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沙河

公元861年建於杭州的護城河

貼沙河作為杭州城內的千年古河、護城河,開鑿於公元861年,主要用以宣洩錢塘江潮水,護衛杭城。

基本介紹


古時候因泥沙聚集於河灘上,曾與相鄰幾條河流統稱沙河,俗稱“貼沙河”。1907年滬杭鐵路貼沙河東面貫城而入,人們設立火車站在清泰門內,同時拆了城門及城牆一段,所以貼沙河河道現在位於市區。經過千餘年的變遷,今天其河道南起侯潮門板橋,北至艮山閘,全長6257米。自1931年清泰門自來水廠建成后,貼沙河成為水源保護區,但只能供應1天。近年來,人民政府對貼沙河實施了全面整治,投資人民幣數億元,採取截污分流、駁坎河岸、疏浚淤泥,引水盪腐、綠化兩岸、強化管理等措舉。現在的貼沙河河水清澈、駁坎整齊、堤柳成行、樹影婆娑。同時由於貼沙河西岸的城東公園的建成,兩岸更是呈現一片綠地如茵,自營紅實,花壇藤架,兀石雕塑的美景,是杭州市民又一遊樂休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