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七言律詩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七言律詩。此詩是詩人面對如大海洶湧的江水,抒發內心感受的敘懷之作。詩寫於安史之亂時,詩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觀錦江“水如海勢”,波濤洶湧,則觸景生情,感慨萬端,但又無從說起,只好“聊短述”,抒寫了他激憤的、自我解脫的、一時的人生感悟。全詩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語不驚人死不休”為傳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詩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認真嚴謹的寫作態度。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 ● 值:正逢。水如海勢:江水如同海水的氣勢。值奇景,無佳句,故曰聊短述。聊:姑且之意。
● ● “為人”二句:此二句杜甫自道其創作經驗。可見杜甫作詩的苦心。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這是自謙的話。一說“性僻”指性情喜好,“僻”通“癖”(pǐ)。 不管是什麼內容,詩總得有好的句子。耽(dān):愛好,沉迷。驚人:打動讀者。死不休:死也不罷手。極言求工。
● ● “老去”一句:此句是說如今年老,已不像過去那樣刻苦琢磨。渾:完全,簡直。漫與:隨意付與。一作“漫興”。這話不能死看,杜老年作詩也並不輕率,不過由於功夫深了,他自己覺得有點近於隨意罷了。
● ● “春來”一句:此句承上而來。莫:沒有。愁:屬花鳥說。詩人形容刻劃,就是花鳥也要愁怕,是調笑花鳥之辭。韓愈《贈賈島》詩:“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閑。”又姜白石贈楊萬里詩:“年年花月無閑處,處處江山怕見君。”(《送朝天集歸誠齋時在金陵》)可以互參。
● ● 新添:初做成的。水檻(jiàn):水邊木欄。故:因為。跟“新”字作對,是借對法。故著(zhuó):又設置了。 著:一作“著”。槎(chá):木筏。
● ● 焉得:怎麼找到。陶謝:陶淵明、謝靈運,皆工於描寫景物,故想到他們。思:即“飄然思不群”“思飄雲物外”的“思”。令渠:讓他們。“令渠”句是說讓他們來作詩,而自己則只是陪同遊覽。述作:寫作,作詩述懷。語謙而有趣。
平生為人喜歡細細琢磨苦苦尋覓好的詩句,詩句的語言達不到驚人的地步,我就決不罷休。
人已越來越老,寫詩全都是隨隨便便敷衍而成,對著春天的花鳥,沒有了過去的深深憂愁。
江邊新裝了一副木欄,可供我悠然地垂釣,我又備了一隻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希望有陶淵明、謝靈運這樣的詩壇高手相伴,肯定會在這時一起做詩暢談,一起浮槎漫遊。
此詩當作於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時年五十歲,居於成都草堂。
此詩題中一個“如”字,突現了江水的海勢,提高了江景的壯美層次,表現了江水的寬度、厚度和動態。江水如海勢,已屬奇觀。然而詩題卻偏偏曰:“聊短述”。詩題中就抑揚有致,這是詩人的一貫風格。
既然是聊為短述,絕不能出語平平。詩人自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足見“聊短述”的良苦用心,爐火純青的詩藝,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和動人心弦的審美效果。
正由於杜甫藝術上的一絲不苟、勇於創新,因此老年臻於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極境。所謂“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仇兆鰲評杜甫“少年刻意求工,老則詩境漸熟,但隨意付與,不須對花鳥而苦吟愁思矣。”(《杜詩詳註》卷之十)同時他還轉引錢箋可相互發明:“春來花明鳥語,酌景成詩,莫須苦索,愁句不工也。若指花鳥莫須愁,豈知花鳥得佳詠,則光彩生色,正須深喜,何反深愁耶?”(《杜詩詳註》卷之十)這裡是說點明春光明媚,花香鳥語,快樂異常,因此不存在花鳥深愁的問題,“莫深愁”為杜甫自況。至於“渾漫與”中的“與”字,舊本曾作“興”,清末郭曾忻解釋說:“所謂漫興,只是逐景隨情,不更起爐作灶,正是真詩。”(《讀杜札記》)此處強調任筆所之,自然而然。總之,首頷二聯總體著眼,大處落墨,雖為短述,語實驚人,雖未直接描寫江上海勢,但胸中之海早已形成。它渾厚深涵,遼闊無垠,大氣磅礴。心中之海,詩人採取了虛寫的辦法。正如金聖嘆所說,此“不必於江上有涉,而實從江上悟出也。”(《杜詩解》卷二)所謂海勢,其實是江,因此江上之景,亦應攝取,若完全避開江水,則海勢亦無所依附,而不成其為江如海勢。為此,詩人緊接首頷二聯虛寫海勢以後,隨即轉入實寫江水。故頸聯道:“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著)浮槎替入舟。”此處雖寫江水,但只是輕輕帶過,如此觸及江水、悟及海勢的寫法,令人玩味不盡。正如王嗣奭所說:“水勢不易描寫,故止詠水檻浮舟。此避實擊虛之法。”(《杜臆》卷之四)又如金聖嘆所說:“不必於江上無涉,而實非著意江上也。”(《杜詩解》卷二)尾聯詩人以一“焉”字,即巧作轉折,融注新意。詩人之語,已經驚人。詩人說:若得陶淵明、謝靈運那樣的妙手,使其述作,並同游於江海之上,豈不快哉!尾聯思路新奇,饒有興味,且與首聯相呼應,顯示出詩人對藝術最高境界的執著追求。“更為驚人之語也。”(《杜詩解》卷二)對詩與詩題之間的關係金聖嘆先生寫道:“每嘆先生作詩,妙於制題。此題有此詩,則奇而尤奇者也。詩八句中,從不欲一字顧題,乃一口讀去,若非此題必不能弁此詩者。題是‘江上值水如海勢’七字而止,下又綴以‘聊短述’三字。讀詩者,不看他所綴之三字,而謂全篇八句,乃是述江水也,值江水之勢如海也。則八句現在曾有一字及江海乎?”(《杜詩解》卷二)從他評析中,可以得知:此詩詩題與詩中八句,構成了一個渾厚海涵、博大精深的整體。雖未寫海,而如海勢。此詩以虛帶實,出奇制勝,意在言外,令人嘆為觀止。
《童蒙詩訓》:陸士衡《文賦》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論也。文章無警策則不足以傳世,蓋不能竦動世人。如老杜及唐人諸詩,無不如此。似晉宋間人,專致力於此……老杜詩云:“語不驚人死不休。”所謂驚人語,即警策也。
《后村詩話》:前二句自負不淺,卒章乃推尊陶、謝,可見前哲服善不爭名之意。
《瀛奎律髓》:以“詩篇”對“花鳥”,此為變體。後來者又善於推廣雲。
《杜臆》:此詩即“漫興”也。水勢不易描寫,故止詠水檻、浮舟,此避實擊虛之法。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此詩究不稱題。查慎行;此篇借題以寓作詩之法,觀起結可見。許印芳曰:詩於江水如海,全未著筆。五、六雖說水,卻是常語,不稱“如海”之勢,故曉嵐貶之。起二句立志甚高,然必說破,便嫌淺露。次句尤嫌火氣太重,大非雅人吐屬。
《杜詩詳註》:朱瀚曰:少陵對錦江水而袖手,青蓮對黃鶴樓而擱筆,其警悟後學不淺。然玩頷聯,亦有漸老漸熟之意,故字用借對法。今按:作詩機神偶有敏鈍:忽然機到,則曰“詩應有神助";忽然機鈍,則白“老去詩篇渾漫興。”
《古歡堂集雜著》:少陵《江上值水勢如海勢》詩……申鳧盟《說杜》甚譙讓之,謂“與題無涉,此老無故作矜誇語,抑又陋矣”。……(后官楚,泊黃州港口,風光萬千)井叔又曰:“子陶、謝手也,何遜謝焉?”余靜默久之,因悟少陵典詩,蓋目觸江上光景,思成佳句,以吟詠其奔濤駭浪之勢,而不可得,廢然長嘆。曰“性癖”,曰“驚人”,言平生所篤嗜在詩也。曰“老去漫興”,與“晚節漸於詩律細”似不相屬,謙辭也。曰“花鳥莫深愁”,言詩人刻毒,遇一花一鳥,摹寫無餘,能令花鳥愁也。今老無佳句,不必“深愁”矣,花鳥尚然,況值此江勢之大,閉口束手,能復有驚人篇章耶?故只可添水檻以垂釣,著浮槎以閒遊而已。若述作之手,非陶、謝不可,吾則何敢?悠悠千載,猶思慕陶、謝不置焉。少陵殆抑然自下者,全無矜誇語氣。言在題外,神合題中,而江如海勢之奇觀,隱躍紙上矣。
《唐詩成法》:告在題外,意在題中,妙。
《讀杜心解》:吳論云:水如海勢,見此奇景,偶無奇句,不能長吟,聊為短述,題意在下三字。愚按:此論得旨。通篇只述詩思之拙,水勢只帶過。
《杜詩鏡銓》:自負甚奇(“為人性僻”句下)。邵云:首二句見此老苦心。今人輕易作詩,何也?前半俱說“聊短述”處,五、六方入題。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鍊,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 1400 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