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橋鎮

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

盛橋鎮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南臨白湖,北瀕巢湖,東與巢湖市沐集毗鄰,西北與白山鎮接壤,西南與冶父山鎮相連。總面積128.3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7728人(2017年),轄11個村(社區)。

歷史沿革


盛橋鎮為原盛橋區公所所在地,其歷史悠久,境內板橋的神墩有古人類遺址,東漢至三國時期遺留古迹較多,三國屬魏地,設有土城,為魏文帝曹丕屯兵之處,明末張獻忠圍廬州,攻廬城曾率師駐此,清宣統二年始設保甲制
民國年間均為鄉公所所在地,歷史一直屬廬江,域內金元、蒼頭、中楊、金城等行政村舊屬巢縣添寶鄉。1941年3月至1943年7月這裡被日軍佔領,1948年成立民主湖西縣政府,盛橋鎮為縣政府所在地。
盛橋鎮
盛橋鎮

行政區劃


歷史發展

1949年撤消湖西縣,設置盛橋區,下轄11個鄉1個鄉級鎮,即裴崗鄉、濱湖鄉、白湖鄉、魚平鄉、盛橋鄉、許橋鄉、金城鄉、東嶽鄉、鄧崗鄉、鋪崗鄉、五里鄉和盛橋鎮。
1950年區制改小,下設六個鄉,即盛橋鄉、東嶽鄉、五里鄉、許橋鄉、金城鄉、塔山鄉。
1952年巢縣、廬江重新劃分,巢湖以南兆河以西劃歸廬江。盛橋區轄一鎮十三鄉,即盛橋鎮、金城鄉、七里鄉、蒼頭鄉、大興鄉、東嶽鄉、界河鄉、魏崗鄉、石山鄉、馬崗鄉、神墩鄉、五里鄉、板橋鄉、盛橋鄉。1953年11月為開展水上運輸及漁業生產,增設盛橋水上鄉。
1958年11月撤區建社,原區成立兩個人民公社,即盛橋人民公社和魏崗人民公社,盛橋人民公社下設石山、盛橋、七里、東嶽等四個大隊;魏崗人民公社下設田埠、魏崗、五里、許橋四個大隊。
1962年建區劃社,下設八個公社,即石山、盛橋、七里、東嶽、許崗、田埠、魏崗、五里。1983年至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成立了盛橋鎮(原盛橋集鎮屬盛橋鄉所轄)。
1989年,集鎮面積達300平方米,拓寬穿集鎮1500米廬巢路,拓寬街道30米,公路17米,使東西走向老街得到徹底改造。
1992—1993年,根據新的集鎮規劃,加之省道316線拓寬,隨之將原廬巢路向西北遷移,共徵用街道、田地寬66米、長2000米,將高程在原有的地面上增高1.6米,達海拔13米高程。
1996年在距老橋200米處建新橋一座,使新廬巢路在集鎮境內達42米寬,並逐漸形成新的街道。鎮南2000米處新建盛橋鎮初級中學。
在距鎮東3000米處建成新工業園區,佔地面積達200畝,入駐企業六家,投資8000萬元。
2004年,盛橋中學建成一幢3000平方米新教學大樓,使盛橋鎮建設走向了新的高度。集鎮面積1100平方米。
2005年撤鄉並鎮后,新的盛橋鎮重修規劃,沿中心街向北縱深200米,並轉向西與盛橋—同大路相連,按66米推進,並沿盛同路至原許橋鄉政府兩側規劃了3000畝工業園。

現轄鄉鎮

2005年7月撤鄉並鎮,將原盛橋鎮、許橋鄉合併為盛橋鎮,下轄11個行政村和社區,即
神墩村七里村蒼頭村金城村
東嶽村界河村許橋村華榮村
陡崗村板橋村盛橋村沈家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

盛橋鎮地處廬江縣東北,南臨白湖,北頻巢湖,東與巢湖市沐集毗鄰,西北與白山鎮接壤,西南與冶父山鎮相連,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境內省道巢廬路橫穿東西,盛橋至同大路由東向北,鎮中心距縣城22Km,距巢湖市45Km,距合肥70Km。盛橋長河由西向東融入兆河,北與巢湖相連,直通合肥,南與塘串河、西河連接,經無為直達長江。

地形

盛橋鎮地勢西高東低,西靠龍池山脈,東南為白湖低洼區,北有巢湖,屬典型的丘陵地帶,地質結構複雜,地處中緯度地帶。

氣候

盛橋鎮地處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冬寒夏熱,春秋溫和,四季分明,陽光充實,無霜期長,年平均無霜期238天,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降水量1188.1mm,水資源豐實,其地貌利用結構為三山六水一分田。
盛橋鎮
盛橋鎮

自然資源


盛橋鎮地處廬江、巢湖兩縣交界,南臨白湖,北瀕巢湖,西靠龍池山脈,東有兆河連接巢湖與西河,省道廬巢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山水地貌優越;鎮域臨巢湖湖岸線15.2公里,涉湖面積近40平方公里,沿兆河12公里。

人口民族


人口總數

自古以來,盛橋鎮一直是漢族人民居住地。據1954年普選統計,原盛橋區共14個鄉鎮,有12253戶,52876人(包括流入農民355戶,1223人在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區有20073戶,90929人,盛橋鎮,包括原盛橋、五里、東嶽、七里、許橋、社區在內共有戶數14531戶,人口65216人。
1992年盛橋鎮(包括許橋鄉)共有行政村、社區37個,村民組631個,總人口67234人。
1995年有行政村居委會37個,村民組645個,總農戶17479戶,總人口71011人,非農人口3086人。
2000年行政村37個,村民組622個,總戶數18023,總人口72392,農業人口為67865人,非農戶口為4527人。
盛橋鎮
盛橋鎮

男女比例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65216人,其中男性34622人,女性30594人,男性佔總人口為53.09%,女性佔總人口46.91%。
1995年總人口71011人,其中男性37333人,佔52.57%,女性33678,佔47.43%。
2000年總人口72392,其中男性37757人,女性34635人。
2004年總人口71289人,其中男性38737人,女性32552人。

民族構成

盛橋鎮一直是漢族人民的居住地。

經濟


第一產業

實際利用內資1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100萬美元。同時引進固定資產投資千萬元工業項目在3個以上,並有2個項目竣工投產。各村(社區)、鎮直單位要真正認識到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主戰場、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和加大投入的有效途徑,是實施東向發展戰略的主要手段和牽動全局的一號工程。
機關幹部、各村(社區)、鎮直單位招商引資實行目標任務分解和量化考核。鎮黨委、人大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每人800萬元,其它黨政班子成員每人200萬元,機關幹部每人50萬元,各村(社區)、鎮直單位各100萬元。鼓勵全社會參與招商引資工作。
鎮設立招商引資獎勵專項基金,並列入綜合財政預算,對招商引資有功人士予以獎勵。①對引進固定資產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的引薦人,一次性給予引薦人10萬元獎勵;②對引進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鼓勵類工業、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不含房地產項目),根據項目質量、規模,給予引薦人按年度實際到位資金2‰—3‰的獎勵;③對第二種類型,引進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給予引薦人按年度實際到位資金1‰—2‰的獎勵。村(社區)引進項目進入鎮工業園區的,按項目稅收鎮級所得三七分成。
圍繞鎮確立的漁網、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電子、高科技四大支柱產業,組織專題招商,加大項目推介力度。常年抓好小分隊招商。大力開展委託招商,在蘇浙滬設立招商點(委託)3個以上。大力開展以商招商,切實做好網上招商,鼓勵企業招商。加強與發達地區的對接與交流,有條件的村(社區)在發達地區選擇對口單位,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對投資額大、牽動力強的重大項目,採取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各相關村(社區)、鎮直單位主要負責人集中研究解決項目推進遇到的問題,加快項目進展。切實加強項目跟蹤落實服務力度。強化項目調度制度,季度召開彙報會,半年組織項目現場調度會,年終考評引資實績。
對招商引資工作實行黨委、政府“一把手”負責制,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集中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資工作,組建一套班子並確定一名負責人專門抓招商。各村(社區)、鎮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今後一段時期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招商引資上,統攬全局,搞好協調,親自網羅搜集信息,親自帶隊外出招商,親自參加招商活動,確保完成招商引資任務。

第二產業

全面推進“861行動計劃”,農業是一個重要方面。安徽農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我們的資源稟賦優勢,發展特色農業,走產業化經營的道路。作為農業大省,安徽農業產值在GDP中僅佔百分之二十左右。農產品還多處於原始產品狀態,價值低,這既影響了我省的整體經濟效益,也使我省農民的純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國家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大環境下,我省應積極抓住機遇,充分發揮我省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我省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首要的是找准農業資源優勢中的亮點,使市場需求與資源優勢有機結合。有優勢才會有特色,有特色才會有競爭力,有競爭力才會有活力。我省農業優勢資源豐富,如亳州藥材、阜陽黃牛、祁門紅茶碭山酥梨皖西白鵝、皖南茶葉等在國內享有盛名,甚至於製作南京板鴨的鴨子,也產自我省原巢湖地區。各地政府都要拓寬思路,全面審視、把握本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優勢,依託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市場優勢,進而轉變為特色農業優勢。

第三產業

盛橋鎮有獨特的地域地貌,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盛橋長河從中間向東而去,與兆西河、巢湖一衣帶水,盛橋鎮以北與巢湖之水緊緊相依,湖岸線15.2公里,涉湖面積40平方公里,其湖岸線地貌獨特,呈現了“三高四低三個嘴”,高處為丘陵土崗,低處為圩田、鑽山淹,嘴處突出於巢湖水中,同時還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留下了深水碼頭馬尾河口。因此,獨特的湖岸線給旅遊景點打造帶來了先機,而環湖景觀大道和一級省道巢廬路的改線,又給濱湖區打造帶來了機遇。臨湖邊孫河口、大丁的兩處天然沙灘,給休閑度假區打造奠定了無以倫比的基礎。加之三個突出於湖中的嘴,三處臨湖崗地,四處低洼區,均是旅遊和休閑的天然基礎。、

經濟總體

盛橋鎮年生產麵條2.2萬噸、麵粉4.4萬噸、大米6.62萬噸、營養米面1.6萬噸、植物油1.5萬噸、農藥150噸,年產值4.96億元
2006年我鎮財政收入272萬元,完成預算的101%,比上年同比增長8%;財政收入主要項目完成情況:國稅收入65萬元,完成預算的100%;地方工商稅完成201萬元,占預算的100.5%;契稅和耕地佔用稅入庫6.3萬元,完成預算的151%。依新體製取得的鎮可用財力699萬元。
2006年本級財政支出617萬元,上解上級專款6萬元,合計財政總支出623萬元,完成預算的89%。
本級財政主要項目支出完成情況:科技三項費用4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農業支出26.5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8.4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計劃生育事業費支出63萬元,完成預算的85%;醫療衛生支出10.8萬元,完成預算的100%;其他部門事業費32.1萬元,完成預算的87%;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118.4萬元,完成預算的83%;社會保障補助支出0.3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費支出83.6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行政管理費135.6萬元,完成預算的100%;其他支出134.3萬元(包括村級補助資金87.6萬元),完成預算的82%。2006年,本級財政預算收支相抵,滾存結餘76萬元,其中結轉下年支出68.6萬元,凈結餘7.4萬元。 
2007年我鎮財政收入預算安排374萬元,其項目情況是:增值稅130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地稅收入24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契稅、耕地佔用稅4萬元,與上年任務持平。按現行財政體制2007年我鎮財政預算可安排財力為602萬元。加上上年結餘收入76萬元,收入總計678萬元。相應安排預算支出669.6萬元,其中:當年支出安排579萬;上年結轉支出68.6萬元;專項上解支出22萬元。年終滾存結餘8.4萬元。
2007年財政支出預算主要支出項目安排情況:科技三項費用支出4萬元;農業支出26.6萬元;文體廣播事業費9.1萬元,比上年增長8%;計劃生育事業費97.3萬元(計生事業費支出90萬元),比上年增長54%;醫療衛生支出10.8萬元;其他部門事業費32.3萬元;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137.1萬元,比上年增長16%;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83.2萬元;社會保障補助支出0.3萬元;行政管理費94萬元;其他支出12萬元(綜治8萬元,普法宣傳4萬元);村級補助資金130.9萬元;總預備費10萬元。上解稅收代征手續費6萬元,增量分成上解16萬元。
盛橋鎮
盛橋鎮

社會


教育衛生

1996年鎮南2Km處新建盛橋鎮初級中學,並建有綜合教學樓一座,2002—2003年為貫通新老街道,集鎮內建成一條中興街,並籌建了佔地36畝的新型農貿市場,並在距鎮東3Km處建成新工業園區,佔地面積達200畝,入駐企業六家,投資8000萬元。2004年,盛橋中學建成一幢3000m2新教學大樓,使盛橋鎮建設走向了新的高度。集鎮面積1.1平方公里。
盛橋中心衛生院是原巢湖市首批通過國家一級甲等醫院評審的,非營利性的公立醫院及首批通過市衛生局驗收的愛嬰醫院和醫保定點醫院。建院五十載,現有在崗職工90名,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6名。設有內科、外科、骨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理療科等、實際開放床位60張,醫院擁有電腦管理和自動化辦公系統。配套進口B超電子胃鏡、閉路電視透視、300毫安數字程式控制攝片,計算機攝像工作站,全自動血球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腦電地形圖儀、全電腦牙科綜合治療儀、微波治療儀、眼科檢查顯微鏡、T—4型手術顯微鏡等大中型醫療設備。醫院長期與省、縣級人民醫院橫向聯繫,長年聘用省級知名外科專家坐診、手術。已基本形成了以外科、婦產科為龍頭,內科、兒科為基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中醫科為特色的臨床學科體系。

基礎設施

集鎮功能齊全,擁有農貿市場3個,自來水廠4座,中心醫院、完中、電影院、新華書店各一所,初級中學5所、完小24所、運動場2所。全鎮水、電、路、通訊暢通無阻,移動、聯通基站橫跨鎮中,擁有兩大無線通訊網路,提供國際國內多種商務,有線廣播覆蓋全鎮,有線電視城鄉聯網,並已實現寬頻,鎮內全天候供電,電信支局、郵政支局、供電所、農行和信用社各一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人民生活

1949年,全鎮全年人均收入90元,1951年人均收入100元,1957年人均收入68元,1967年人均收入40元,1981年全年人均收入220元。1992年人均收入521元,1995年人均收入1218元,2000年人均收入2252.85元,2004年人均收入2408元。
盛橋鎮
盛橋鎮

交通


直通合肥,直達長江,南與塘串河、西河連接,經無為直達長江。

文化


地方風俗

龍燈與壠埂
每年的春節期間,在廬江盛橋鎮壠埂村一帶,人們總要走村串戶地玩龍燈。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鞭炮陣陣,熱鬧非凡,給當地的村民帶來熱烈的節日氣氛。相傳在唐貞觀年間,老天久旱無雨,百姓們苦不堪言,天上玉皇大帝知道民間的災情后,立馬指令一條白龍去長江取水降雨,以緩解人間的旱情。白龍接到指令,騰雲來到長江上空,當看到人間旱情嚴重,莊稼無收時,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便多取了些水去降雨。有道是天上一滴水,人間流成河,結果造成了人間山洪暴發,一下淹死了很多人。玉帝知道后,便派人將白龍斬首。白龍被斬后,託夢給了唐朝皇帝李世民,訴說了自己的冤情。太宗李世民夢醒后,便下旨讓人按他夢裡的白龍形狀,用竹篾紮成龍的身子,一節一節的,頭尾共有九節,然後用紙糊上,在紙上畫出許多鱗片,讓人燒香膜拜,以示祭祀。後來,人們在龍的身體內點上蠟燭,到了夜晚,遠遠望去像一條真龍。人們又把一節一節的龍身,用繩套連接在一起,扛在肩上走村串戶,到處玩耍。從此,玩龍燈這一習俗一直在民間沿襲下來。
盛橋鎮
盛橋鎮

民俗文化

到了民國年間,某年突發大水,這龍燈竟然隨白湖的水漂流到了一個名叫大朱墩村的湖埂上,當地百姓們不知道是何物,就撈起來扛回村。不久,有人沿著白湖岸邊尋訪到此,告訴了村人龍燈的這段傳說。村民們見這龍燈挺好看的,就選在過年期間玩起來。到了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當時駐紮在河東馬頭嘴(今巢湖市沐集兆河)的一支國民黨軍隊,經常到河西一帶村莊騷擾老百姓。據說有一天,村民們把龍燈扛出村外祈求天下雨,正好國民黨軍隊又來了,一個姓馬的連長覺得很可笑:這竹扎紙糊的東西還能讓天下雨?便叫手下把龍燈的兩隻眼睛挖掉。也不知是龍燈真的顯靈了,還是一種巧合,天真的下雨了,而馬連長沒走出村口就倒在地上喊頭疼,嚇得半死。不久,他便把龍燈請到他的連部去。此時在白湖一帶活動的游擊隊,知道這一情況后,便化裝成老百姓去看燈,這樣,游擊隊在當天晚上就一舉殲滅了這支國民黨軍隊。龍燈為革命也作出了貢獻。
解放后,國家統一規範地方的名稱,村裡人就把原先的“大朱墩”村名改成龍埂,意思是當年龍游到了湖埂上,來此落了戶,這裡定是龍地。後來,在“龍”字右邊加上個“土”,這樣就成了“壠埂”。
文革時,龍燈被當作“四舊”一把火燒掉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地方政府為了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鼓勵村民們在春節期間重新玩燈,縣文化局每年還補貼一點資金作費用,到了正月十五,還邀請龍燈去縣城表演。如今,玩龍燈已被當作是一種地方文化,給當地農村增添了一片快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旅遊


名勝古迹

古井
古井,距鎮東北四華里,是金城寺原址留下的一口千年古井,該古井於1987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廣物保護對象。據文物專家考證,此井的紅磚和圈法當屬唐代所獨有,據測算,距今已有1200多的歷史,井口數十道2-3寸深的印痕,足以說明其歷史悠久和繁華。現古井仍水源充足,旱年不幹,水質清洌、干甜,當地居民一直還在飲用。
仙人洞
位於馬蹄井西約100米的山坡下,有一洞,名曰仙人洞。此洞有上下兩條進出口,上口縫很小,一人攀進甚費力,下口為一壑。一進洞,有一約15平方米露天小院,院內有近似石桌、石豬等石物,四壁有野獸洞。民國十餘年間,曾有遊人題詩一首,貼於洞壁。詩曰:“雲隱龍池掃不開,洞內奇境似天台,多年勝跡信尤在,想是仙人跨馬來。”
板橋
距鎮治西六里許的聖橋河上,有一獨木橋,名曰板橋。據高氏譜記載:500年前老闆橋有人說是千年板橋,板橋究竟有多少年歷史,已無準確記載。
老闆橋系柏樹質。相傳在清道光年間,板橋被洪水沖走,後置一新板橋,未幾,老闆橋在無為縣被人藏於草堆中學雄雞叫,高姓發現找回。逐兩板橋並列河上,新板橋也系柏樹質,僅數十年即朽,老闆橋依然如故。
老闆橋系中藥良材。人們削屑熬湯,曾治好多種疾病。但在過去,高姓人認為是本姓龍脈,是神橋,不讓削屑,凡被發現者常罰酒席賠禮。1981年廬江縣交通局在板橋處建一水泥鋼筋橋,老闆橋抬至高家韶家保存。

河流山峰

盛橋河
發源於冶父諸山,由西南流向東北,穿過盛橋鎮后折轉東南,流入兆河,全長18公里。
兆河
距治東四公里,舊時稱造河,但不通水,正式挖通於1953年,它溝通白湖、巢湖。接塘
串河、順港河、盛橋河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巢湖匯注大江。全長12公里。
澗灣河
距治北三公里,發源於柴灣,流入巢湖,全長三公里。
白湖
(與后湖、排子湖相連,統稱白湖),距治南六公里,位於無為、巢湖、廬江三縣市之間,湖圍六十一公里,面積約157.7平方公里,它是由斷層下陷而形成的。舊時,白湖與后湖、沙湖、黃坡湖相注,由史家口匯西河流入於長江。1953年因兆河開通,湖水流向原來南下改為北上,經兆河注入巢湖,匯入長江。1956年圍湖造田,建立國營白湖農場
巢湖
又名焦湖,距治北六公里,位於肥東、肥西、巢湖、廬江之間,面積782平方公里,湖周港汊三百六十餘條。根據古代傳說,於吳帝孫權赤烏二年(公元240年)七月二十三日戊時,由地層下陷而成,水經巢湖市裕溪口入長江,是中國銀魚主要產地之一。
鐵腳山
距治西五公里,海拔105.6米,據清光緒《廬江志》雲,因山麓出鐵而故名。
五馬山
距治西北五公里,海拔54米。
下礫山
距治西一公里,海拔140米,亦名下流山。據清光緒《廬江縣誌》雲,上流有桃花洞,但未查到。
楊妃山
距治西北五公里,海拔67米。
盛橋鎮
盛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