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愛國者的結果 展開
- 中國以3c數碼配件為主業的企業
- 2017年龔朝暉執導的電視劇
- 2000年羅蘭德·伊馬利奇執導動作電影
- 足球隊
愛國者
2000年羅蘭德·伊馬利奇執導動作電影
《愛國者》是梅爾·吉布森在2000年主演的一部具有史詩背景的影片,創作人員陣容強大,劇本由《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羅撥特·路戴執筆,導演則是《獨立日》《酷斯拉》的羅蘭德·伊馬利奇。
梅爾·吉卜森在片中飾演男主角本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早期曾經為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獨立戰爭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鬥爭中。影片於2000年6月28日在美國上映。
在他們成為士兵前,他們是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在他們成為傳說之前,他們都是英雄;在一個國家誕生之前,必須有一場為自由而打的戰爭……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愛國者》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鬥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吉布森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鬥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7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遭受著衝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
這時,他的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鬥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愛國者劇照
角色 | 演員 |
Benjamin Martin | 梅爾·吉布森 |
Gabriel Martin | 希斯·萊傑 |
Charlotte Selton | 朱莉·理查德森 |
Col. William Tavington | 詹森·艾薩克 |
Col. Harry Burwell | 克里斯·庫柏 |
Jean Villeneuve | 切基·卡尤 |
製作人 | Michael Dahan,迪安·德夫林,羅蘭·艾默里奇 |
視覺特效 | Thomas Dadras |
美術設計 | 巴里·朱塞德 |
剪輯 | David Brenner,Christopher Holmes ,Julie Monroe |
藝術指導 | 柯克·帕特魯西里 |
服裝設計 | 黛博拉·琳恩·斯科特 |
副導演 | Robert C. Albertell |
布景師 | Victor J. Zolfo |
選角導演 | David Bloch,April Webster |
導演 | 羅蘭·艾默里奇 |
編劇 | 羅伯特·羅達特 |
攝影 | 凱萊布·丹斯切爾 |
角色介紹
本傑明·馬丁
演員梅爾·吉布森
配音梅爾·吉布森
農場主本傑明·馬丁出生在南卡羅萊納州,並在那長大成人,他是法國人的後代,他以此為自豪。馬丁曾經勇敢地參加過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激烈戰鬥,殘酷的戰爭奪去了他的妻子,從此他決定遠離戰爭和暴力,要和第二個妻子夏洛特及八個可愛的孩子守著農場過寧靜而平和的生活。可是當英軍鐵蹄踏上他的故鄉南卡羅萊納的時候,他的一個兒子慘死在戰爭中,馬丁不得不拿起武器與他的大兒子加布里埃爾一起,組織起當地的愛國者與兇惡殘暴、氣勢囂張的英軍展開殊死鬥爭。
加布里埃爾·馬丁
演員希斯·萊傑
配音希斯·萊傑
加布里埃爾·馬丁是本傑明·馬丁的長子,他十分支持獨立運動,並參加了大陸軍。後來和父親一同組建了民兵部隊。
夏洛特·塞爾頓
演員朱莉·理查德森
配音朱莉·理查德森
夏洛特·塞爾頓是本傑明前妻的妹妹,本傑明·馬丁一家人在落難后投奔到了她那裡。
序號 | 曲目名稱 | 愛國者劇照 |
---|---|---|
01 | The Patriot - Mark O'Connor/John Williams | |
02 | The Family Farm | |
03 | To Charleston | |
04 | The Colonial Cause | |
05 | Redcoats At The Farm And The Death Of Thomas | |
06 | Ann Recruits The Parishoners | |
07 | Preparing For Battle | |
08 | Ann And Gabriel | |
09 | The First Ambush And Remembering The Wilderness | |
10 | Tavington's Trap | |
11 | The Burning Of The Plantation | |
12 | Facing The British Lines | |
13 | The Parish Church Aflame | |
14 | Susan Speaks | |
15 | Martin Vs. Tavington | |
16 | Yorktown And The Return Home | |
17 | The Patriot (Reprise) |
本片是梅爾·吉卜森主演又一部具有史詩背景的影片,創作人員陣容強大,劇本由《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羅撥特·路戴執筆,導演則是《獨立日》《酷斯拉》的羅蘭德·伊馬利奇,是今年好萊塢的一部重頭大片。
影片在南北戰爭中的一些真實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其中男主人公本傑明·馬丁以及他的兒子等人物都在歷史上卻有其人。梅爾·吉卜森在片中飾演男主角本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早期曾經為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南北戰爭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鬥爭中。梅爾·吉卜森自己透露,原來他父親早年也是個反戰份子,因打過仗深知戰爭的慘烈,所以為了避免梅爾吉勃遜捲入越戰,才舉家遷往澳大利亞,因此在詮釋這一角色時自然有切身的體會。飾演梅爾吉勃遜的大兒子傑布列的是曾在《關於你的10件事》(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挑大樑的新星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這部影片在真實再現歷史方面下了大功夫,為求寫實並呈現最原始的場景,製作小組還特地與“史密斯松尼”機構合作,“史密斯松尼”機構相當於我們常說的歷史博物館,專門研究和保存美國的歷史文化,而導演也將拍攝場鋨移至當時發生獨立戰爭的地點南卡羅萊納州,並依照十八世紀的建築樣式在當地重建一座城鎮,甚至還研究南卡羅萊納州所種的樹木,可見導演的用心程度。
愛國者劇照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愛國者海報 |
---|---|---|
美國 | 2000年6月28日 | |
西班牙 | 2000年7月11日 | |
法國,比利時 | 2000年7月12日 | |
以色列,阿根廷 | 2000年7月13日 | |
英國,南非 | 2000年7月14日 | |
委內瑞拉,埃及 | 2000年7月19日 | |
秘魯,捷克,澳大利亞 | 2000年7月20日 | |
巴西 | 2000年7月21日 | |
中國台灣 | 2000年7月22日 | |
斯洛維尼亞,瑞士,荷蘭,匈牙利,馬來西亞 | 2000年7月27日 | |
韓國,瑞典,波蘭,芬蘭,冰島 | 2000年7月28日 | |
德國 | 2000年8月3日 | |
丹麥,克羅埃西亞 | 2000年8月4日 | |
新加坡 | 2000年8月5日 | |
紐西蘭 | 2000年8月10日 | |
印度 | 2000年8月11日 | |
土耳其 | 2000年8月18日 | |
中國香港 | 2000年8月24日 | |
義大利,愛沙尼亞 | 2000年8月25日 | |
希臘 | 2000年9月1日 | |
日本 | 2000年9月23日 | |
科威特 | 2000年12月27日 |
出品公司 |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
發行公司 |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 |
時間 | 榮譽 |
2001 | 第27屆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提名)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1年 | 學院獎 |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 凱萊布·丹斯切爾 | 最佳攝影獎 | 提名 |
2001年 | 學院獎 |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 Caleb Deschanel Kevin O'Connell Greg P. Russell Lee Orloff | 最佳音響獎 | 提名 |
2001年 | 學院獎 |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約翰·威廉姆斯 | 最佳配樂獎 | 提名 |
2001年 | MTV電影獎 | 第10屆MTV電影電視獎 | 最佳男演員 | 梅爾·吉布森 | 提名 |
可以說,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並不多,這是一次描寫普通人在那段年代的生活和他們如何面對特殊境遇的好機會,除了歷史元素之外,影片還深刻的揭示了人生。(時光網評)這種血腥的慶祝最終給予了美國革命應得的一部史詩般的作品。(沙龍網評)
愛國者劇照
影片充滿活力與激情,對得起買電影票花的錢。(《芝加哥太陽報》評)
雷霆萬鈞的景象。(《滾石》評)
感情上很有張力,既不悶也不無聊。(《Variety》雜誌評)
這部電影冗長、空洞、虛假。(《舊金山紀事報》評)
偽善過度,悲情過火,全是美國獨立日那種陳詞濫調。(《巴爾的摩太陽報》評)
本片的確受益於吉布森的魅力……至於電影本身是否足夠好,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洛杉磯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