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銀行風險管理的結果 展開

銀行風險管理

名詞解釋

銀行風險管理,是指各類經濟主體通過對各種銀行風險的認識、衡量和分析,以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安全保障、獲取最大收益的一種金融管理辦法。

意義


銀行早期的“真實票據論”就是為迴避風險而提出的,它反映了銀行迴避風險的穩健經營方針。作為特殊的企業,銀行具有特殊的風險,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同時,銀行也具有一般企業最顯著的特徵,即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如果銀行不顧一切追求盈利的極大化,往往帶來本金的損失而得不償失,甚至導致銀行的破產和倒閉。因此,只有在強調風險管理前提下的資產運用,才能確保銀行獲取真正的收益。銀行強凋風險管理,不僅可以在公眾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而且還可以提高自身的信譽。信譽是銀行立足於世的支柱,而信譽的提高和鞏固主要來自於銀行科學的風險管理。無論是在短期內依靠冒險投機而獲取暴利的銀行,還是那些承擔過度風險而喪失承兌能力或無法收回債權的銀行,其最終必將因失去客戶而喪失信譽。唯有強調風險管理的銀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去追求盈利極大化,才能在公眾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可靠的信譽。銀行的風險管理,對維持公眾的信心和穩定經濟金融秩序也有著重大的意義。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根據貨幣學派的觀點,貨幣供應量是決定整個宏觀經濟活動的重要變數。而凱恩斯的分析方法認為宏觀經濟傳導機制的重要中間變數則是利率或銀行信貸供應量。在當今的經濟生活中,銀行是貨幣的創造者,而且還是貨幣供應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為確保貨幣供應的相對穩定性,銀行必須加強風險管理,通過限制其風險暴露,避免金融體系內產生銀行倒閉的“多米諾效應”,進而誘發整個社會經濟的大震蕩。西方國家幾次較大的經濟危機大多是從金融恐慌開始的。因此,銀行實行風險管理,可以防範控制風險,維護公眾的信心,進而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的穩定。

目標


從微觀角度來看,銀行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通過處置和控制風險,防止和減少損失,最終保障銀行正常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具體地講,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風險損失產生以前,為了保障其自身經營的安全,銀行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以最低的損失控制費用來獲取控制風險的最佳效果,總之,銀行通過最合理、最經濟的處置風險方式,防患於未然;二是在風險損失產生之後,為了儘快地彌補損失,銀行通過採取各種“亡羊補牢”的措施,使銀行不致因各種風險的產生而危及其生存,最終確保盈利目標的順利實現。從宏觀角度來看,銀行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通過單個銀行的穩健經營,確保整個銀行體系的正常運轉,避免銀行倒閉的“多米諾效應”的產生,最終維持金融秩序的穩定,以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實施


銀行風險管理的目標能否實現,不僅取決於銀行風險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管理技能,而且還取決於銀行的組織設置和管理方式等。銀行風險管理的實施必須注重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一是在經營上,必須採取穩健的原則,銀行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從經營決策到具體業務的操作,都必須考慮各種風險因素,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來尋求盈利的極大化。
二是在業務上,採取一系列風險分散或風險轉嫁的自我保護措施,通過將風險管理數量化、具體化和制度化,確保風險在自身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三是在組織安排和部門設置上,要求銀行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並且強調與其他部門密切配合,定期對各業務部門制訂的具體風險管理對策和目標進行檢查和監督;並且將市場銷售部和操作系統部分開設置,健全內部的制約機制。總之,銀行在組織安排和部門設置上均必須體現防範風險的思想。
四是在財務上,採取穩健的會計原則,銀行應在執行權責發生制的同時,按照穩健的會計原則,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對呆賬準備、應收未收款、盈餘分配等方面作出適當的處理,以確保銀行的資產質量,增強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