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

二土

佛教語。一般指無生死濁惡的凈土和有生死濁惡的穢土。

宋 延壽 《宗鏡錄》卷八九:“浄穢二土,四句分別。一質不成浄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有質不成搜原即冥。”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八:“初無往來相,二土同一在。”

術語簡介


【二土】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眾寶間錯。種種莊嚴。皆悉殊勝。即華藏世界。西方安養等世界也。以其無有四趣五濁等穢惡。是名凈土。(四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二穢土謂其地坑坎堆阜。穢惡充滿。即娑婆世界也。以其有四趣五濁等穢惡。是名穢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謂其士之人。堪能忍受眾苦也。)
【二土】 [出宗鏡錄] 一性土謂法性之理。非穢非凈。非廣非狹。猶如虛空。遍一切處。是名性土。二相土謂隨諸眾生心量所現。或凈或穢。或廣或狹。是以菩薩所見。無諸坑坎。眾寶莊嚴。眾生所見。荊棘瓦礫。穢惡充滿。是名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