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類癌
胸腺類癌
胸腺類癌是胸腺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的一類,部分腫瘤細胞能分泌人體其他部位神經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激素,惡性程度不高。大多數胸腺類癌見於成年男性,男女比例約為3∶1,平均年齡42~50.6歲。1/3~1/2的病例就診時無癥狀,體檢無意發現,僅少數病例有前胸疼痛、咳嗽、咯血、氣促等非特異性癥狀。胸腺類癌無論瘤體大小,均應儘早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不同病情也可選擇放療、化療等其他治療。胸腺類癌可以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腫瘤細胞分泌異常激素,可引起庫欣綜合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等。胸腺類癌容易發生遠處轉移,造成預后不良。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 腫瘤內科、胸外科或外科
● 胸腺類癌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污染、煙酒等有害刺激等因素有關。
● 典型癥狀
● ● 半數病例在手術確診前無癥狀,少數病例僅有前胸疼痛、咳嗽、咯血、氣促等非特異性癥狀,個別者也可表現為疲勞、發熱、盜汗等。
● 其他癥狀
● ● 可出現內分泌紊亂的表現,如向心性肥胖、乏力、水腫、多飲、多食、多尿、煩躁等。
● 確診胸腺類癌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
● 胸部X線檢查
● ● 表現為前縱隔部位的實質性塊狀影,略呈小分葉狀,偶爾在實質性塊狀影中出現點狀鈣化影。大部分無癥狀的胸腺類癌患者是通過胸部X線檢查被發現的。
● 胸部CT掃描
● ● 是診斷胸腺類癌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顯示腫瘤本身的形態,以及對鄰近器官的浸潤情況。尤其增強CT可以清晰地顯示上腔靜脈被侵襲的狀況,為手術方案的選擇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 骨放射性核素掃描
● ● 當診斷確定后,應常規進行骨放射性核素掃描。約1/3胸腺類癌病例有可能出現骨轉移。
● 醫生診斷胸腺類癌,主要依據癥狀及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可確診。
● 胸腔內受壓及神經內分泌分泌異常的相關癥狀。
● CT示前縱隔腫塊,多為分葉狀,瘤內點狀鈣化,呈局限性或浸潤性生長,常伴有縱隔淋巴結腫大,腫瘤組織病理檢查有明確診斷意義。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胸內臟器壓迫或神經內分泌異常表現,如胸腺瘤、胸腺內甲狀旁腺腺瘤、縱隔副神經節瘤、胸腺轉移癌、惡性淋巴瘤及縱隔生殖細胞腫瘤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胸腺類癌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療等。
● 手術治療
● ● 胸腺類癌無論瘤體大小,均應儘早手術完整切除腫瘤。
● 放射治療
● ● 放療對於胸腺類癌的原發灶或轉移灶均有一定療效。術后常規放療對於減少局部複發有一定價值,均可使腫瘤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但放療對抑制遠處轉移無效。
● 化療
● ● 胸腺類癌伴全身轉移時可化療。
● 胸內臟器壓迫或腫瘤細胞異常分泌引起的癥狀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和工作。
● 胸腺類癌會合併或繼發併發症,如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積液、膽總管結石。
● 胸腺類癌可以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腫瘤細胞分泌異常激素,可引起庫欣綜合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等。
● 胸腺類癌容易發生遠處轉移,造成預后不良。
● 胸腺類癌容易出現遠處轉移,約1/3胸腺類癌病例有可能出現骨轉移。
● 胸腺類癌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腫瘤切除的完整性、分化程度及是否合併有內分泌癥狀等。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對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 ● 規律作息,戒煙酒,均衡膳食,少吃辛辣、燙食等刺激性及油炸、腌制、霉變等加工食品,適當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
● 保持心理健康
●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壓力過大、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
● 定期體檢
● ● 40歲以上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體檢,早期發現疾病,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