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原蠶蛾的結果 展開

原蠶蛾

原蠶蛾

原蠶蛾,中藥名。為蠶蛾科動物家蠶蛾BombyxmoriL.雄蟲的全體。我國大部地區,均有飼養。具有補腎壯陽,澀精,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陽痿遺精,白濁,血淋,金瘡出血,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瘡毒,凍瘡,蛇傷。

入葯部位


雄蟲的全體。

性味


味咸,性溫。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補腎壯陽,澀精,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陽痿遺精,白濁,血淋,金瘡出血,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瘡毒,凍瘡,蛇傷。

相關配伍


1、治失精清有血:蠶蛾二枚(陰乾),黑參(銼碎)少許。上為末,以米汁調,日服令盡。(《普濟方》)
2、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晚蠶蛾,研為末。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聖惠方》)
3、治刀斧傷,止血生肌:晚蠶蛾(生),為細散。將葯散摻絹帛上,裹傷處。(《聖濟總錄》蠶蛾散)
4、治乳蛾喉痹:蠶蛾末9g,兒茶3g,生白礬0.9g,辰砂3g。上為細末,吹入喉口。(《萬病回春》)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5-5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者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季取雄性蠶蛾,以沸水燙死,曬乾。

二、炮製方法

1、原蠶蛾:去凈雜質及足,翅。
2、炒原蠶蛾:取凈原蠶蛾置鍋內火炒至帶火色時,取出,放涼。

貯藏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形態特徵


家蠶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鱗片。體長1.6-2.3cm。翅展3.9-4.3cm。體翅黃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緣頂角後方向內凹切,各橫線色稍暗,不甚明顯,端線與翅脈灰褐色,后翅較前翅色淡,邊緣有鱗毛稍長。雌蛾腹部肥碩,末端鈍圓;雄蛾腹部狹窄,末端稍尖。幼蟲即家蠶,體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節稍見膨大,有皺紋。腹部第8節背面有一尾角。

生長環境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

鑒別


一、藥材性狀

全為雄蛾。全體呈污白色,密被白色鱗片。體長約2cm,翅展約4cm,頭部小。複眼1對,黑色,半圓形。口器退化,下唇須細小。觸角1對,黑色。胸部有翅2對,前翅較大,近三角形,后翅較小,近圓形。腹部較狹窄,末端稍尖。藥材其觸角、翅等多已殘缺。質脆,易碎。氣微腥。

二、飲片性狀

原蠶蛾參見“藥材性狀”項。炒原蠶蛾形如蠶蛾,帶火色。

藥理作用


1、抑制DNA合成作用。從家蠶蛾成蟲的體液中分離得一種肽,能抑制人和動物T細胞中DNA的合成。
2、促進免疫功能作用,能激活人體補體旁路途徑,降低人血HC。

相關論述


1、《別錄》:“主益精氣,強陰道,交接不倦,亦止精。”
2、《本經逢原》:“強志生子,好顏色,補中輕身。”

集解


《本草圖經》:“原蠶蛾,《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今東南州郡多養此蠶,處處皆有之。此是重養者,俗呼為晚蠶。北人不甚復養,惡其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