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安福鎮的結果 展開

安福鎮

四川南充市嘉陵區安福鎮

安福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地處嘉陵區西南部邊際。

民國三年(1914年),為安福場;1992年9月,由安福鄉改為安福鎮;2019年10月29日,撤銷大同鄉,劃歸安福鎮管轄。截至2019年末,安福鎮戶籍人口為28906人。截至2020年6月,安福鎮下轄2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環鎮路113號。

截至2019年末,安福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為安福場。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安福場改為安福鄉。
1955年12月,復興鄉併入安福鄉。
1957年10月,復興鄉析出。
1958年10月,復興鄉併入安福鄉。
1959年7月,安福鄉析出復興鄉。
1992年9月,由安福鄉改為安福鎮。
1994年9月,華興、大同析出。
2019年10月29日,撤銷大同鄉,劃歸安福鎮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下轄永康1個社區,安福、新店子、馬鞍堰、冷壇廟、碾盤灣、四方井、斬龍埡、牛項頸、九非溝、五通、埡子口、蘇公子12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安福鎮下轄2個社區、8個行政村:永康社區、大同社區、新店子村、冷壇廟村、牛項頸村、埡子口村、蘇公子村、超果院村、官墳嘴村、鐵路溝村,鎮人民政府駐環鎮路113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福鎮地處嘉陵區西南部邊際,東鄰華興鎮,南接遂寧市蓬溪縣蓬南鎮,西連大同鄉,北與金鳳鎮相鄰,距嘉陵區城區59千米,區域總面積45.3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福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主要以中丘、低山為主;境內最高點位於老寨子山,海拔364米。

氣候特徵

安福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宜農,冬暖春旱,具有冬暖、春旱、夏長、秋短,霜雪少;多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7.1℃,極端最低氣溫-4.3℃(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7.2℃,極端最高氣溫41.5℃(2006年9月6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2.7℃,最大日較差20.5℃(1997年8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266天,無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長達340,最短為267天;0℃以上持續期352天(一般為2月10日—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21.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41.2天,最多達178天(1974年),最少為113天(1969年);最大雨量1529.6毫米(1952年),最少雨量682.8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安福鎮
安福鎮

水文

安福鎮境內河道屬嘉陵江水系,有大小河流三條,其中安福河上接涪江、下入嘉陵江,境內全長7千米,流經7個行政村並橫貫場鎮。

自然災害

安福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大風、冰雹等。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2年6月8日,農作物受災面積6000畝。

自然資源

安福鎮境內主要為頁岩。2011年,安福鎮有耕地4.9萬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總人口有2.0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3人;另有流動人口3643人。總人口中,男性10894人,佔52.6%;女性9805人,佔47.4%;14歲以下3914人,佔18.9%;15—64歲11682人,佔56.4%;65歲以上5103人,佔24.7%;以漢族為主,達20672人;有藏、彝2個少數民族,共27人。2011年,安福鎮人口出生率6.61‰,人口死亡率4.97‰,人口自然增長率1.6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9人。
截至2017年末,安福鎮常住人口為7347人。
截至2018年末,安福鎮戶籍人口為18601人。
截至2019年末,安福鎮戶籍人口為28906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3072人。

經濟


綜述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財政總收入1267萬元,比2010年增長26%;人均財政收入612元。

第一產業

安福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紅薯、蔬菜為主。2011年,安福鎮農業總產值3.6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7%。

第二產業

安福鎮工業以農產品初加工、汽車修理為主。2011年,安福鎮有工業企業3家,職工25人;工業總產值為100萬元。

第三產業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商業網點56個,職工650人。2011年,安福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0萬元;有集貿市場1個,年交易額200萬元。
截至2018年末,安福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截至2019年末,安福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9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5.6%;各項貸款餘額6800萬元。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在園幼兒176人,小學在校生7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在校生452個,專任教師76人,獲得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7人,初級職稱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29%。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茶園14家,農家書屋13個。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實現了廣播電視“村村通”。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衛生院1個;設病床9張,職工12人;有村衛生站13個,鄉村醫生17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安福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57戶,人數521人,支出91.9萬元,月人均147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91戶,人數976人,支出66.7萬元,月人均57元;農村醫療救助26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0人次,共支出2.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72張,收養農村五保戶62人。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200人,參保率29%。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有郵政代辦點1處;電信服務網點3處,通信網路覆蓋全境。

交通


截至2011年末,安福鎮縣級公路境內長3千米;通村公路總長37.11千米,其中水泥路22.8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安福鎮因舊時該地只有一條狹長的街道,逢場時人聲鼎沸,遠聽似虎聲,故名“安虎場”,后取其諧音改為安福場,意為平安幸福。
文物古迹
安福鎮有區級文物保護文物碧山廟、寶龍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