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管理

精確管理

精確管理由欒潤峰提出,是指通過信息化手段,對企業經營過程進行數字化管理。

圖書簡介


精確管理的概念是欒潤峰(精確管理思想的創始人)1996年首次在國內提出。精確管理就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對企業經營過程進行數字化管理,從而實現企業效率倍增,真正使企業管理做到“控制每一分錢,掌握每一分鐘”。企業管理中存在概念與產出銜接不上的情況,精確管理的精髓就在於讓企業管理成為可操作的、具體的、信息化的、可傳播的,讓員工易於掌握,使先進的管理理念能真正付諸實施。

組成


(圖)精確管理
(圖)精確管理
精確管理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一、精確管理思想。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量化,對工作流程及企業資源方便靈活地配置。
二、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以人為中心,以‘和諧’為核心”的思想。
三、計算機技術。程序化、量化的特徵。
四、網際網路技術。全球共享與跨越時空特徵。
精確管理是這四部分的組合,有機地將這四部分的特點加以融合,使企業管理的流程具體化、管理參數量化和管理過程透明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參與者在精確的、程序的、量化的基礎上做到人性化,從而使企業的生產經營突破時空限制,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透明的、量化的高效運作。全體員工精確地獲得相關指令,而又不失去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
精確管理理念的導入和工具的使用都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尤其在高技術、成長型企業中,從一開始就樹立精確管理的應用環境尤為重要。部分企業並不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往往在推行一項管理制度之前,並不清楚制度的施力點在哪裡。實施之後,也不清楚企業改進了多少。精確管理與傳統管理的最大區別是精確管理知道問題在什麼地方,然後一步一步地改善。因此,企業要學會用精確管理手段量化員工的行為、客戶的行為,使企業更準確和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要強調的一點是,精確管理重視對人行為的管理,因為只有做到人力資源的可控,才可以做到企業流程的可控。要把人的行為精確管理起來,培養員工忠誠度和客戶忠誠度。

解決的問題


(圖)精確管理思想
(圖)精確管理思想
精確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手段,將解決企業管理中普遍存在的7大問題:
第一,管理信息量化不充分的問題。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量化不夠、模糊含量偏多的問題。企業要與時俱進地調整觀念、習慣、文化,儘可能以準確的、精確的、量化的方式傳遞信息,消除信息的不準確性。
第二,企業管理中的計劃問題。在企業的管理中,還存在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那就是計劃不夠,或者即使有計劃也不是有根有據的。計劃不是隨意想象而來的,它應該是根據對歷史數據、行為的歸納、分析、總結做出來的。但我們又沒有詳細記錄歷史數據的習慣,因此可以說我們的有些計劃是立即得來的,憑藉腦子中僅有的一點信息,就作出自己或單位明 天、下一個月,甚至下一年的計劃。
第三,企業發展中的積累問題。其一是某些企業還沒有積累無形資產的習慣,二是沒有形成藉助先進的手段積累無形資產的習慣。一個企業想做成百年企業,必須讓所有員工重視文化,並且積累、利用知識,還必須易於安全控制、共享與傳遞,能使企業積累了多年的知識變成可以複製的、可重複、方便易用的知識。
第四,對“有限”與“無限”的把握問題。無論對一個人還是一個組織而言,其所擁有的資源都是一個有定量上限的資源。衡量一個人、一個組織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指其在這個有限資源下對社會創造的價值。
第五,正確認識創新的問題。有觀點認為創新是在空白處產生的新思想,是砸碎一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這是對創新的誤解。創新應該是對現有有限資源的改進,是5%的進步,積小變以求大變。以最小的資源換來最大的效益,這是企業應該追求的。
第六,過程與結果的問題。穩健、高效的過程才是企業家的追求,有了穩健的過程,就必然有我們想要的結果。
第七,管理中實現閉環控制的問題。企業的運營系統遠比一個人的系統複雜,並且企業這個系統還因不同的企業性質而千差萬別,因此精確地描述這個系統,並且能精確地找到這個系統最有效的閉環控制環節尤為重要。

案例點評


美國的一所大學進行過這樣一次比賽,參賽者是從學生中選出的20個A地區學生與20個B地區學生,每10人一組,共分4組。他們彼此隔開,在不同地方做同樣的遊戲。遊戲是過一個100米的沼澤地,沼澤地中只有10條可以通向彼岸的路。行進過程中,一旦掉進沼澤,就要停止5分鐘,並從原地重新開始。比賽分兩種形式,其一是10人同時過沼澤地,其二是10人一個個串列過沼澤地。10人集中在一個看不到比賽場地的房間內,一個到達后,另一個人才能開始比賽,比賽結束了的人不能回到小組的集中地,無法交流自己的經驗。比賽的結果是:10人同時過沼澤地的,A地區的小組平均耗時1小時10分鐘,B地區的小組平均耗時1小時45分鐘;10人串列過沼澤地的,A地區的小組平均耗時1小時20分鐘,B地區的小組平均耗時58分鐘。結果很有意思。了解四組比賽情況后,我們能發現一些問題。同時過沼澤地的兩個小組,A地區小組每個人都較靈活,平均時間短。但在10人一個個串列過沼澤地的兩組中,B地區組第一個過沼澤地的人,將自己過沼澤地的路線都做了標記,他雖然花了兩個多小時,但為其他人創造了好的條件,他們沿著第一個人做的標記通過起來就快多了。
這個遊戲說明了團隊合作的必要,但同時也說明了精確思維應用的價值: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每天處理的事情都非常多,也非常複雜,我們的大腦再聰明也無法記住所有的事情。這要求我們對傳統不記錄當期工作的習慣進行調整,精確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並進行必要的總結與提煉,為日後加以利用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