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瑣葡萄

瑣瑣葡萄

瑣瑣葡萄是葡萄科植物葡萄乾燥的成熟果實。瑣瑣葡萄藥性平,味甘、酸。歸肺、脾、腎經。瑣瑣葡萄的化學成分包括多糖、黃酮、三萜、維生素、有機酸、微量元素、蛋白質等。其中,多糖、黃酮和三萜類化合物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瑣瑣葡萄
● 英文名:Suosuoputao
● 拉丁名:Vitis Fructus
● 別稱:烏珠瑪、蒲陶、賜紫櫻桃、葡萄秋、葡萄、山葫蘆、草龍珠、菩提子

功效與作用


● 瑣瑣葡萄具有調理血液質、降低機體熱盛、和胃益身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瑣瑣葡萄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腫瘤、延緩衰老、保護肝臟、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 瑣瑣葡萄可以用於治療頭暈腰酸、發熱咳喘、胃弱食少、小兒麻疹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瑣瑣葡萄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瑣瑣葡萄。
● 陰虛內熱者、胃腸有實熱者或痰熱內蘊者,請謹慎服用瑣瑣葡萄。
● 如果您正在使用帕吉林、呋喃糖苷等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哺乳期女性使用瑣瑣葡萄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瑣瑣葡萄


● 瑣瑣葡萄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熬膏服用,新鮮的瑣瑣葡萄還可以搗汁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5~30克。
● 外用時,取適量瑣瑣葡萄研成粉末,撒於患處。
● 瑣瑣葡萄可以泡酒使用。
● ● 葡萄酒:用瑣瑣葡萄泡酒,有養胃陰、健脾胃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胃陰不足、納食不佳、肌膚粗糙、容顏無華等症。
● ● 人蔘葡萄酒:瑣瑣葡萄配伍人蔘泡酒,有益氣、健脾、補腎的功效,用於治療體虛氣弱、腰酸乏力、食欲不振、心悸、盜汗、乾咳勞嗽、津液不足等症。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與帕吉林、呋喃糖苷等藥物同時服用。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瑣瑣葡萄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瑣瑣葡萄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瑣瑣葡萄有毒性作用,也未發現按規定劑量服用瑣瑣葡萄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瑣瑣葡萄,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瑣瑣葡萄


● 瑣瑣葡萄的道地產區在新疆吐魯番、烏魯木齊、和田、烏蘇、石河子等
● 瑣瑣葡萄具有如下特徵:
● ● 瑣瑣葡萄的鮮品為圓形或橢圓形,干品表面皺縮,為淡黃綠色至暗紅色。瑣瑣葡萄的頂端殘存有柱基,稍微凸尖,基部有果柄痕,有的殘存果柄。瑣瑣葡萄質地稍稍柔軟,容易被撕裂,富含糖質,氣味微弱,味道甜、微酸。
● ● 品質好的鮮品瑣瑣葡萄飽滿,富含糖質。
● 存放於陰涼通風的地方,注意防蟲蛀。

含瑣瑣葡萄的中成藥有哪些


● 八味榷香丸:具有清肺熱、化膿血的功效,用於治療肺熱、肺膿腫、咯血、肺結核等。
● 二十五味綠絨蒿丸:具有解毒、清肝熱的功效,用於治療中毒及“木布”降於膽腑等,也可以治療肝熱、肝腫大、肝硬化、肝胃瘀血疼痛等。
● 石松丸: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的功效,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血瘀、熱性肝病等。
● 二十五味獐牙菜丸:具有清熱、利膽的功效,用於治療各種“赤巴”病、“龍”病合併症、慢性膽囊炎等。
● 二十五味肺病散:具有清熱消炎、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肺邪病引起的咳嗽不止、呼吸急促、肺熱、發熱、鼻塞、胸脅疼痛、咯血、倦怠等。

瑣瑣葡萄和葡萄根功效一樣嗎


● 瑣瑣葡萄是葡萄科植物葡萄乾燥的成熟果實,葡萄根是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葡萄的根。兩者功效不同。
● ● 瑣瑣葡萄具有調理血液質、降低機體熱盛、和胃益身的作用,用於治療頭暈腰酸、發熱咳喘、胃弱食少、小兒麻疹等。
● ● 葡萄根具有祛風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跌打損傷、癰腫疔瘡等。

用藥誤區


● 誤區:瑣瑣葡萄時可以和西藥帕吉林一起使用
● ● 瑣瑣葡萄不能和西藥帕吉林一起使用。因為瑣瑣葡萄富含酪胺,酪胺在正常情況下被肝和腸內的單胺氧化酶破壞,但是帕吉林可抑制單胺氧化酶,造成酪胺在體內大量貯積,引起高血壓危象,甚至引起死亡。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4]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