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夝,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是qíng,基本含義:古同“晴”,天空中沒有雲或雲很少。

涵義


讀qíng,古同“晴”,天空中沒有雲或雲很少。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同晴。雨而夜除星見也。《徐鉉曰》今俗作晴,非。《總要》作①。從夕星,會意。《正字通》按晴者,霽之通稱,晝夜皆然。諸家泥從夕從星,專訓夜霽,非。或作暒。《前漢·天文志》天暒而景星見。
又《集韻》甾莖切,音爭。義同。①字從夕星。

說文解字

雨而夜除星見也。從夕生聲。疾盈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晴。非是。

說文解字注

雨而夜除星見也。衛風。靈雨旣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韓詩曰。星者,精也。按精者今晴字。史記天精而見景星。漢書作天暒。孟康曰。暒者,精明也。漢書亦作精。韋昭曰。精者,淸朗也。郭朴注三倉雲。暒者,雨止無雲也。古夝暒精皆今之晴。而詩作星。韓非子曰。荊伐陳。吳救之。軍閑三十里。雨十日。夜星。夜星卽夜夝也。雨夜止星見謂之夝。夝星曡韻。引伸為晝晴之偁。故其字又作暒。○按漢書亦作精。故孟康曰。精,暒明也。今本系後人所攺。史漢之天精卽晶之叚借。從夕。生聲。疾盈切。十一部。

統一碼


夝字UNICODE編碼U+591D,10進位: 22813,UTF-32: 0000591D,UTF-8: E5 A4 9D。
夝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