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麟州的結果 展開
- 陝西地名
- 山東地名
麟州
山東地名
麟州在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始設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次年廢。巨野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
麟州,新秦。下。天寶戶元和戶《禹貢》雍州之域。秦、漢為?中郡。隋開皇二十年置榆林縣,改為勝州。
天寶元年,王忠嗣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置麟州。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東至嵐州界黃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關。東北至勝州四百里。
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貢、賦:管縣三:新秦,連谷,銀城。
新秦縣,中。郭下。初,漢武帝徙貧人於關中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天寶元年置以為縣,取?舊名也。
連谷縣,中下。南至州四十里。本漢┯陰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於此置連谷縣,煬帝改為連谷戍,大業十三年廢戍。貞觀八年於廢戍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
連谷鎮,縣理城中,貞觀八年置。
銀城縣,中下。北至州四十里。本漢┯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中、西河之?,其地遂空,訖於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於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寶元年屬麟州。
勝州,榆林。下府。開元戶四千九十五。鄉十三。元和戶《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地。戰國時為晉、趙地。《地理志》雲?中立五原,本戎狄地,趙有之。始皇時分三十六郡,為?中郡。漢因之不改。按漢?中在今州理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中故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城遂空。晉末屬赫連氏,赫連勃勃稱夏,都於統萬。按統萬城在今州理西南八百里,夏州是也。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之後,訖於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帝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七年又置榆林縣,屬?州。二十年,割?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縣置勝州,立嘉名也。煬帝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德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又陷梁師都。貞觀二年平師都,三年,仍隋舊理置勝州。時柴紹、劉蘭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州,以決勝為名。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百四十里。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南至銀州七百里。北至豐州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女稽布,麻,粟。賦:麻,布。
管縣二:榆林,河濱。
榆林縣,中下。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中郡。漢末北虜侵擾,歷魏、晉、周,此地皆無縣邑。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屬?州,二十年改屬勝州。皇朝因之。
黃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界流入。
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
小葭蘆水,縣西二百四十里。其?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黃河,隋文帝開之以通屯倉。
金河泊,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回十里。
?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中城,秦?中郡也。《史記》曰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隋榆林宮,在州城內,大業二年置,因榆林郡為名。其年,煬帝北巡,陳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宮,突厥啟人可汗獻馬及兵器新帳,因賦詩云雲。
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秦?匈奴之處,隋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
河濱縣,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中郡。訖於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也。隋時復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於此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改?州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黃河,在縣東一十五步。闊一里,不通船楫,即河濱關,渡河處名君子津。
河濱關,在縣東北,貞觀七年置。
山東麟州在今 山東菏澤市巨野縣。
古麟州(巨野)
古麟洲——巨野,早在原始社會,就有氏族部落聚居。伏羲氏族曾在大野澤“農耕漁獵”。巨野縣設置於西漢初,至今有兩千餘年歷史。夏商時期,巨野地屬 徐州北境;西周至 春秋為 魯國西境,是魯哀公西狩獲麟之地;戰國時屬 宋,后改屬 齊國;秦始建 縣屬 碭郡;漢至三國時期屬 山陽郡;晉至南北朝為 高平郡;隋朝時期,巨野分屬 鄆州、曹州和 金鄉縣;唐至五代屬 河南道鄆州;宋歸屬 濟州;元明時屬 濟寧府、兗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改屬 曹州府;民國十七年為 山東省直屬縣;1953年歸屬 菏澤專區;1958年改屬 濟寧專區;1959年改歸 菏澤專區。
麒麟故鄉
麒麟台現貌
秦王避暑洞
齊魯會盟台
傳古代有一龍常在大野澤作亂,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托塔李天王之子哪吒將此龍鎮住,洪水即退,大野澤漸涸,一望無垠的大水,變為千畝良田。龍王一氣之下,狀告哪吒,哪吒被治罪。後來,托塔李天王將制服哪吒三太子的佛賜寶塔斷之為三,擲下天門,塔底落於西鄰之縣鄆城,塔身落在巨野,塔頂飄往東鄰之縣金鄉。後人為紀念哪吒,盼望年年歲歲五穀豐登,將塔命名為永豐塔。
麟州[山東地名]
昌邑故城位於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昌邑集,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巨野金山大洞5 - 碑刻摩崖
位於大謝集鎮西侯樓村西100米處,原為台地遺址,現已削平。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20米,面積4200平方米。該遺址距今約5000年,文化層堆積自新石器中晚期至漢代,是巨野縣目前發現年代最久,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遺址。1979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進行調查勘探,發掘出大量遺物,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有柄、鬲足、盆、鼎、花邊罐、方格紋罐等,一些器物從形制、紋飾上看,具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特徵,屬菏澤地區首次發現。還有與曹縣莘冢集遺址出土器物相近的屬山東龍山文化範疇的遺物。其中,夾砂灰陶花邊罐在該地區其他遺址中從未發現過。對於研究典型龍山文化與河南龍山文化地域交錯有著重要的意義。商、周文化層堆積有明顯的連續性,以灰陶居多,胎體逐漸增厚,紋飾以繩紋為主,方格紋已不見。發現的商、周文化和漢代文化的器物有鬲、罐、平口瓮、壺、鼎等。該遺址出土的大批遺物,展現出一幅社會在不斷前進的歷史畫卷,為研究和考證該縣悠久歷史提供了充分依據。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創造著人類文明。
巨野文廟位於巨野縣城東南隅,永豐塔北約一百米處。宋金時期巨野文廟原建於城北,屢經河患,廢立不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縣丞呂讓移建於今址。歷代多次增修擴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縣令章弘鼎新正殿,續成諸祠,規制乃備,佔地三十餘畝,前後五進院落及東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樓閣,齋,廡,亭,坊近百間。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氣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形成文廟中軸線兩側建有進德齋,修業齋,東廡,西廡,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東華門,西華門等,東跨院為文昌祠,是儒學所在地西跨院為啟聖祠,后改作訓導宅。隆十八年1753年。巨野縣知縣朱容極在此建麟州書院,此後經道光,光緒以及民國年間多次建修葺,書院更具規模,志名遠播。大成殿內祀有孔子,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軻,十二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的塑像。兩討債列"七十二賢"牌位。整個建築布局得當,錯落有致,間以蒼松翠柏,形成一處氣勢害寵傳,郁罩蔥蘢的古建築群.1947年,文廟被廢,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大成殿,殿內塑像亦遭劫難。
巨野金山旅遊區
金山景區
風景秀麗的金山位於縣城東南23公里處,因鑿石得金故名曰金山。金山南北長2華里,東西寬 1.5華里,海拔高度133.2米。古之金山,林木茂密,登道紆迴,殿宇嵯峨,湧泉涓涓。豐富美麗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使金山聞名遐邇。金山原有古建築20餘處,據縣誌記載,康熙四十年重修金山,“悉仿岱制”,即按照泰山的建築布局設計施工。自西路登山依次為小紅門、中天門、小天街、南天門。南山麓建有神農祠、觀稼亭,北有泰山祠、王母閣、依山傍崖,各抱地勢;另有文昌閣、三聖殿、魁星樓、牛王廟、戲樓等點綴其間。此外,還有玉兔洞、金牛洞、蝙蝠洞、祈子洞、聖母泉、龍虎洞、神水泉、金水泉等20餘處自然景觀。一年一度的金山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每逢陽春三月,商賈雲集,遊人如織,香煙雲霧,繚繞於蒼松翠柏叢中;歡歌笑語,回蕩在山谷溝壑之間。這便是巨野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的“金山春曉”。
巨野金山
又稱蚩尤肩髀冢,位於巨野縣城東北郊,堌堆廟村前。
在氏族社會晚期,由於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分化,氏族部落之間常常為了掠奪財富和出於自衛的目的,而不斷發生戰爭。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生活在黃河上游的黃帝部落與生活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通典》云:“三年九戰而城不下”。《史記》中也載“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蚩尤死後,被分屍葬埋。《皇覽·冢墓記》稱:“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今河南省台前縣)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陽郡巨野縣,大小與闞冢同。”《巨野縣誌》亦載:“蚩尤墓,在巨野縣城東北八里”。此墓歷經夏商周漢,歲月荒遠,地貌變遷,墓冢面積不斷縮小,元明時期丘上曾建有廟宇,清代以後冢丘屢遭破壞。至1982年全縣文物普查時測量,堌堆東西38米,南北31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
蚩尤與黃帝、炎帝同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在當時,其部族就已率先進入了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並且掌握了冶銅技術。《世本·作篇》中有:“蚩尤以金作兵器”之說。《管子》中亦有“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銷、矛……”紅銅的出現也為後來青銅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早在秦漢之前,蚩尤一直被尊奉為“兵主”、“戰神”,受到人們的大禮祭祀。《史記》中就有劉邦“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的記載。由於受“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影響,蚩尤在一些史書中被描繪成“不用帝命”、“類鬼似妖”的暴虐之徒。
東嶽天齊廟,位於陶廟鎮陶廟村,因歷代護廟人及重修者中多為陶姓,故又俗稱陶家廟。
東嶽天齊廟為道教祭祀泰山神的廟宇。古代皇帝多祭祀泰山,傳說泰山神掌管人間生死,“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雲笈七籤·五嶽真形圖序》)。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元世祖時又尊泰山神為“東嶽天齊大生仁皇帝”。簡稱“東嶽天齊大帝”或“東嶽大帝”。每年夏曆三月二十八日為祭祀日。此廟始建年代無考,世人或傳唐建,或曰宋時,眾說紛紜。舊志中記載有元代至元年間的重修碑記,至今尚存殘銘,可證其始建年代上限為唐中晚期,下限為金代。明萬曆年間,善士陶敬聚社集資重修,現有碑為記。入清后,又於康熙、道光、光緒等年間不斷增修擴建,規模日臻完善。主要建築有天齊殿、三皇殿、文王殿、關帝殿、三教堂、玉皇閣、九女閣、真武廟、土地廟、華佗廟以及山門、戲樓等,佔地面積10餘畝。舊時廟內古木參天,碑石林立,香火旺盛,遊人如織。解放后,天齊廟為供銷社所用,其中部分古建築陸續被拆除,碑碣石刻亦多被毀。“文革”中又遭余劫,唯天齊殿、三皇殿、文王殿、三教堂倖存,均面闊三間,青磚砌壁,灰瓦覆頂,古樸肅穆,猶顯莊重典雅之風。天齊殿東西兩壁分別嵌有明隆慶和清光緒年間的重修刻石,三皇殿內壁畫尚存,尤為難得。更引人注目的是廟內的一株古槐,傳為唐代所栽,樹圍5米余,然歲月荏苒,朽枯中空,僅存外皮10厘米許,卻虯枝繁葉,充滿生機,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