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阻塞

喉阻塞

喉阻塞是喉部或其鄰近組織的病變,使喉部通道發生狹窄或阻塞,以致發生呼吸困難。多見於幼兒。喉阻塞常見病因有喉部炎症、外傷、水腫、異物、腫瘤、畸形及聲帶癱瘓等。喉阻塞常見癥狀有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鳴、聲音嘶啞等。喉阻塞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急性喉阻塞治療不及時,可引起窒息死亡。急性喉阻塞起病急,病情重,兇險,預后較差;慢性喉阻塞,經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多可轉危為安。

就診科室


● 急診科、耳鼻咽喉科

病因


● 喉阻塞常因黏膜下組織疏鬆,喉部神經易受刺激引起痙攣所致,常見因素如下:
● 炎症
● ● 小兒急性喉炎、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喉膿腫、咽后膿腫、頜下膿腫及口底蜂窩織炎等。
● 外傷
● ● 喉部挫傷、切割傷、燒灼傷、毒氣或高熱蒸汽吸入等。
● 水腫
● ● 喉血管神經性水腫、藥物過敏反應和心、腎疾病引起的水腫等。
● 異物
● ● 喉部、氣管異物造成機械性阻塞、喉痙攣。
● 腫瘤
● ● 喉癌、呼吸道複發性乳頭狀瘤、喉咽腫瘤、甲狀腺腫瘤等。
● 畸形
● ● 先天性喉喘鳴、喉蹼、喉軟骨畸形、喉瘢痕狹窄等。
● 聲帶癱瘓
● ● 各種原因引起的雙側聲帶麻痹。

癥狀


● 喉阻塞常見癥狀有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鳴、聲音嘶啞等。
● 吸氣性呼吸困難
● ● 是喉阻塞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吸氣運動加強,時間延長,吸氣深而慢,通氣量並不增加,可無顯著缺氧,呼吸頻率不變或變慢。
● 吸氣性喉喘鳴
● ● 喉喘鳴聲的大小與阻塞程度呈正相關,喘鳴聲響,隔室可聞。
● 吸氣性軟組織凹陷
● ● 有四凹征,兒童的肌張力較弱,凹陷尤為顯著。
● 聲嘶
● ● 病變位於聲帶,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失聲。
● 發紺
● ● 晚期出現脈搏微弱,心律不齊,額部冷汗,呼吸衰竭,最終發生昏迷而死亡。

檢查


● 確診喉阻塞主要依據喉鏡檢查、喉部X線檢查、喉部CT檢查確定阻塞程度和病變原因。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對喉阻塞的診斷並不難,主要是明確病因。根據病情輕重,將喉阻塞分為4度。
● 一度
● ● 安靜時無呼吸困難。活動或哭鬧時有輕度吸氣性呼吸困難、稍有吸氣性喉喘鳴及吸氣性胸廓周圍軟組織凹陷。
● 二度
● ● 安靜時有輕度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性喉喘鳴和吸氣性胸廓周圍軟組織凹陷,活動時加重,不影響睡眠和進食,無煩躁不安等癥狀。脈搏正常。
● 三度
● ● 吸氣性呼吸困難明顯,喉喘鳴聲較響,吸氣性胸廓周圍軟組織凹陷顯著,出現缺氧癥狀,如煩躁不安、不易入睡、不願進食、脈搏加快等。
● 四度
● ● 呼吸極度困難。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亂動,出冷汗,面色蒼白或發紺,定向力喪失,心律不齊,脈搏細數,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鑒別診斷


● 喉阻塞應與支氣管哮喘、氣管支氣管炎等疾病相鑒別。
● 如果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鳴、聲音嘶啞等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喉鏡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急性喉阻塞患者的治療,須爭分奪秒,因地制宜,迅速解除呼吸困難,以免造成窒息,甚至死亡。可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 一度
● ● 明確病因,積極進行病因治療。如由炎症引起,使用足量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
● 二度
● ● 炎症引起者,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若有異物,應儘快取出,可考慮做氣管切開術。
● 三度
● ● 由炎症引起,喉阻塞時間較短者,藥物治療未見好轉,全身情況較差時,及早行氣管切開術。
● 四度
● ● 立即行氣管切開術。病情十分緊急時,可先行環甲膜切開術。

危害


● 急性喉阻塞治療不及時,可引起窒息死亡。

預后


● 喉阻塞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
● 急性喉阻塞起病急,病情重,預后兇險;慢性喉阻塞,經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多可轉危為安。
● 早期、規範的治療對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預防


● 平時增強機體抵抗力,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避免大聲說笑,小兒哭鬧時家長不要強行餵食。
● 加強對幼兒看護,防止異物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