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神經損傷

副神經損傷

副神經損傷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副神經外周型損傷和核性損傷的統稱。副神經損傷根據損傷部位的不同分為外周型損傷和核性損傷。副神經損傷多因外力造成,也可由腫瘤浸潤和壓迫導致。一側副神經損害時,同側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雙側副神經損害時,病人頭頸後仰及前屈無力。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經過積極治療可使副神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

就診科室


● 骨科、神經內科

病因


● 根據損傷部位的不同分為外周型損傷和核性損傷,外周型損傷包括醫源性損傷、顱底骨折、顱底槍彈傷、腫瘤浸潤或壓迫等,核性損傷包括急性和慢性兩種。

外周型損傷

● 醫源性損傷:多因頸部手術使副神經顱外段損傷,其中以頸后三角區淋巴結活檢或摘除術所致誤傷最為多見,部分發生於頸部腫瘤切除手術及頸動脈手術中的誤傷。
● 顱底骨折:顱腦外傷顱底骨折時,骨折線經過枕骨髁累及頸靜脈孔可造成頸靜脈孔段及顱內段副神經挫傷或擠壓。
● 顱底槍彈傷:可直接造成副神經損傷。
● 腫瘤浸潤或壓迫:如頸部淋巴結結核、頸部惡性腫瘤可致副神經段顱外段損傷;枕骨大孔區及橋小腦角區腫瘤可致頸靜脈孔段及顱內段損傷等。
● 其他:顱頸交界區畸形、顱底蛛網膜炎、頸靜脈炎、多發腦神經炎等均可造成副神經的外周型損害。

核性損傷

● 核性急性損傷:常見於延髓出血或梗死及炎症。
● 核性慢性損傷:常見於延髓和脊髓空洞症、腦幹腫瘤、高位頸髓內腫瘤等。

癥狀


● 副神經損傷會導致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因此具有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的典型癥狀。
● 一側副神經損傷時,頭轉向患側。
● 雙側副神經損傷時,頭頸後仰及前驅無力。

檢查


● 診斷副神經損傷,主要依據神經影像學、神經電生理學檢查。
● 神經影像學
● ● 副神經損傷疑由顱底腫瘤或腦幹病變等引起時,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原發疾病的診斷。
● 神經電生理學
● ● 顯示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插入電位明顯延長或無誘發電反應,副神經損傷的診斷即可成立。

診斷


● 醫生診斷副神經損傷,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和輔助檢查。
● 患者有手術、外傷、骨折、腫瘤、腦出血等病史。
● 患者具有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的典型癥狀。
● 神經影像學和神經電生理檢查提示副神經損傷。
● 排除其他可引起上述癥狀的疾病。

鑒別診斷


● 需與運動神經元病和重症肌無力等相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輔助檢查排除其他疾病,進行診斷。

治療


● 副神經損傷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治療修復副神經為主,對於不適宜手術者行非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
● ● 在直視下直接修復副神經,適用於存在手術機會的頸部副神經損傷和顱底腫瘤壓迫。
● 非手術治療
● ● 顱底骨折所致副神經損傷的治療,大都採用神經營養藥物及血管擴張劑為主的保守治療,配合理療,針刺治療。

危害


● 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會影響頭頸運動,進而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
● 原發病同樣危害患者身體健康。

預后


● 各種原因所致副神經損傷,如能解除病因,對離斷神經進行重建,可使副神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
● 特別對脊髓發生的副神經進行重建意義較大。

預防


● 副神經損傷主要是由手術、外傷、骨折、腫瘤、腦出血等引起,因此應盡量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
● 注意防護,避免外傷。
● 頸部手術精細操作。
● 生活中適當鍛煉,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