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

一種近戰武器

長劍(LongSword)與斧頭同為使用於肉搏戰中流傳最久的武器之一。在人類學習運用金屬的過程中,劍也漸漸顯露出大型化的趨勢,依據戰鬥時有利型態的要求,有人在匕首上加上了長柄,走上了轉變為槍的另一條道路,而在渡過漫長歷史之後,長劍終於在十世紀左右真正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長劍可以說是站在劍類武器的歷史顛峰,劍身長約三至四尺,寬度約一寸,直而具有兩刃,但不像東方的劍上有血槽的設計。從劍的形態上就可以知道,它的機動性高,適合施展各種劍術。所以它是在金屬的冶鍊技術進步到能製造出輕而強韌的金屬之後才出現的。

詳細介紹


春秋戰國時期銅劍的鑄造有較大發展,製作日精,對於長短、重量和品級甚為考究。長劍是指劍長超過50cm者,戰國嵌松石長劍通長93.5cm,寬5cm,重0.75kg。
戰國鐵劍的長度常常在100厘米以上。湖南衡陽出土了楚國鐵劍長達140厘米,湖北宜昌發掘到的一柄鐵劍,通長120厘米,把長30厘米以上。
1983年,考古學家們在廣州市區發現了一座2100多年前的古墓,墓主人是中國西漢早期南越國第二代王趙昧。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柄特長的鐵劍,竟有146厘米長,這是迄今見到的漢代古劍中最長的。

勾踐劍


文獻:
《拾遺記·卷十·諸名山》: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鍊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劍利,土亦鋼而精。至越王勾踐,使工人白馬白牛(庄按白為西方色)祠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晝暗。金,陰也,陰盛則陽滅。二名“斷水”,以之划水,開即不合。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四名“懸翦”,飛鳥游過,觸其刃如斬截焉。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八名“真剛”,以切玉斷金,如削土木矣。以應八方之氣鑄也。

德意志長劍


簡介
一把典型的長劍應是雙刃的,其劍柄長度應兼顧既可雙手抓握,又不致在單手使用時過於笨拙。
一把長劍可大體分成兩部分:劍柄和劍身。其中劍柄又包括劍把、護手和柄頭三個部件。劍刃是最主要的攻擊部位,但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對手極為貼近以至不能有效使用劍刃時,柄頭和護手也是可以一用的打擊武器。
劍身又可以劃分成兩半部分:“強劍身”,即劍柄到劍身中部的部分;“弱劍身”,即自中部到劍尖的劍身。這裡的“強”和“弱”並非是指結構上的堅固和脆弱,而是說在格擋時由於槓桿原理強劍身相對更不容易被推開。弱劍身的移動速度更快,當你發動攻擊時就會使用到弱劍身的這一優勢。
長劍的刃部也有術語命名。當你握劍時,靠近第二指關節的劍刃為“長刃”,靠近前臂的另一邊則為“短刃”,其他系統中亦有將之分別命名為“真刃”和“假刃”的。
步法
現存的德意志劍術教程手冊在步法這方面著墨不多,可以推想和相近劍術體系並無二致。這裡我們只介紹最基本的步法。
大多數劍術系統的起始姿勢都是一樣的。站好立正,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任意一隻腳向前跨一步,左腳右腳倒並不重要,因為這要根據環境來隨機應變。將前面那隻腳的腳尖指向你的前方,後面一隻腳則向外旋轉四十五度。這也就是所謂的丁字步,這種姿態能使你前後左右都能保持平衡。膝蓋要微屈,這樣活動就更輕鬆流暢,初學者常常忽視這一點。保持上身正直,重心落在兩腿之間,盡量放鬆身體。放鬆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初學者一握住劍肩膀就開始僵硬,結果造成動作遲鈍而不準確。第一次練習步法時不要拿劍,因為你的注意力會被如何握劍吸引過去而不專註於步法上。
首先要練習的是最簡單的前後步伐。拉開丁字步,在後腳的推動下突前的那隻腳往前跨一步,後腳也跟進一步,整個過程中保持腳尖指向不動,這樣就回到了起始的丁字步。接著練習向後。前腳推動,後腳往後點一步,前腳跟上回到丁字步。注意盡量平穩地做這個動作,不要讓你的頭上下亂點。這是最基本的步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應該掌握。做完前後移動之後,試著以同樣的要領進行左右移動,接下來是前後左右斜方向,完畢后交換丁字步的前後腳再全部練習一遍,直到熟練。
下一種步法是所謂的“交替步”,也很簡單。以丁字步起始,後腳向前跨一步變為新的前腳,形成新的丁字步姿式,但整個身體向前移動了。接著同樣練一下向後的交替步。
交替步也可以用作斜向移動,事實上躲避攻擊時常常要用到斜向的交替步,例如你以左腳在前的姿勢進行防衛時,若對手向你的頭部砍來,就應以交替步向右移動躲開劍鋒,若步子較大時則讓左腿拖在後面並迅速回到防衛姿勢。一定要交換練習兩隻腳,注意移動的平穩和流暢,結束步伐時要回到穩固平衡的丁字步姿勢上來。

類型區別


古劍有短、長之分。長劍和短劍不僅形制不同,而且使用的技術也各異。古代劍術家有善用長劍者,也有善用短劍者。自漢唐以後,隨著劍的使用日趨衰落,劍的短、長之分似乎也逐步變得模糊起來,但還多少保存下一些痕迹。在當代競技武術的劍術中,已看不到劍的短、長之分的任何跡象了。
劍的起源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至今學界無定論。拋開起源問題不談,假如從劍的形制的確定和實用的廣泛性上說,我以為劍到了東周才正式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兵器,也才真正進人成熟階段,劍技,也就是劍的擊刺技術也才真正臻於鼎盛。東周的劍,又當分為春秋、戰國兩大階段。概括言之,春秋之劍較短,主要是青銅製品,至春秋末期開始出現鋼鐵劍,如著名的湖南長沙楊家山六十五號墓中出土的鋼劍就是顯證。到了戰國,劍身普遍加長,青銅劍固然仍佔主要位置,但鋼鐵劍已經與日俱增。春秋時代的劍一般在50厘米左右,個別也有60厘米或稍長者;而戰國劍則常常在70~100厘米間,個別還有長達100厘米以上者。長短變化如此顯著,非常引人矚目。
劍身由短而長的變化,原因大致有三個。春秋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車戰所用兵器以長兵戈、矛、戟為主,短小的劍對戰車上的甲士而言,無直接斬殺之用,主要用途是“防險非常”,即用於防身,用於棄車后的短兵相接。所以它可能主要配備給作為“致師”的虎賁(敢死隊性質的步戰勇士)以及隨車步戰的“徒附”。到了戰國,騎戰步戰大大發展,迫切需要相應的短兵,劍的位置便驟然提高。這時,為提高殺傷力,劍體需要加長。這是其一。經過長期實戰應用,劍的實用技術趨於成熟,技術的發展也要求劍身加長,並進而要求劍的形制多樣化,以適應不同技術的需要。這是其二。其三,冶金鍛鑄工藝的突飛猛進,特別是鐵兵取代銅兵的重大變革,使大大提高其堅韌度以延伸劍身成為可能。
長劍
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