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

腸癰

徠腸癰,疾病名。癰疽之發腸部者。出《素問·厥論》。腸癰為外科常見急腹症,屬急腹症範疇。多因飲食失節,暴怒憂思,跌扑奔走,使腸胃部運化功能失職,濕熱邪毒內壅於腸而發。因飲食不節、濕熱內阻,之敗血濁氣壅遏於闌門而成。以持續伴有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肌緊張、反跳痛為特徵。可發於任何年齡,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發病率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

簡介


● 英文名稱:Intestinal Abscess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外科

古籍摘選


●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順,發腸癰。(《素問·厥論》)

名詞解釋


● 腸癰是指發於腸腑的癰。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腸癰是指癰腫發生於腸道,屬於內癰的範疇。因發生部位不同,可有大腸癰和小腸癰之分,西醫學中的急性闌尾炎、闌尾膿腫、腹部膿腫、盆腔膿腫等疾病,其中部分證候可歸屬中醫“腸癰”範疇。

病因病機

● 腸癰多發生於青年、中年,男性多於女性。
● 腸癰多因飲食失節,嗜肥甘厚味、生冷等致食滯郁阻,脾之運化失司,濕熱內生,腸之氣化傳導不利,郁久化熱成毒,熱傷營血,則發腸癰。
● 跌仆損傷腸絡,瘀血久滯蘊熱,病久肉腐成癰而發病。
● 胃腸虛弱,寒溫不適,復感外邪,腸道氣血瘀滯,久滯則化熱成癰。
● 情志不遂,暴怒憂思,氣機不暢,運化失司,氣滯血瘀,而發腸癰。

鑒別診斷

● 腸癰與多種疾病有相同的證候,故鑒別很重要。
● 按腹部可與積聚鑒別:腸癰腹部肌肉緊張、壓痛,成膿后按之濡軟如腫狀。積聚在氣,腫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癥狀較輕;積聚在血,腫塊有形,痛有定處,癥狀較重。
● 通過小便正常與否可與淋證鑒別:腸癰在腸,未及膀胱,小便正常;淋證可見尿頻、尿急、尿痛、淋漓不盡等癥狀。

癥狀表現

● 因腸癰部位不同,癥狀會有所差異,但也有不少共同點。
● 腸癰初期小腹疼痛、壓痛,小便正常,可伴有惡寒、發熱、汗出、脈遲緊等癥狀。
● 成膿期:病進邪毒入血,可見肌膚甲錯,腹皮拘緊、壓痛,之後按之濡軟如腫狀,全身熱勢不顯,脈數。

中醫施治

● 初期:治療宜清熱活血逐瘀,可選用大黃牡丹湯。
● 成膿期:治療宜清熱解毒、破結排膿,可選用薏苡附子敗醬散,必要時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陳紅風。中醫外科學.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