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街道

重慶市渝北區西南部的街道

翠雲街道,隸屬於重慶市渝北區,總面積19.1平方千米。

1953年,翠雲街道一帶設翠雲鄉;2005年12月,由鴛鴦街道析設翠雲街道。截至2020年6月,翠雲街道下轄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翠渝路3號。截至2020年11月1日,翠雲街道常住人口為40000人。

2011年,翠雲街道財政總收入43億元,比2010年增長24.8%;工業總產值為597.6億元,比2010年增長8.3%;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7%。

歷史沿革


時間事件
1953年從鴛鴦鄉劃出設翠雲鄉
1958年翠雲鄉併入鴛鴦公社
1962年鴛鴦公社析設翠雲公社
1984年翠雲公社改為翠雲鄉
1994年翠雲鄉併入鴛鴦鎮
2003年12月鴛鴦鎮撤鎮建鴛鴦街道
2005年12月由鴛鴦街道析設翠雲街道

綜合概述

翠雲街道於2005年12月成立,位於重慶主城區,北接渝北區雙龍湖街道,南鄰鴛鴦街道,西靠渝北區悅來鎮,東臨渝北區回興街道,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5公里距中國西部最大的港口寸灘港6公里,街道中心區域為重慶北部新區汽車工業園。
翠雲街道歷經“三合三分”,前身是渝北區翠雲鄉,以境內古廟翠雲寺得名,於1953年從原鴛鴦鄉劃出設鄉建制,1958年併入鴛鴦人民公社,1962年重設翠雲人民公社,1984年復為鄉,1994年撤鄉併入鴛鴦鎮,2003年12月鴛鴦鎮撤鎮建街道,2005年12月劃出鴛鴦設立翠雲街道。
街道成立以來,社會經濟事業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以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福耀玻璃等世界五百強企業為核心的十里汽車城已成為北部新區乃至重慶市都市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同時,汽車工業園榮獲國家級和諧勞動關係工業園區稱號,為重慶唯一獲此殊榮的園區。街道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開發建設穩步推進,社區建設成效顯著,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轄區社會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發展態勢良好。雲起風升,看旭日東出;浪奔潮湧,聽驚濤拍岸。翠雲街道將眾志成城,以富民強街為宗旨,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同心協力,勤思苦索,踐行創新,破局求解,塑造“文明、富足、和諧”的模範街道。
以境內古廟翠雲寺得名。1953年從鴛鴦鄉劃出設立翠雲鄉,1958年併入鴛鴦公社,1962年分出設立翠雲公社,1984年復為鄉,1994年撤鄉併入鴛鴦鎮(2003年12月鴛鴦鎮撤鎮建街道)。
翠雲街道
翠雲街道
2005年12月27日設立翠雲街道,管轄鴛鴦街道的原花朝、字藏、桐岩、龍游、石棺5個行政村;面積19.1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長福西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翠雲街道地處渝北區西南部,東鄰渝北區回興街道,南接鴛鴦街道,西連渝北區悅來街道,北靠渝北區雙龍湖街道,北距渝北區人民政府駐地7.8千米,南距北部新區管理委員會7千米,東西最大距離5.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3千米,總面積19.1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5年12月27日,翠雲街道管轄鴛鴦街道的原花朝、字藏、桐岩、龍游、石棺5個行政村;原廟溝村2、3、4、9組及1、5組部分土地;原長嶺村8、10、11組及6、7、9組部分土地;原南山村2、4、5、6、7組及1、3、8、9組部分土地和南山、長福路2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長福西路。
2011年末,翠雲街道下轄福安、翠渝路、雲竹路3個社區,字藏、桐岩、龍游、石棺、花朝5個行政村;下設31個居民小組、41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翠雲街道下轄4個社區:福安社區、翠渝路社區、雲竹路社區、雲卉路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翠渝路3號。

機構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00112008001111福安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2008002111翠渝路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2008003111雲竹路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2008004111雲卉路社區居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2010年,翠雲街道人口有18636人。
2011年末,翠雲街道總人口31036人,全部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8990人。總人口中,男性15828人,佔50.1%;女性15208人,佔49.9%;14歲以下人4004人,佔12.9%;15—64歲23122人,佔74.5%;65歲以上3910人,佔12.6%;以漢族為主,達30536人,佔98.2%;有苗、土家、壯等,10少數民族,共500人,佔1.8%,其中苗族人口最多,共394人,其次為土家族,共80人。2011年,翠雲街道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25人。
2021年6月7日,重慶市渝北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翠雲街道常住人口為4000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翠雲街道財政總收入43億元,比2010年增長24.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9.3%。
工業
翠雲街道境內有汽車支柱產業園北部新區翠雲街道汽車工業園。2011年,翠雲街道工業總產值為597.6億元,比2010年增長8.3%,工業增加值131.3億元。2011年,翠雲街道有企業76家,其中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家,職工2.9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8.4億元,比2010年增長7.3%。
商貿
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商業網點680個,職工280人。2011年,翠雲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7%;有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0.86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翠雲街道因境內古廟翠雲寺而得名。
文物古迹
翠雲街道境內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功城遺址。

交通


翠雲街道主要交通幹線有金興大道、翠渝路、雲楓路、中二路等。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418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2所,在校生1597人,專任教師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翠雲街道主要學校有翠雲小學校、花朝小學校。2011年,翠雲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68萬元,比2010年增長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13%,比2010年增長2%。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375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137人,經營管理人才346人,技能人才2274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各類圖書室3個,藏書1000餘冊;舞蹈、鑼鼓、書法、音樂人員90餘人。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學校體育場2個;所有社區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23%;累計開展體育比賽8次。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中央電視台、重慶衛視台、各省市衛視台等60餘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91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翠雲街道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床位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1張;專業衛生人員2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07人。2011年,翠雲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2011年,翠雲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09/10萬;孕產婦死亡率為0.8/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翠雲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4戶,人數86人,支出22.9萬元,比2010年增長29%,月人均247元,比2010年增長16.5%;高齡人員生活補助177人次,支出5.4萬元;城市醫療救助9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47人,共支出3.0萬元,比2010年增長23%;國家撫恤補助101人,支出36.8萬元;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16488人,參保率69%;有社區服務設施3個,均為社區服務中心;有慈善超市1個,救助654人次;安置義務兵、士官10人。2011年,翠雲街道境內3個社區為充分就業社區,共有630人參加各項就業及創業技能培訓;實現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9人,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4%,消除了零就業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