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稻

太空試驗植物

太空稻,太空試驗苗。太空稻指航天育種水稻,水稻基因經過深空環境發生改變后,可以通過對其定向跟蹤,從而發現可利用的優良基因。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一批約重40克的“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星際穿越”23天後,隨同返回器順利著陸,播種在華南農業大學的實驗室和試驗田中。

科學試驗


,嫦娥五號搭載的水稻種子目前生長良好,已經長成稻苗。3月29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的科研人員以及學生將這一批“太空稻”由溫室大棚中轉移出來,將移栽至室外試驗田。7月9日,經過育種、移栽、播種等過程的太空稻種在華南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基地迎來收割。
空稻共計空稻搭乘嫦娥五號登,歷約、“環旅”,返華南農業植航育程技術研究植。唯植航育級台。
搭乘嫦娥五號批稻屬“航二”,均航育,“華航號”“航恢”。“,搭載獨二繞深空誘研究,稻深空搭載首突破。”陳志強認為,“種子在搭乘過程中會經歷微重力太陽黑子爆發等特殊環境,這會對稻種基因變異造成影響,極其難得。”
在業界專家看來,這批經過深空搭載的天稻極具科研價值。該中心將藉由水稻種子深入了解模式生物響應深空環境的分子及遺傳機制,為探索生命起源、物種進化和宇航生物安全提供理論支撐。此外,將獲取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優良新基因,並形成完善的關鍵基因利用技術體系,服務於水稻品種選育。除研發以外,此次搭載預期成果還有為我國“種子安全”提供自主“種子晶元” 。
2021年12月,河源首次種植的20畝航天水稻品種,“航聚香絲苗”收割完畢,共產出稻穀近8000公斤。據現場收割人員測量,“太空稻”稻穗長約25厘米,每粒稻穀長約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