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總理府
聯邦總理府
聯邦總理府 是新建政府區最醒目的建築之一,這座白色大廈是“聯邦紐帶”的一部分,“聯邦紐帶”將新建建築連在一起,同歷史建築國會大廈遙相呼應。
1991年6月20日,重新統一的德國再次選擇柏林做為首都。之後,舉行了在施普雷河灣政府建築造型設計的投標活動。柏林建築師Axel Schultes和Charlotte Frank以他們的“聯邦紐帶”設計中標。“聯邦紐帶”橫跨施普雷河,將東西柏林連在了一起。作為“聯邦紐帶”組成部分之一的聯邦總理府由中間的九層主樓及較低向兩側延深的兩翼組成。建築上部18米高的半圓形是主樓的標誌。
聯邦總理府的玻璃外牆使建築透明、寬闊,12米高的石柱使玻璃外牆結構清晰,併產生了內外響應的透視效果。
聯邦總理府兩翼為辦公區,主樓入口大廳寬闊宏大,用於接待貴賓。透過總理會見層的透明玻璃或站在陽台上,可以望到蒂爾加藤公園美麗的景色。用於接待國賓的貴賓接待庭院內,裝飾有西班牙藝術家Eduardo Chillida的巨型鐵質雕塑“柏林”。
新總理府位於柏林市中心區,原柏林牆西側。南北寬120米,北側緊靠穿城而過的施普雷河,南翼是柏林市內面積最大的“綠色之肺”——動物園森林區,正東及東南則是著名的議會大廈及其附屬建築。這所以選址在此,是經過認真考慮的,其一是居於總統府、議會和政府各部門中間位置,優勢不言自明;其二是有意凸顯柏林統一后連接(德國)東西部和(世界)東西方的意義。從東向西望去,總理府主體高36米,正門莊嚴、儉樸,輔以南北兩翼18米高的配樓,陡增肅穆、凝重之感。總理府的南北牆面飾以淡米色的砂岩石板,東西牆面則一色白水泥,開春后各種綠色植物攀緣其上,生意盎然。走近並不太高大的金屬護欄,可見被稱作“迎賓庭院”的一個不大的廣場和點綴其間的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