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傷寒溯源集

《傷寒溯源集》,《傷寒論》注本。原名《重編張仲景傷寒論證治發明溯源集》。10卷,22篇。清代錢潢(天來)撰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錢氏認為世傳《傷寒論》刊本、注本的條文前後舛錯,六經混亂,遂重予編訂。書中將仲景原文“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作為“陰陽發病六經統論”(全書的第一條原文)列於六經病之前。其於六經病,則各列綱領,並將各篇原文詳予註釋。釋文選取成無己以來歷代注家之精微,而有所補闡、辨正。每方均有方論、析義、辨誤、論治,頗多獨到的見解。書末“附錄”,列述“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辨論”、“動氣臆說”等六篇短文。作者此編力求“直溯源流,深究根柢,推求《靈(樞)》、《素(問)》,辨論陰陽,援古證今,分經辨證,”(見“自序”)。體現了錢氏認真的治學態度。

中醫著作


傷寒溯源集

著作簡介


傷寒溯源集
傷寒溯源集
《傷寒溯源集》,傷寒著作。原名《重編張仲景傷寒論證治發明溯源集》。十卷,二十二篇。清·錢潢撰於1707年。錢氏認為世傳的《傷寒論》刊本、注本的條文,前後舛錯,六經混亂。遂重予編訂,詳加詮釋,各經皆列綱領,每方均有方論。其析義、辨誤、論治,頗多獨到的見解。由於作者以勤奮認真的治學態度,“直溯源流,深窮根柢,推求《靈》、《素》,辨論陰陽,援古證今,分經辨證”(見自序),對《傷寒論》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貢獻。故在注本中有一定的影響。現存乾隆間刻本、抄本、日刻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