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風寒葯
發散風寒葯
發散風寒葯是一種重要葯類,常用於外感風寒出現的惡寒,發熱,身痛、頸項不舒、無汗、鼻塞、脈浮緊或浮緩、舌苔薄白等表寒癥狀者。
● 英文名稱:Wind-cold-dispersing Medicinal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 羌活功能條達肢體,通暢血脈,攻徹邪氣,發散風寒風濕。(《本草匯言》)
● 在表證治療中具有發散風寒作用的藥物。
● 發散風寒葯是具有發散風寒作用的一類中藥,用於治療表證,也稱辛溫解表葯。
● 發散風寒藥物性味多屬辛溫,能開腠發汗,發散風寒之邪,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出不暢,頭痛身痛,舌苔薄白,脈浮等風寒表證。
● 部分藥物還可用於表邪犯肺,麻疹不透,咳嗽氣喘,風疹瘙癢,水腫初起兼有風寒表證,風濕痹痛,以及癰疽初起,病位在表,兼有惡寒發熱等表證者。
● 藥性辛溫的代表藥物如下。
● ● 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 ●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的功效。
● ● 細辛,辛,溫,歸心、肺、腎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作用。
● ● 羌活,藥性辛、苦,溫,歸膀胱、腎經,有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
● 藥性辛、微溫的代表藥物如下。
● ● 荊芥,藥性辛,微溫,入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的功效。
● ● 防風,藥性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之功。
● ● 生薑,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的功效。
● 此外,還有一些性辛、平的藥物,如檉柳,藥性辛、甘,平,歸肺、胃、心經,具有疏風解表、發汗透疹的功效。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周禎祥,唐德才。中藥學.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上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4] 凌一揆。中藥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