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雁門關的結果 展開

雁門關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4年雁門關風景區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稱號。此外還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山西十大旅遊品牌”等稱號。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景區自疫情結束景區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醫護人員免費開放。

旅遊信息


景區防疫

預約購票
遊客須至少提前一天預約,搜索“雁門關旅遊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OTA平台(美團、攜程網、去哪兒等)實名預約購票。
限流管控
文化和旅遊部最新規定:景區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

地理環境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位於山陰縣廣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
雁門關就在內長城上的山西代縣的雁門山,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門山群峰挺拔、地勢險要,是抵禦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塹。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歷朝歷代鎮守邊關的咽喉。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20公里的地方,又名“西陘關”。雁門關是古代宋明兩代的歷史標誌,一說雁門關,人們馬上想到宋代楊家將為國前仆後繼的故事。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可惜城樓與李牧祠,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偏關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轄邊牆四道,總長數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較好,全部包磚,高聳河岸,甚為壯觀。“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關的讚譽。早在戰國時期,這裡就是趙武靈王破林胡的戰場,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威鎮三關。現存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追溯
雁門關
雁門關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后,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后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牧。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杆,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后的數株青松。“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華所說的戰國良將李牧的故事。史載,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當地人傳說,蒙恬死後葬於代縣境內。上門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遺址,其斷碑尚存,還可看清:“秦蒙恬將軍墓”,及“清嘉慶”等字樣。據史學家考證,蒙恬墓在陝西境內,此地乃傳說而已。漢代的雁門,更是風雲多變。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驅晉陽(太原)。為此,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後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於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后,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一次,他出雁門,兵敗被俘。在敵軍兩馬之間的網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裡卻在等待機會。突然,他騰躍而起,將一胡兵推下馬去,立即奪馬取弓策馬南馳數十里,復收余軍,殺退追兵,安全脫險。正是由於漢武帝時期創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換來了以後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后擁,浩浩蕩蕩,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熙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元明時期,雁門舊關廢棄,新關又起,雁門戰火漸趨平息。時至清末,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辱國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狽出走。他們過居庸、宣化,經大同,又在雁門留下了逃跑的腳印。當時,正值秋天,氣候酷熱,慈禧、光緒和王公隨從顛沛至此,饑渴難忍,曾在關門左側靖邊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后又匆匆出發了。傍晚,慈禧一行宿關南陽明堡賈宅。光緒帝面對賈宅“五世同堂”的門匾和堂內神龕上“一心念佛”的橫幅,聯想內憂外患的處境,在東家門板上寫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貴,一心念佛見如來”的聯句,藉以抒發一個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頹敗情懷。這與李牧、楊業等抗戰英雄恰成顯照的對比。1937年9月,我黨為了團結抗日,派周恩來、彭德懷和彭雪楓同志,前來雁門山的太和嶺口與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晤。在太和嶺的山洞裡,周恩來同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揭示了抗戰必勝的歷史趨勢。還為閻錫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戰區作戰計劃和一份在淪陷區成立“戰場動員委員會”的條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閻錫山棄關南撤以後,我八路軍一二零師七一六團,挺進雁門關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擊了日軍汽車運輸隊,一舉摧毀敵人汽車四百餘輛,贏得了震驚中外的大捷。繼而10月10日晚,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又在雁門關下襲擊了日軍陽明堡飛機場,炸毀敵機二十四架。這一曲抗戰凱歌極大地鼓添了全國人民抗戰的必勝信心,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下的軍隊是抗戰的模範。縱覽雁門關興衰的歷史,2001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氣候特點

雁門關所在地代縣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乾燥,冬夏溫差大,冬季風沙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0.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文物遺存


試刀石
在雁門關旅遊化路北上7公里,路過試刀石村南有一塊上面留有一道巨大的刀痕的石頭。
馬公殺虎處
馬公是明代鎮守雁門關的馬姓官員。古代雁門關道兩側時有老虎出沒,屢屢傷及百姓。當時馬公的弟弟念及民生,自薦除虎害,卻被虎所害。馬公兄承弟志,終殺虎於道旁,使雁門關道恢復往日祥和。為紀念馬公除害之功,當地百姓捐資立碑,曰“馬公殺虎處”,且歸葬其弟於碑側。
前腰鋪驛站
前腰鋪驛站,位於當年雁關門關南古道中腰處,歷史上館驛、客餞、商鋪林立,故名。與雁門關和新廣武中間之“后腰鋪”相對應。
后腰鋪驛站
后腰鋪是過關后的第一個村莊,也是商旅馬隊休整之所。過去這裡客商雲集,店鋪林立。
雁靖坊
雁靖坊,始建於明代,原為木質結構。抗日戰爭時期毀於侵華日軍之手。現在原址上復健為漢白玉石坊,石柱,石斗拱,八柱重檐,造型雄偉壯觀,雕刻工藝精巧。
雁門關分道碑
雁門關分道碑,立於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是中國現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規則碑”。
乾隆盛世之際,雁門關道南段原有的一條路已無法滿足往來車輛的通行需求。於是代州知州只好另開車道,立碑示眾。碑文曰“雁門關北路緊告山崖,往來車輛不能并行,屢起爭端,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勢,於東路另開車道,凡南來車輛於東路行走,北來車輛由西西路徑由,不得故違”,從而合理地分開了上行下行,有效地緩解了交通壓力。這碑文正是當時“關道”繁忙程度的真實寫照。
雁門關長城

景區介紹


綜述

雁門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城樓與李牧祠,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被損。
雁門關西門之上築有楊六郎廟,南方向設有練兵校場。
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頭關為內長城之“外三關”,這裡峰巒疊蟑、山崖陡峭,關牆雉堞密集,烽堠遙相呼應,東西兩面將老營口、坷申池口、陽方口、東隆口、西陘口、匕樓口、大石口、石口、馬蘭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連為一體,地勢十分險要,為歷代兵家征戰之地。

古雁門關

古雁門關,即鐵裹門,前身為北陵、西隃、勾注塞,址西陘關舊址。西陘關因位於勾注山之西,即陘嶺之西而名。《唐志》載:“西陘,關名也,在雁門山上,東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歷為中國北境重鎮要隘和重要的戍邊軍政治所。“漢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欽徽二帝北擄”、“楊家將鎮守三關”等重大歷史事件均於此關聯。
關城
關城位於勾注山頂鐵裹門外。鐵裹門因石峽呈黑褐色而得名,為人工開鑿關隘。關口呈“V”字型,頂寬30米,底寬3米,谷深200米,長50米。所建關城形勢險要,壁壘森嚴,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200米。現存周圍牆基,南有屋基4處,北有烽火台1座。自鐵裹門設關后,勾注塞之名遂為雁門關之名取代。
古關道
雁門關亦為勾注塞古道,全長30多公里。南起太和嶺口,經富拉溝、城上、石牆溝、吳家窯、黑石關溝,越制高點鐵裹門,下趙莊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為止。現古盤關道保存完整。關道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原漢民族北出和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之咽喉要津,戰時為軍防戍守之關卡,平日為商家營輸之必經,行人往來之通衢。
隘口
隘口即古雁門關北口,俗稱白草口,是雁門十八隘之一。一隘兩堡,南為太和堡,北為常勝堡,中隔連綿山脈。春秋戰國時,白草口為南北要衝,沿雁門古關道,過往商旅不斷。隘關跨河而建,設3道隘牆,6座隘門,6座堡台,東西與長城連為一體。現存隘門一座,額匾書刻“容民畜眾”,堡台一座,額匾書刻“猴嶺”。
常勝堡
常勝堡位於白草口隘關西高地,為古西陘鎮舊址。南接雁門關古道,與太和堡遙相呼應,北望關外漠原,與舊廣武古城對壘。周長500多米,石基磚砌圍牆,東北隅建有武廟,堡門額匾書刻“常勝堡”三字。上款豎書“萬曆甲寅都御史吳仁慶”,下款為“布政使閻士選立”。
猴嶺長城
猴嶺,因懸崖峭壁有石酷似猴形而名,為明歷三十三年(1605)巡撫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長城基址上復築而成,頂部三層磚鋪面,可以走馬。西起白草口,東至新廣武,高8至10米,上闊4.6米,全長5033多米,每120米建戍城1座。敵樓多築於長城外側,面寬10米,進深8米,總高15米左右。下設暗門,築於內可屯兵、外可衝鋒的地段,門洞高2.3米,寬1.7米,現存完整敵樓有“針洞”、“挖厄”、“壯櫓”、“天山”等,此外還置烽火台、鑿壕塹,是中國明代長城的代表作。
勾注祠
勾注祠舊址在勾注山麓,北接勾注塞,因七烽似斗環抱,又稱北斗山勾注祠,也叫北斗廟。廟建門廳,有前過廳院,後過廳院,以及正殿、碑殿、經樓、鐘樓,晉咸寧元年立勾注碑。宋時因祈雨屢有靈應,冊封順應侯,有五崇極碑記。金、元又累封佑順公、廣佑靈應王。明洪武初年改稱山神廟,正德年初重修,神座下有靈泉7眼。
孫傳庭墓
孫傳庭墓位於陽明堡鎮下花庄村東。佔地7000平方米,冢高4米周長約22米。四周紅牆環繞,遍植蒼松翠柏,有響堂、墓碑等,磚墁甬路,旁列石人、石馬、石豬、石羊,前建牌坊。墓毀“文革”,存清刑部員外郎馮雲驤撰《大明督師七省兵部尚書白谷孫公暨配馮淑人張淑人同葬墓誌銘》,鐫刻於6塊石板之上,共6000餘字,詳載其生平事迹。
雲際泉
雲際泉,早在元代就已聞名。泉旁曾建有樓亭,池中刻九石龍泄水,亭上書匾“九龍亭”,所以民間俗稱九龍泉。
2009年6月,雲際泉這一千年古泉在舊址上被重新掘出,雖出水量不比從前,但仍為雁門關之難得勝景。清代曾任福建布政使的代州人馮雲驤留有《過雁門雲際泉亭》四首詩作,刊於泉旁,以饗遊人。

明雁門關

明雁門關位於東陘關,東陘關因位處勾注山之東,即陘嶺之東而名。《唐書·地理志》載:“雁門關有東陘關、西陘關。”唐宰相杜佑曾云:“東陘關甚險固,與西陘關並為勾注之險。”東陘關跟西陘關同建並重。明代於東陘關關址擴建新建雁門關,東西兩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築有堅固城堡,中間為長城連接,形成以雁門關為中心的新的軍事防禦體系,從平型關隘口至軒崗隘口,綿延布防達300里。
瓮城
瓮城位於關城北側地利門外,城高及關城之半,設有暗門。瓮城門俗稱小北門,石券門頂,額匾書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兩側鑲嵌磚鐫聯語一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一字一磚,相傳為傅山先生所書。城門上有樓,磚木結構,謂瓮城門樓。
圍城
城廊為石頭邊牆,周長約10000米,南端分接關城東西城兩翼,北至谷底延伸圍合。圍城城門座南向北,上築有寧邊樓,俗稱明月樓,為明代嘉靖年間所建。圍城門外接石拱關橋連關道,據《雁門關地理總考》載,關外依次設大石牆3道,小石牆25道,為守關禦敵第一道防線。
東城
東城位於關城城廊內古關道東側制高點,明洪武時興建,正德年間翻修。東城為大磚城,《雁門關地理總考》載:”周圍二里三百五十步,據山,無壕塹,垛口六百。東西城門二,曰雁門,曰雁塞。”南與關城天險門延伸城牆連為一體,西與關城地利門延伸城牆連為一體,北順山脊至谷底與圍城關門寧邊樓連為一體,築有營房、馬廄,為守關屯兵之所。
西城
址關城城廊內古關道西側高台,跟東城同時興建並重,為石城。《雁門關地理總考》載:“石城高一丈五,周圍二里三百四十餘九步,垛口五百,城門一。城內為千戶所,倉場一,草場一。”南順山脊延伸到西城制高點,與兵堡連為一體,北折至西城角樓、天險門城牆,東經角樓到地利門與城牆連為一體,城內設營盤,為守關將士操練守御之所。西城與東城中有城牆間隔,城牆南角和北角各配建角樓1座,正中建有城門和城門樓1座。城頂建威遠樓1座,俗稱“雁月樓”,明嘉靖年間建築。西城門外東側設校場,校場設點將台。
天險門及雁樓
天險門為關城南側之門,是關南第一道城門,石基磚券,高12.5米。牆垣設垛口,門洞板1道,青石板鋪路。天險門上建有雁樓,坐西朝東,面闊5間,進深4間,四周有走廊。建築為重檐歇山頂,外,其餘用磚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翹,屋頂交以青灰瓦,正脊兩端安大吻,四角懸掛風鈴。其主體為明代所築,殘缺部分已於2010年整修如初,恢復了明代風貌。門洞上方額匾篆體書刻“天險”二字。門洞內的青石板為明代原物,上有600多年間清晰車轍。
天險門上建有關樓,又名雁樓。原建已毀於1937年,現存主體為1989年重建,2010年補修。雁樓面闊5間,進深4間,重檐歇山頂式,四周設有迴廊。
地利門
地利門為關城西門,與天險門對應,石座磚身,額匾篆體書刻“地利”二字。此門坐向南北,城門建有寧邊樓,二層歇山頂結構,所建門樓為楊六郎祠,兩側塑孟良、焦贊像,供設楊門郎鐵刀一把,城樓上供設大炮兩尊。
鎮邊祠(李牧祠)
鎮邊祠位於關城天險門外東側,佔地面積3190平方米,建築面積1510平方米,是雁門關最具規模的建築群之一。亦稱武安君祠、靖邊祠、鎮邊祠。公元1506年為紀念戰國時趙國的大將李牧而建,稱武安君廟,俗稱李牧祠。1856年,僧人善全在李牧祠舊址上,興建佛寺,改名護國鎮邊寺。雖為佛寺,但仍在過殿內塑李牧將軍像,鎮邊寺遂成為以佛寺為主,兼祀李牧的複合建築。1937年日軍佔領雁門關后,鎮邊寺現到毀滅性破壞,僅存地基。2009年以來按原樣復建后改名鎮邊祠,成為展示姬幸、李牧、薛仁貴、楊家將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間守關名將展覽館。
祠宇建築規模宏大,山門前有石砌平台,上豎石制旗杆一副,配設石獅一對。正中左右各築踏朵台階,並配以石雕石欄柱石欄板。山門兩旁建有鐘鼓二樓,祠院分前後兩時,前院兩側為廂房,正面過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韋陀像。過殿兩側留過道,設東西庫房。後院正殿為大雄寶殿,供有一佛二菩薩。正殿左為方丈,右為祖師堂,東西配房為師房。在主殿東邊,順台階而下有窯屋多孔,名九窯十八洞,石基磚券曾為兵堡。祠內懸掛朱衣道人傅山親筆對聯:“重台唱法祥雲遍覆菩提樹,蓮台傳經瑞口光臨極樂天。”
長平橋
長平橋位於關南谷底營房溝交匯處,隨山就勢恃險扼守,和平時期為通商津口,戰亂期間為守關之卡。“初建有普濟、太平小橋凡七,人咸便之,最後營此橋。”石拱基座飛虹於深澗,總高10米,寬6米多,跨度50米,橋畔立有長平橋碑。
馬公墓
馬公墓位於長平橋北,馬公是孿生兄弟,曾任雁門關總兵。相傳雁門關道虎害成災,晝伏夜出屢傷百姓及過往商旅,使熙來攘往的雁門關道幾成絕路。馬公兄弟遂自薦除害,后弟與虎搏鬥中不幸遇難,兄承弟志憤殺虎於道旁,使雁門關道恢復往日的祥和熱鬧。為紀念馬公兄弟除害之功,當地百姓捐資立碑,上書“馬公殺虎處”。
雁門關長城
雁門關長城,為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巡撫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長城基址上復築而成。西起白草口,東至新廣武,高8至10米,上闊4.6米,全長5033米,每120米建敵樓1座。現存完整敵樓有“針扃”、“控隴”、“壯櫓”、“天山”等,此外還置烽火台、壕塹,是中國明代長城的代表作。
觀音殿
觀音殿,位於關南古盤道西側,關陵之南。雁門關為南北往來要衝,車馬行人發行晝夜不息,所以地處古道中途的觀音殿自當得火綿延不絕。明建清修的觀音殿,1937年被侵華日軍焚毀。2009年8月重建為純石材建築,殿內觀音塑像為漢白玉石雕“四面觀音”,即聖觀音、如意觀音、馬頭觀音、如意觀音和十一面觀音,寓意護佑四方遊人信眾。
邊貿街
邊貿街位於雁門寨與瓮城門之間。明清兩代這裡是邊關易最繁華的地方。大街用青石板鋪路,街道兩邊均為磚木結構的六檁鞍架瓦房,青磚砌牆,再現了明清邊貿街的風采。成為展示邊塞貿易和銷售銷售紀念品的商貿街。

歷史價值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引自《呂氏春秋》),有“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飛狐古道)、勾注為之首”的說法。《戰國策》記載:“張儀說燕王:趙王欲並代,與代王遇於勾注之塞”。《史記》記載:"趙襄子逾勾注而破並、代"。《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有代勾注之北”。自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
自秦漢以來,山西北部就是北朝各國統治的中心,成為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地帶。雁門關及其所在的代縣是古代塞北少數民族入侵內地的通道,所以,雁門關自古就是邊防戰略要地。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雁門關北通大同,南達太原,進可主遼闊草原,退可守千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雁門關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上古稱北陵、西隃,戰國列稱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稱北庭三關,明代列稱山西內三關。歷稱勾注塞、西陘關,向以關山雄固,北塞門戶著名,是中國長城文化、關隘文化之瑰寶。《雁門關志》載:“勾注山,古稱陘嶺,嶺西為西陘關,嶺東為東陘關,兩關石頭邊牆聯為一體,歷代珠聯璧合互為倚防。雁門關明代前址西陘關,東陘關倚防;明代后址東陘關,西陘關倚防”。古雁門關北口為白草口,南口為太和嶺口;明雁門關北口為廣武口,南口為南口。雁門關東西兩翼分別延伸至繁峙、原平,設隘口十八。雁門關整體布防概括為“兩關四口十八隘”。

歷史變革


天下顯塞

西周時候雁門關還是自然意義上的一座關。到戰國末期,雁門關已成為天下一座著名的軍事要塞。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有形》篇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勾注即雁門。九塞指“河北的井陘、令疵、居庸,河南的大汾、澠陀、荊阮、方城、淆阪和山西的勾注”。在這一時期,雁門關上發生了幾起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是周穆王西巡;二是趙襄子滅代;三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漢室門戶

秦漢時期,特別是兩漢時期,雁門關始終是劉漢王朝防禦北部匈奴的邊防要塞。雁門關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大規模的建設。兩漢時期,對雁門關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有四次明確的記載,兩次為西漢時期,兩次為東漢時期。

北魏屏障

雁門關邊貿街2
雁門關邊貿街2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北方的匈奴、鮮卑趁隙發展壯大。特別是鮮卑族歷經三國、西晉、東晉等上百年的發展,至385年左右,鮮卑族已在雁門關北面建起強大的北魏王國。北魏登國元年正月,15歲的拓跋硅當上了代王。4月,代改國號為魏。北魏正式建國。北魏登國十年(395年)後燕王慕容垂死,諸子爭位,國內大亂。拓跋硅覺得時機來了,於第二年親率40萬大軍,越過雁門關,向後燕王國發起毀滅性的一擊。
左將軍李採為雁門人,親率5萬精銳騎兵為前鋒,一路過關斬半,勢如破竹。北魏大軍入關后,前後綿延20餘里,旌旗蔽日,殺聲驚天動地。後燕兵全線潰退。北魏大軍追至晉陽,將晉陽城團團圍住。後燕遼西王慕容農出戰,大敗,逃回晉陽城,後燕司馬慕容輿嵩閉門不開。慕容農無奈,只得率部下向東南方向逃走。北魏兵窮追不捨,至潞城兩軍再戰,慕容農全軍覆沒,慕容農隻身逃入中山。另一支北魏騎兵略地汾川,俘獲後燕丹陽王慕容德。北魏進佔山西中部、西部、東南部地域。北魏與後燕的這次決戰是十六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為北魏的強盛乃至統一中國北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數年後,後燕滅亡,北魏統一中國北部大半疆域,一個新的王朝崛起於中國的北部。
北魏定都大同,雁門關是其南部屏障。伴隨著北魏王朝的崛起,雁門關的名稱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雁門塞之名在雁門郡內遷代州城后就不斷出現。《三國志·鮮卑傳》載,黃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授步度根為保塞鮮卑大人、歸義王,以保太原、雁門二塞。《晉書·武帝紀》載,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年)正月,匈奴右賢王劉孟叛晉出雁門塞,十一月還并州,刺使劉欽等擊破之。北魏泰常四年(419年),雁門關之名第一次出現於北魏的歷史書籍上。《魏書·禮志》載:“泰常四年四月,拓跋嗣南巡,幸雁門。五月觀漁獵於漯水。八月東巡,幸代,至雁門關,望祀恆岳。”此後雁門關的名稱便逐步代替勾注塞的叫法。在這一時期,人類對雁門關的認識也達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成書於這一時期的《地道記》載:“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勾注為之首。”《水經注》、《輿圖志》則乾脆說:“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已成為天下最為重要的一處隘口。
雁門關發展至隋朝時第一次出現了專管雁門關的職官。光緒《代州志》載:“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曰雁門。大業初置郡,有關官、有長城、有累頭山、夏屋山。”到唐朝時出現了建關的記載。《唐書》載:“西陘,關名也,在雁門山上,東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這個雁門關就是周穆王西巡時的“絕隃之關蹬”、漢武帝發萬人治理的“雁門險阻”、當地老百姓稱之為鐵裹門的勾注塞。

大宋邊防

唐朝中期暴發了一次足以動搖唐室根本的大亂,這次大亂被後世史家稱之謂“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中有一個名叫郭子儀的人物出現在歷史的視野中。郭子儀是唐朝中後期一位重要的人物。當安祿山的叛軍佔領山西北部地域時,郭子儀率大軍平定雲中、朔州等地,並開闢翻越過雁門山上的東陘關,然後過井陘,進入河北境內。
東陘關位於西陘關東7.5公里處,與西陘關同為雁門山上貫通南北的險要關隘。從現有史料看,東陘關之名就出現於這一歷史時期。《唐書》載:“雁門山上有東陘關、西陘關。”唐宰相杜佑說:“東陘關甚險固,與西陘關並為勾注之險。”東陘關這個被埋於歷史深處的亮眼珍珠終於被大唐的戰略家、軍事家們給挖掘出來,並從此與她的姊妹關西陘關一同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
西陘關、東陘關並稱為雁門關。兩關在歷史上演繹的最為精彩的一出大戲發生在北宋時期。北宋時期雁門關的地位凸顯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雁門山是宋遼兩國的國家分界線,雁門關成了關乎大宋朝安危的咽喉要塞。縱觀整個北宋歷史,雁門關上始終飄蕩著濃濃的狼煙。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大遼國皇帝耶律賢親率10萬精銳騎兵向宋王朝發起進攻。雁門關上又燃起滾滾的狼煙。遼兵所走的就是“安史之亂”中郭子儀所穿越過的那條山路,從今日新廣武口進入雁門關峽谷,然後翻越東陘關,過南口,進入代州境內。

朱明要隘

雁門關進入明朝時,迎來了其最為輝煌的發展階段。邊關、邊牆、邊城同時得到大規模的建設,雁門關邊防體系建設達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中國古代最為龐大的令人嘆為觀止的軍事防禦工程。
元朝末年,由於戰火紛飛,代州大地遭受了一場空前劫難,“車騎蹂躪重於他鄉”,廟觀、衙署、民居等許多建築夷為廢墟。明朝建立后,其最大的外患依然來自於北邊。終明之世,狼煙滾滾,邊患不斷,而最終將大明王朝踩在腳下的仍然是來自北部的滿族鐵蹄。因此到明朝時,邊防建設始終是朱明王朝關注的焦點。作為屏護中原及明都城北京的雁門關,是有明以來重點建設的邊防要塞之一。在邊關建設上,明朝在加強西陘關建設的同時,重點建設了東陘關。
光緒《代州志》載:“關城洪武七年築,周二里有奇,嘉靖中增修。萬曆二十五年夏築,門樓久圮。”從現在留下的歷史遺存看,東陘關關城周長10公里,牆高7米,磚石砌築,洞門三重,即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石匾刻“天險”二字,門上建有雁門樓,門外東側建有靖邊寺,祀戰國名將李牧。西門石匾刻“地利”二字,門上有樓,曰“六郎祠”。門外建有關帝廟。西門外有東西向的門洞,門額石匾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磚鐫聯語一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關城內正北高坡上建有駐軍營房,南為校場。東陘關、西陘關中間有石頭長城相連,傍山就險,氣勢十分雄偉。
同時在東陘關、西陘關前各建有一座屏護關塞的堡城。西陘關前的曰舊廣武城,為金朝時所建,至今保存得相當完整。東陘關前的曰新廣武城,為“明洪武七年創置,萬曆三年(1575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同時對雁門山一線所有隘口堡寨進行重新加固,並駐軍防守。
在大規模建設關城的同時,雁門關長城也得到修復,兩關四口十八隘之間均有長城相連,長城向外延伸與外長城相接。
為了加強戰略防禦縱深,明朝的軍事家們又在雁門關內側修建了除代州古城外的39座城堡。這些城堡均為磚砌,牆高10米,設有4門。至明朝中後期,由於多數堡鋪坍塌,遂於各險要處又建起12座較大的城堡,即於滹沱河北岸構築起一道新的防線。這就是代州境內著名的“三十九堡十二聯城。”三十九堡十二聯城,以代州古城為中心,城城相望,互為倚防,分則各自為戰,合則左右相攻,連成一個龐大的軍事防禦網路。

建築特色


雁門關石獅雁門關,又名雁門塞、西隆關,位於山陰縣廣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當乘車到山陰縣城之後,再向東南方向賓士半小時左右,就會見到群山起伏、溝壑縱橫的勾注山脈。山腳之下,數百座漢墓封土堆狀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約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曠野荒郊之上。在這些漢墓中,埋葬著無數個漢朝守衛雁門關將士之忠骨,行人路過此地,無不肅然起敬憑弔英魂。走出廣武城,沿著同大公路順溝前往,便進入一條狹谷,人稱雁門古險道,兩側峰巒疊蟑,怪石凌空險惡,翻過一道陡峭山樑,雁門關即躍人眼帘。
雁門關東臨隆嶺、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鬧門,每年大雁往飛其間,故稱雁門。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在此置有雁門郡,唐朝置關,名曰西烴關,也名雁門關。;日址在雁門關西側的雁門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陸亭將關城移在此處,重新築關。雁門關之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一丈八尺,石條座底:上砌城磚,門三座。東門之上築有樓台,名曰雁樓,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天險”。西門之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地利”。北門未建樓頂,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嵌鑲磚刻對聯一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關城之北築有營房、東側建置靖邊寺,內有一對石獅、一豎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記述趙國名將李牧率兵屢勝匈奴的豐功偉績。東南:方向設有練兵校場。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頭關為內長城之“外三關”,這裡峰巒疊蟑、山崖陡峭,關牆雉諜密集,烽猴遙相呼應,東西兩面將老營口坷申池口、陽方口、東隆口、西烴口、匕樓口。大石口、石口、馬蘭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連為一體,地勢十分險要,為千古兵家征戰之地。戰國時期,趙國大將李牧常駐雁門,憑藉關城之險,慎重防守,擊敗匈奴十萬人馬;漢朝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曾經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戰,大獲全勝,威震塞外;隋揚帝楊廣曾經率兵在此與突厥作戰;唐將薛仁貴曾經在此追趕突厥兵馬捷報頻傳;北宋楊業也曾幾齣雁門大破遼兵,使其聞風喪膽,博得“楊無敵”稱號。英雄業績,不勝枚舉;生動故事,廣為人知。
文獻記載
《呂氏春秋》、《淮南子》都稱天下九塞,句注其一。可見句注早以險要著名。古句注就是雁門。雁門關位於此。“雁門”名稱的由來,據明《永樂大典·太原志》稱;“代山(即雁門山)高峻,鳥飛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門,鴻雁往來……因以名焉。”大約在漢武帝初年已置關,以防匈奴。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重新建關,就稱雁門關。其時是為了防南,不是防北。隋唐時稱西陘關,后複名雁門關(另說雁門關由其西側的西陘上同名關遷此)。歷經各代迄乎明初,這關已傾頹殆盡。明洪武七年(1374)在舊址上重建關城,並築“內長城”與其西面的寧武、偏頭兩關相連,總稱“晉北三關”,亦稱“外三關”(與北京西面太行山上長城“內三關”相對而言),以防北西蒙古勢力侵擾。經嘉靖年間增修,於萬曆年間復築門樓。以後大概再未有修建。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雁門之口,距山西省代縣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長1公里余,牆高2丈(約合今4米余)。石座磚身,形勢雄固。有關門三座,即東門、西門和西門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門。北門門額石匾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其兩側鑲嵌磚鐫聯語:“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現僅殘存部分關城及三座關門。雁門關是“外三關”中最大的一關。附近峰巒錯聳,峭壑陰森,中有路,盤旋幽曲,穿關城而過,異常險要。古時防備十分嚴密。關下的雁門山北麓,還建有新舊廣武二城,為山外防禦據點。舊城建於遼金時,東西長約300米,南北長約500米,有三座城門。現存城牆尚完好。新城與關城同時建,緊貼雁門關北口,依山修建,周長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洪積扇上。北門外又築有北關,此外,關外還築大石牆三道,小石牆二十五道,隘口十八個,以增強防禦力量。明代內長城橫於關北,彼此鉤連,形成嚴固的防禦體系。今明長城僅存遺跡。雁門關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古時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內部的渠道,所以,自古為邊防戍守要地。雁門山是山西呂梁山脈北支雲中山向晉東北延伸的部分,東與恆山相接,略呈東西走向橫亘於晉北大同盆地與晉中忻代盆地之間,海拔15O0米以上,構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斷塊山,峭拔險峻,難以攀越,這更增強了山北山南的隔離性,以致山北地區在歷史上長期為漢族統治勢力所不及,而為北方諸民族所佔據。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轉達古代政治中心區中原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雁門關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從早期的匈奴、鮮卑、突厥,到後來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後與漢王朝在此進行過許多次戰爭。早在戰國後期,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已經相當強大,趙國大將李牧曾多年駐守雁門,以防匈奴。匈奴單於曾率1O萬餘騎攻打雁門。李牧利用有利地形與匈奴決戰,結果大敗匈奴。西漢前期,匈奴屢屢來犯,漢武帝曾先後(前129——前119)派李廣、衛育、霍去病率騎兵1萬至數萬出雁門關,北擊匈奴。除李廣兵敗外,其他都獲大勝。西晉末年,中原板蕩,北方的鮮卑族拓跋氏乘機率部南徙,到達雁門,雁門山成為拓跋魏與西晉的邊界,雙方屢次發生衝突。隋代,北方的突厥漸見強大。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巡視北塞,到了雁門,被數十萬突厥兵包圍,突厥兵急攻雁門關。后賴吏部尚書樊子蓋設計送出詔書,募兵來救,始得脫險。到了北宋,雁門關的戰事更為頻繁。當時雁門山——恆山一帶是宋與遼的分界,遼多次向宋進攻。宋抗遼名將楊繼業及其後代多年與遼作戰,主要就在雁門關內外。楊家將鎮守邊關,對遏止遼軍想從幽州南下取宋,起到了牽製作用。宋對遼的戰爭是生死存亡之戰,戰爭很激烈,也極艱苦。陸遊曾有詩云:“全師出雁塞,百戰運龍韜。”“夜沙風破肉,攻壘雪平壕。”今日讀來,心緒猶不禁為所震撼!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第120師曾輾轉雁門關與日寇作戰。1937年10月,第716團在雁門關以南伏擊南北對開的古老、雄偉和風雲激蕩的雁門關,今日蒞臨猶難禁激情飛動,感慨萬千!雁門關內至今尚存李牧祠舊址,有碑石數通,記載李牧率兵屢勝匈奴的事迹。關上原有宋楊繼業父子塑像,今已毀。雁門關北面遠處,在起伏的群山之間有一片方圓10公里的平灘地,據說就是楊家將與遼血戰的金沙灘。據記載,其他原有村莊田野,樹木草叢,由於歷代戰火的破壞,今已是一片覆沙的荒灘。另外,在代縣城東10公里鹿帝澗村,有楊家祠堂。古代州是楊繼業故里,因楊繼業破遼有功,後為鄉人所奉祀。元代,楊家十七世孫奉旨建祠,明清間又重修。現存祠內建築及塑像,大部分為明代遺物。正殿有楊繼業及佘太君坐像,八子彩塑分列兩側。祠內有“宗祖圖”碑一通,銘刻楊繼業後裔世系。大殿前豎有鹿蹄石一塊,形狀奇特,鐫刻秀美。相傳楊繼業第十四世孫楊友鎮守代州時,一日外出打獵,射中一梅花鹿,鹿帶箭而逃。楊友即隨後尾追,到鹿蹄澗,鹿忽鑽入地下,經挖掘,得一方石,上刻梅花鹿帶箭,並踏有蹄印。后移於祠內存放。鹿蹄澗村即由此得名。在雁門關南的代縣城內有“雁門第一樓”,它正面對雁門關,並是拱衛這關的首座高樓,故有此稱。它是中國現存的最大一座木結構古樓,為北方文物中的一絕。這樓與雁門關在明初同期初建,后毀於火,成化十二年重建。清代續有維修。樓通高40米,寬7間,深5間,周有圍廊。樓底下為券洞台基,上為三層四檐歇山頂,最上層掛著兩塊巨匾,南面一塊書“聲聞四達”,北面一塊書“威鎮三關”,形勢雄偉。登高遠望,北面勾注山莽莽蒼蒼,雁門關蹲伏於勾注山下恰像一頭野獸,南面的五台山高入雲霄,滹沱河在腳下從東北向西南流去,蜿蜒如帶。山川美景,令人陶醉。雁門關是可貴的古代軍事文化遺跡,並具有遊覽價值,已吸引不少遊客來參觀游賞。今山西省有關部門要修復這座雄關,闢為旅遊區。從大同通省城太原的公路線經過雁門關。這條公路是晉北至晉中的最便捷道路,故這裡仍具有交通上的重要性。
關城組成
才
雁門關由關城、瓮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牆高10米,周長約1公里。牆體以石座為底,內填夯土,外包磚身,牆垣上築有垛口。關城的東西北三面開闢了城門。門洞用磚石疊砌,青石板鋪路,門額位置上均鑲嵌了石匾。東門門匾鐫刻著“天險”二字,門上建“雁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設迴廊。西門門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門樓為楊六郎祠。北門其實是瓮城的城門,門額書刻“雁門關”三字,兩側鑲嵌對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東西門樓都已被毀,北門也坍塌成了一處豁口。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5公里多。城牆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築有3道大石牆和25道小石牆,起到屏障的作用。雁門關兩側群峰挺拔,山勢陡峭,中間夾一小路盤旋曲折,穿城而過。關城正北的山崗上有明清駐軍的營房舊址,東南有練兵的校場。西門外有關帝廟。東門外有靖邊祠,祭祀戰國名將李牧,現僅存石台、石獅子、石旗杆和數通明清碑刻。關城以西的舊關城俗稱為鐵里門。兩關之間用石砌長城相連,並建造了敵樓、烽火台等,形成一組完整的防禦體系。在舊關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長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長城段之一,該段長城全長5033米,牆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敵樓各一座,在險要的地段,還設置了堡寨、壕溝和暗門等。它的東西兩端向北延伸后,最終與外長城相連。在關城周圍和山下還有關署、東城兵盤、西城兵盤、點將台、六郎城、新廣武城、舊廣武城等六十多處明代遺址和遺跡,也都是雁門關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作用
1937年10月,日軍侵佔大同后,繼續向南進犯太原。為配合國民黨軍在忻口的防禦作戰,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命令第358旅第716團深入日軍側后,在代縣的廣武、雁門關、太和嶺間,破擊大同經代縣、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擊日軍運輸隊,截斷日軍補給線。賀龍親自把第716團團長賀炳炎、政治委員廖漢生召到師部,對他們說:“忻口會戰正在進行,敵人從大同經雁門關不斷往忻口運輸彈藥、給養,這是日軍最主要的一條運輸線。但是,他們很囂張,自以為那一帶已經成為他們的後方,沒有中國軍隊,因此警戒疏忽。你們到那裡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日軍這個弱點,發動群眾,給鬼子來個突然打擊,把這條運輸線切斷。”賀炳炎、廖漢生率部到達雁門關西南的秦庄和王莊。他們發現公路並不在雁門關下,遂主動去黑石頭溝、吳家窯一帶公路西側設伏,同時派少數兵力佔領雁門關。18日,第716團主力設伏於雁門關以南黑石頭溝公路西側高地。上午,日軍運輸汽車50餘輛,滿載兵員、彈藥,由北向南駛入伏擊區。第716團即以密集的火力進行襲擊。激戰中,日軍又有汽車200餘輛由陽明堡方向向北駛來。第716團即分兵一部阻擊該敵。激戰至夜間,日軍援兵又至,第716團遂撤出戰鬥。此戰,共斃傷日軍300餘人,擊毀汽車20餘輛。20日夜,第716團一部復占雁門關,另一部破壞了廣武至太和嶺間的公路及橋樑。21日晨,第716團再次設伏於黑石頭溝地區。日軍由南向北的汽車200餘輛和由北向南的汽車數十輛相向而來,當其先頭車輛駛入伏擊區時,第716團居高臨下,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展開攻擊。日軍在8架飛機支援下進行反撲。第716團斃傷日軍一部後撤出戰鬥。該團兩次伏擊戰鬥,共斃傷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八路軍第120師切斷了日軍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補給線,同時第115師打擊了蔚縣至代縣的日軍交通補給線,使進攻忻口日軍的彈藥、油料供應瀕於斷絕,攻勢頓挫。忻口會戰前敵總指揮衛立煌在戰役結束后曾對周恩來說:“八路軍把敵人幾條後路都截斷了,對我們忻口正面作戰的軍隊幫了大忙。”毛澤東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游擊戰爭還有其戰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戰役時,雁門關南北游擊戰,破壞同蒲鐵路、平型關汽車路、陽方口汽車路,所起的戰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雁門三關
雁門關
雁門關
三關: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重要關隘,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險要。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了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今在寧武恢河東岸,有周遇吉墓,為磚石所築。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偏關東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明代建築,為磚石結構八角形樓閣式空心雁塔,塔高35米,外觀形似文筆,故名“文筆凌霄”塔,為偏關一景。

主要景觀


鎮邊祠

門關鎮邊寺
門關鎮邊寺
位於關城天險門外東側,初為1506年(明正德六年)紀念戰國時趙國的守關大將李牧而建,稱武安君廟,俗稱李牧祠。李牧守邊十餘年,威鎮塞北,使匈奴始終不敢越雁門半步,因而成為了後世守關將士的楷模而被建祠奉祀。清朝,雁門關內外歸於一統,兵戈止息,軍防遂撤,李牧祠逐漸堙廢。1856年(咸豐六年),僧人善全在武安君廟舊址上,興建佛寺,改名護國鎮邊寺。雖為佛寺,但仍在過殿內塑李牧將軍像,鎮邊寺遂成為以佛寺為主、兼祀李牧的複合建築。善全改建的鎮邊寺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190平方米,建築面積1510平方米,是雁門關最具規模的建築群之一。1937年日軍佔領雁門關后使鎮邊寺遭到毀滅性破壞,再加之文革浩劫等多次劫難,寺院地面建築盡數遭毀,僅存地基。2009年以來按原樣復建后改名鎮邊祠,成為展示李牧、薛仁貴、楊家將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間的守關名將事迹的主題展館。重建后的鎮邊祠不僅重現了歷史上全盛時期的規模形制,而且賦予新的展示內容和文化內涵,成為全面了解雁門關人文歷史的一大窗口。

過雁峰及雁塔

位於天險門北坡。過雁峰為關城北坡制高點,海拔1819米,與應縣龍首山遙相呼應。峰巔曾建有寶塔,名為雁塔。古代為瞭望和傳遞軍情之用,與烽火台構成傳警體系。現已在雁塔原址上復建了高達21米的四邊九層密檐式實心磚塔,成為景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站在過雁峰上環顧,“突危雁塔鎮重岡,俯視窮邊萬里長”(明王鈅詩),關山內外盡收眼底。

地利門及六郎祠

地利門為關城北側之門,東向,石座磚身,形制同天險門。主體為明代所築,2010年將殘缺部分整修如初。門洞上方額匾書刻“埊利”二字。此門坐向南北,城門上原建門樓為楊六郎祠,據記載原祠內正中塑楊六郎坐像,兩側是用整塊木料雕制的孟良、焦贊立像,旁立楊六郎鐵刀1把,城樓上供設大炮2尊。可惜原建已毀於1937年,現已修復為二層卷棚頂式木質建築,高12米,底層面寬5間,進深4間,四周圍廊,二層為3間閣樓。成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變歷史為主的古代軍事博物館。

天險門

天險門為關城南側之門,西向,是關南第一道城門,石座磚券,高12.5米。其主體為明代所築,殘缺部分已於2010年整修如初,恢復了明代風貌。門洞上方額匾書刻“天險”二字。城門洞原有木板門1道,現已不存。門洞內的青石板為明代原物,600多年間的清晰車轍印仍然向人們訴說著多彩而輝煌的過往。

雁樓

天險門上建有城樓,即關樓,又名雁樓。坐西朝東,面闊5間,進深4間,四周設有回廓。建築為重檐歇山頂式,正面明間為隔門,兩頂間為磚砌牆,背面除兩圓形窗戶外,其餘用磚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翹,屋頂交以青灰瓦,正脊兩端安大吻,四周懸掛風鈴。樓內空暢,歷史上的主要功能是供兵丁巡察、瞭望,現在充實為古代建築博物館。可惜的是原建已毀於1937年,現存主體為1982年重建,2010年補修。從十九世紀初年法國人拍攝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現在新建的關樓在規模、形制和氣勢上均無法與原建相比。

民間故事


六郎的神箭
、
楊六郎率領眾兵將,一鼓作氣,殺的遼兵由雁門關退到馬邑灘,又由馬邑灘退到擔子山(朔縣、平魯交界的山叫擔子山)。六郎見遼兵大敗,心中暗喜。轉念一想,喜去愁來,軍中糧草不多,如何是好?六郎在營中轉來轉去,忽然心生一計。次日晚,六郎命兵將乘黑夜悄悄出動,挖的挖,刨的刨,沒半夜工夫,在朔州川堆起了上百個土山包,上邊蓋上了葦席,用繩子紮好,遠遠望去,活象一個個“糧草堆”。
遼兵幾天來吃了敗仗,一路上丟盔棄甲,就象耗夾子打怕了老鼠,終日惶惶不安。遼王身在軍帳,坐卧不寧,飯吃不香,夜不成眠。一天清早,有一探子來報:“大事不好,六爺爺謀住和咱千呀,一黑夜運來好些糧草。”遼王一聽楊六郎備下大量糧草,謀住搗遼兵的老窩,嚇的魂飛天外,立即派人與六爺爺和談。六郎見了來使,哈哈笑道:“和談不難,看你退我一馬之地,還是一箭之地?”遼使心想,讓一馬不知跑多遠,讓他一箭能射多遠?便道:“甘讓二箭之地。”話音剛落,六郎昂首挺胸走出營外,大喝一聲:“拿弓箭來!”
待兵士們抬來弓箭,遼兵遼將早已嚇得目瞪口呆。只見六郎搭箭上弦,弓如滿月,輕輕一放,那箭脫弦而去,消失得無影無蹤。
楊六郎神機妙算,料定遼王會有這一著,早已暗中派將士騎馬跑在大青山(今內蒙土默川平原以北),把一根安有鏵的樺椽插進山石縫中。遼兵一路上找啊,找,一直找到大青山,才找到這支箭。無奈,遼兵只好退到大青山了。
至今,朔縣人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腳踏雁門關,手搬擔子山,一箭射到大青山。

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節假日不休息。夏日工作時間:8:00—19:30。冬日工作時間:8:00—18:00。

門票

50元/人

食宿指南

景區南北兩個入口處建有前腰鋪、后腰鋪兩個大型驛站式綜合服務區,集旅遊諮詢、停車、住宿、會議、休閑、娛樂、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同時可容納2000人就餐,500人住宿,擁有標準車位500個。在雁門關村和阜戈寨兩個民俗村,還有農家客棧,可容納500人就餐,50人住宿。

小吃

地方小吃種類很多,麻花、黃糕、麵餅、豌豆粥等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食品,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應縣牛腰了,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使它盛名遠播、備受好評。

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

優惠政策

2020年2月12日,雁門關景區發布通告,宣布2020年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免費開放。“自疫情結束雁門關景區正式開園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人員憑職業資格證書可享受雁門關景區門票免費優惠政策。

交通


景區外交通
1、公路
(1)北京方向:A:北京——大同——朔州——雁門關——代縣
B:北京——淶源——靈丘——代縣——雁門關
(2)河北方向:A:石家莊——太原——忻州——代縣(全程高速)——雁門關
B:阜平——五台山——忻州——代縣(全程高速)——雁門關
(3)陝西方向:A:府谷——保德——五寨——原平——代縣——雁門關
B:府谷——保德——忻州(忻保高速)——代縣——雁門關
(4)河南方向:鄭焦晉高速——晉城——長治——太原——忻州——代縣——雁門關
2、鐵路
A:全國各地——太原——代縣,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B:北京——淶源——靈丘——代縣,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3、飛機
A:全國各地——太原武宿飛機場,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B:全國各地——五台山飛機場(定襄縣宏道鎮),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景區內交通
(一)由大運高速公路新廣武出口下高速,經208國道南行7公里由關北進入景區;
(二)從代縣陽明堡鎮沿208國道北上30公里,由關北進入景區;
(三)由大運高速公路代縣出口下高速,經高速路引道到代縣縣城,沿雁門關關南旅遊專線往北15公里,由關南進入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