動,放映完畢后還在現場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次日,蘋果公司的ITunes Store開始提供短片的免費下載服務。9月28日,《穿越大吉嶺》在2007年紐約電影節開映,之前先放映了《騎士酒店》。首映前發布的新聞稿中稱,短片是“一場註定浪漫的短暫尾聲和《穿越大吉嶺》的序幕”。
短片在iTunes上提供的免費下載持續了一個月。雖然在這一個月以前《今日美國》專欄作家蘇珊·沃洛茲納(Susan Wloszczyna)曾批評短片不過是道“開胃小菜”,“註定只能成為一個單純的註腳”,但其下載人次仍達到近50萬,並且獲得了普遍讚譽。停止通過iTunes提供免費下載后,短片開始在電影院上映,是《穿越大吉嶺》的序片。《紐約時報》於2007年10月報道稱,發行商福克斯探照燈影業有意讓《騎士酒店》參加奧斯卡最佳短片獎角逐,但本片最終沒有得到提名。2008年發行的《穿越大吉嶺》DVD中也收錄了這部短片,安德森撰寫的短片劇本於發表在2007年冬的文學雜誌《西洋鏡》(Zoetrope: All-Story)上。

專業評價


《時代》周刊影評人理查德·科利斯(Richard Corliss)稱讚了波特曼的表演,是這部“誘人小插曲”中“新鮮綻放的喜劇女星”,還希望她在《穿越大吉嶺》中的戲份能更多一點。他還覺得長片電影中缺乏“短片中的感性和智慧”。Salon.com網站的斯蒂芬妮·扎克拉克(Stephanie Zacharek)也有類似看法,稱“與《穿越大吉嶺》從頭到尾講述的故事相比,《騎士酒店》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吸引人的程度超出十倍,並且也更加豐富”,在她看來,這部短片已“幾近完美”。《衛報》專欄作家丹尼·麗(Danny Leigh)將影評人和博客作者對《穿越大吉嶺》的冷淡,以及對《騎士酒店》“完美定製的敘事”表現出的“真正激情”對比。他認為短片格式的限制讓安德森可以有良好的發揮,他標誌性的冷幽默、特異的藝術指導設計,以及配樂的選擇都耗盡了觀眾觀看一部長片作品的耐心。《紐約時報》的A·O·斯科特(A.O.Scott)稱,與“厚實手提箱”般的長片相比,《騎士酒店》彷彿“一顆小寶石”,他在文章中稱這是一部值得探究的作品,這不僅僅是因為裡面包含有惠特曼兄弟故事的一部分,並且單就短片本身來說,這也是安德森先生那令人傷腦筋的同時又耐人尋味、高深莫測、感人而諷刺的才華方面近乎完美的升華”。
《騎士酒店》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短片之一,獲得了大量讚譽,多篇評論文章中認為該片即便是與《穿越大吉嶺》相比也毫不遜色。《娛樂周刊》的加里·蘇斯曼(Gary Susman)形容這是“一個精緻的小故事,我們了解的不是很多,剛好對這兩個角色有足夠的認識”,他還指出,“《騎士酒店》看起來仍是安德森慣用的珠寶盒與玩具屋模式的結晶,並且其形式和長度都配合得恰如其分”。阿爾芒·懷特(Armand White)在《紐約新聞》(New York Press)上評價短片中包含一種“失落女孩的辛酸”,讓作品“感人並且有著真正的現代感”。娜塔莉·波特曼在其中的裸露場景以及傷痕纍纍的身體吸收了一些人的注意。波特曼對此表示失望,稱“看到每篇評論中都有一半內容……是有關裸戲,這真是讓我感到鬱悶”。這一事件也讓她開始重新考慮自己選擇出演的決定是否明智,隨後還發誓永遠都不會再在電影中出演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