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南宋岳飛所寫的一首詞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是南宋詞人岳飛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描寫中原錦繡河山在敵人鐵蹄下橫遭踐踏的悲慘景象,從今昔對比中表達了深忱國事的悲憤之情。下片寫廣大軍民為抗擊金兵付出慘重代價,作者悲從中生、慷慨激昂地道出心聲。這首《滿江紅》由文法入詞,從“想當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卻歸來”,以時間為序,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簡練明快,頗具豪放詞的特點。

作品原文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註釋譯文


註釋

1.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
2.黃鶴樓:舊址在黃鶴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黃鶴磯上。
3.風樓龍閣:形容中原建築的華美富麗。
4.萬歲山:宋徽宗政和四年(1122年)建於汴京東北角,為皇帝遊玩享樂之地。
5.珠翠:指山前的奇花異石。另有一說為指代宮女。
6.蓬壺: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渤海中三個仙山之一。
7.鐵騎:敵兵。
8.郊蠢:京畿一帶。
9.風塵:威事引起的兵荒馬亂的情景。
10.青:血污。
11.鋒鍔:敵人的武器。
12.壑:大溝。
13.請纓:請求命令。
14.河洛:黃柯、洛水一帶,即指中原。
15.漢陽:武漢三鎮之一。

譯文

登樓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彷彿有許多城郭。想當年啊!花多得遮住視線,柳多掩護著城牆,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里,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昇平氣象。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戰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
士兵在哪裡?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裡?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屍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後歸來,重遊黃鶴樓,以續今日之遊興。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作者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今湖北武昌)時。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偽齊劉豫被金國所廢后,岳飛曾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收復中原,但他的請求未被採納。次年春,岳飛奉命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率領部隊回鄂州(今湖北武漢市)駐屯。在鄂州,岳飛到黃鶴樓登高,北望中原,寫下了這樣一首抒情感懷詞。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登高抒懷之詞。全詞由詞人登上黃鶴樓所見之景發端,追憶了昔日汴京城的繁華,再回到眼前講述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的情景,最後懷想來日得勝后的歡樂之情,抒發了詞人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復中原的強烈願望。
上片起首的“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三句,詞人寫登上黃鶴樓所望之景:在一片荒煙籠罩之下,彷彿有很多的城郭。接下來的“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三句,是詞人由眼前所見之景聯想起了昔日汴京宮苑的繁華:花團錦簇遮住了視線,柳樹成蔭掩護著城牆,樓閣儘是雕龍砌鳳。緊接著“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二句,續寫昔日之景,說萬歲山前、蓬壺殿里儘是一派宮女成群、歌舞昇平的熱鬧景象。
上片的前半部分,詞人極力表現昔日汴京城的繁華,為接下來的抒情作鋪墊。後面的“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三句,詞人筆鋒一轉,寫如今金兵的鐵騎包圍了汴京的郊外,塵沙瀰漫,戰勢兇險。上片詞人撫今追昔,表現了詞人對昔日汴京的留戀以及對今日金兵攻佔中原的悲憤之情。
下片起首的“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四句,詞人自問自答,說如今士兵已經血灑戰場,浸染刀鋒;如今百姓已經屍橫遍野,填滿了溝壑。接下來的“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四句,詞人悲嘆江山仍舊存在,但千家萬戶流離失所,田園荒蕪,接著反問自己何時才能請纓殺敵,率領精銳之師踏馬揮鞭,橫渡長江,收復中原。詞人在此處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著意表現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情景,與上片詞人所追憶的昔日之繁華形成鮮明的對比,抒發了詞人內心的悲痛以及渴望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迫切心愿。結拍的“卻歸來、重續漢陽游,騎黃鶴”三句,詞人繼續上文的懷想,說自己收復失地之後,還要歸來故地重遊,再登黃鶴樓,以續今日登臨之興。詞人在結尾處虛寫光復中原后的情況,以來日得勝之輕快,反襯眼下心懷故土的心緒難平,抒發了詞人對揮師北伐的迫切願望和收復中原的決心。
此詞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沉鬱悲壯,感情真摯濃烈,極具感染力。

作品評價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黃瑞雲《詞苑英華》:“詩藝貴直。岳武穆《滿江紅》二闋,直是狂怒憤呼,其磁敵恢復之志,吐露無疑,即在南渡愛國豪詞中亦獨樹一幟,無可比擬。直自之至而不感其率露,激烈之極而不覺其叫囂,即在其感情真摯故也。”

作者簡介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貧寒。二十歲應募為“敢戰士”,身經百戰,屢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紹興十年(1140年)統率岳家軍大破金兵干郾城,進軍朱仙鎮,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但朝廷執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有《岳武穆集》。今存詞僅三首。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感之心。他在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讓人士氣振奮。其率領的軍人被稱為“岳家軍”,人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