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蟎科

癢蟎科

蜱蟎亞綱真蟎目的1 科。寄生於脊椎動物。本科蟎類通稱癢蟎。分佈全世界,中國以牧區多見。傳播途徑可通過與病畜直接接觸,或通過病畜污染的畜舍,以及工作人員衣物等而感染。癢蟎主要寄生於家畜被毛稠密、而溫、濕度恆定的皮膚體毛基部,寄生時以口器刺吸組織液和炎性滲出物,引起畜疥癬,病畜表現為劇癢、皮膚增厚和皸裂、脫毛、消瘦等,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種屬分佈


癢蟎科包括下列4屬:癢蟎屬(Psoroptes)、足癢蟎屬(Chorioptes)、耳癢蟎屬(Otodectes)和Caparinia屬。各屬中一般認為只有一常見種,由於寄生宿主不同,並具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因而形成多種不同的變種或亞種。該科所包括的全部種類,均為永久性體外寄生蟲,可寄生於多種哺乳動物體上,其中以寄生於綿羊、牛、馬、兔體上的癢蟎最常見,次為水牛和山羊等各類家畜。此外尚可寄生於麋、猴、猩猩、熊貓、貧齒類和有袋類野生動物體上。

形態特徵


癢蟎蟲體長0.5~0.8毫米,長橢圓形,灰白或淡黃色,顎體較疥蟎長,尖圓錐形。螯肢細長,鉗狀,末端有齒,適於刺破皮膚。軀體表面有細皮紋,並具有後背板。前足體上無頂毛。雌蟲生殖孔呈倒“U”型,或為一橫行裂縫,有生殖內突,位於第3基節的前方。足較疥蟎細長,其第1、2、4對足跗節上具有分節或不分節的長柄吸盤,第3對足上各具1對長毛。雄蟲軀體腹面後端有1對肛門吸盤,體后中央常凹入而形成2個尾突,其上各有長毛數根,第1、2、3對足跗節具有長柄吸盤,第4對足正常或短小,末端無吸盤和長毛。生殖器位於第4基節之間。在多數癢蟎的顎體和足上具有特化的表皮刺狀突起,極少數種類在軀體上亦有,可有助於附著在宿主的表皮上。

生活史


癢蟎寄生於脊椎動物。需經卵、幼蟲、若蟲和成蟲期的發育,在一般條件下從卵發育至成蟲需2~3周,但在適宜條件下9~10天即可完成。可以世代相繼的生活於同一宿主體上。癢蟎對外界各種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較強,如離開宿主后,能在6~8℃的畜舍內存活2個月左右,在- 25℃時經6小時才死亡。

傳播與危害


傳播途徑可通過與病畜直接接觸,或通過病畜污染的畜舍,以及工作人員衣物等而感染。癢蟎主要寄生於家畜被毛稠密、而溫、濕度恆定的皮膚體毛基部,寄生時以口器刺吸組織液和炎性滲出物,引起畜疥癬,病畜表現為劇癢、皮膚增厚和皸裂、脫毛、消瘦等,嚴重時可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