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文化廣場
揭陽市文化廣場
位於揭陽空港經濟區京岡路頭,規劃佔地面積近500畝,是揭陽市政建設和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工程。文化中心主要由文化廣場、廣電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群眾藝術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揭陽劇院等項目組成,形成以文化廣場為中心的圍合式布局。
揭陽市文化廣場
2、牌坊大門
廣場南側設置文化中心大門,為三門牌坊式建築,體現潮汕古典建築風格,與整個文化中心的設計相協調,穩重、氣派,突出潮汕歷史文化特色。文化中心東西兩側四條通道分別設置牌坊式門,風格與中心正門一致。
3、雕塑長廊
環廣場設置“道德經”雕塑長廊,雕塑以展開書本或折頁形式設計,露天大舞台兩側設8根文化柱,主要展示道德名家及經典名句,讓市民在休閑中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4、通透長廊
廣場設置通透式長廊,期間留出適當空間展示揭陽作為潮汕歷史文化發祥地的歷史、文化、民俗、景觀等。
5、露天舞台
露天大舞台設置於廣場北側,位於廣電中心與廣場大門的中軸線上,可供大型文藝表演或群眾匯演。
6、集會廣場
位於廣場中央,可容納40000人集會活動。
7、主題小廣場
以集會廣場為圓心連結2個主題小廣場,即工藝品小廣場和美食文化小廣場,將主題文化與經營理念相結合。
8、大型電子顯示屏
廣場設置2個大型電子顯示屏,既作為大型演出時的顯示屏幕,又作為平時群眾觀看節目的平台。
9、體育設施
廣場設置體育設施及健身路徑,並在周邊區域設置其他體育項目活動場所。
10、書畫長廊
廣場將設置千米書畫長廊。
11、配套設施
廣場配套停車場、綠化帶及公共衛生間等。
揭陽市文化中心位於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榕京路東側,規劃佔地面積近500畝,是我市市政建設和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工程。
文化中心主要由文化廣場、廣電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群眾藝術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揭陽劇院等項目組成,形成以文化廣場為中心的圍合式布局。
文化廣場佔地218.8畝,計劃建設牌坊大門、環廣場小河、廣場碑記、集會廣場、道德主題雕塑、露天大舞台、文化長廊、綜合服務樓、工藝及美食主題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配套其他公共文化設施等,工程估算投資1.3億元。
市廣電中心,即 揭陽廣播電視台總部,佔地面積92.8畝,建築總面積34488平方米,主樓高8層,附樓高4層或5層,工程造價約1.3832億元。
市圖書館佔地面積35.5畝,建築總面積11602平方米,樓高5層,工程造價約2992萬元。
市博物館佔地面積31.13畝,建築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樓高6層,工程估算投資約4349萬元。
市群眾藝術館佔地面積14.8畝,建築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樓高3層,工程估算投資約1000萬元。
揭陽劇院(潮劇研究院)佔地面積27.8畝,建築總面積10500平方米,工程估算投資約6000萬元。
揭陽嶺東美術館佔地面積47.8畝,建築總面積約18000平方米,樓高4層,工程估算投資約5000萬元。
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佔地面積27.4畝,建築總面積約5200平方米,樓高4層,工程估算投資約1200萬元,首期投資670萬元。
文化中心是市區主要文化設施集中點,融文化、教育、休閑、娛樂、旅遊等功能於一體,將成為市區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好去處,也將成為外地人游揭陽的一處亮麗景點。
文化中心建築為古典式風格,繼承和弘揚潮汕優秀建築文化傳統,充分體現嶺南水城特色風貌。廣場及周圍建築物外觀均採用飛檐翹角、斗拱,以琉璃瓦點綴,紅磚綠瓦,莊重美觀,恢宏大氣。文化中心內有多處園林景點,均突出江南水鄉特色,小河環繞中心廣場,在廣場與其他建築物之間形成環形水道,突出中心廣場的整體性,廣場與其他建築物之間以小橋流水聯繫。小河沿岸設石欄,河水清澈,可見河底碎石及河中游魚,兩岸垂柳依依,樹蔭處設休閑坐椅,可供遊人小憩。整個廣場以道德文化為主題,把道德理念融於景觀、景點之中。總體結構為“1+3+6+9”模式,即“一軸” 、“三圓”、“六景”和“九建”。
“一軸”就是一條中心軸線,從文化中心入口牌樓開始,通過流水景觀小河和三座石拱橋引導進入前廣場,前廣場設置有巨型黃蠟石﹑石雕碑記和旗台,可滿足大型演藝活動的需求。再向北經過一座石拱橋,則是空間軸線的制高點—廣電中心。
“三圓”中“第一圓”是中心位置為圓形的萬人集會廣場,可以容納大型城市集會,用地為矩形而廣場為圓形,意喻天圓地方;“第二圓”是文化廣場邊界的圓形景觀小河,河中荷葉田田,荷風撲面,清香送遠,也是賞荷的佳處;“第三圓”是文化廣場的環行道路,形成富有特色的環形景觀綠化帶。
“六景”是文化廣場內六個景點,第一個景點是二十四孝雕塑;第二個景點是露天大舞台,作為大型演出、群眾文化休閑活動、群眾性健身活動場所;第三個景點是廣場東西兩側文化長廊,用金漆木雕或潮汕漆畫的形式,繪製揭陽重大歷史文化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第四個景點是八大文化石柱,每根柱表達一卦;第五個景點是書卷石雕(長幅),圍繞忠孝的內容,刻寫《論語》、《易經》、《道德經》三大經典的名句,位於沿群眾集會廣場圓弧邊,按斜卧竹簡造型設計;第六個景點是八卦音樂噴泉(旱噴),綜合採用先進變頻數碼噴泉和LED色彩效果燈的新技術與產品,增加地面太極、八卦圖案的動感和色彩景觀。
“九建”就是九大文化設施,包括文化廣場、廣電中心、嶺東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揭陽劇院、青少年宮、文化中心綜合樓九個項目,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築單體採用圍合式向心布局,均勻地布置在廣場周邊,達到總體平衡的效果。如此門類齊全的文化建築彙集一體,構成大開大闔、交相輝映城市公共空間,在中國城市史上並不多見,是揭陽文化建築史上的一大手筆。
文化中心已完成建設用地征地、賠青、通路、通水、通電、平整等前期工作。其中,廣電中心、圖書館等2個項目已經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正在進行外部裝飾和內部裝修工程,可望於明天投入使用;文化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也正在抓緊進行工程設計施工、建設工程地質勘察等工作,即將進場建設。
揭陽市圖書館
揭陽市廣電中心
市廣電中心共建設5幢古典式建築,其中主樓高8層,附樓分別為4層或5層。
主樓為行政及新聞中心;右側2幢附樓分別為電視節目中心及演播中心,演播中心將設置1000平方米的大型演播廳1個、300平方米演播廳2個;左側附樓分別為廣播節目中心和網路中心。
廣電中心於去年5月份正式動工興建,於今年5月份順利封頂,目前正在加緊進行外部裝修和內部裝修,力爭於明年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