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在我家

奧運在我家

《奧運在我家》是唯一一部由北京奧組委官方授權的影視作品。是一部以2008北京奧運為背景的電視情景喜劇,進入“准直播”階段,即前一天錄製第二天播出。

該劇的主要內容也將圍繞最新的奧運資訊和趣聞展開,力求在滿足觀眾對最新奧運信息需求的同時,也充分發揮情景喜劇的娛樂作用。

劇情簡介


奧運在我家截圖
奧運在我家截圖
故事發生在北京的一個時尚小區,每個人都對2008年有著美好 的期盼。有的希望獲取事業的成功,有的希望贏得愛情和婚姻,有的希望生下奧運寶寶,有的迎來了金婚大典。
通過北京某居民小區內的四戶不同的人家中的一個個喜劇故事,來展現北京市民以及在北京工作的外來人員對奧運的熱愛、關注和參與。其中主要故事將反映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詼諧幽默的方法投身到迎接奧運的各項活動中去,將奧運的精神和奧運的知識傳達給廣大觀眾,同時展現老百姓積極、健康、向上的迎奧風采。如,通過關於一張奧運入場券的故事,引導北京市民奧運期間幫助疏導交通,留在家裡看奧運,從而減輕奧運期間北京市交通負擔。通過小區建大屏幕,及時把政府的信息傳達給電視機前的觀眾等。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英壯張小北
張海燕吳歡歡
李愷悅張樂
聶寧劉佳
沈騰趙京
魏翔杭加虎
虞夢蘇夕嫦
陳曼嬡杭妮妮
劉儀偉遲康
林依輪潘思遠
瞿穎潘茵
許榕真尤露
李穎鄭菲菲
金昭李中梅
戴宗顯劉國棟
劉德華劉德華
成龍成龍
張藝謀張藝謀
陳鍵鋒陳曉鋒
劉翔劉翔
毛征窈客串
張殿菲馬明朗

職員表

導演趙小牛
副導演(助理)王寧、陳艷萍
編劇束煥、查慕春、蔡春豬、徐德亮
藝術指導劉儀偉

角色介紹


張小北人到中年,身無所長,唯一的技能便是會開汽車,年輕時因為司機少,所以還很吃香。後來司機越來越多,活兒卻越來越少。便只好通過機場的朋友,接一些零活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奧組委的某官員,兩人相談甚歡,正好奧組委在招聘司機,於是,小北便當上了奧組委的司機。
小北的太太吳歡歡是某大商場的營業員,聽說丈夫當上了奧組委的司機,覺得自己彷彿也跟奧運會沾上了親。於是,逢人便大談奧運。還時不常向丈夫打聽一些奧組委的內部消息,但由於其對體育一竅不通,因此常常張冠李戴,鬧出不少笑話。商場代理出售奧運會吉祥物,吳歡歡因為其名字正好和吉祥物“歡歡”同名,加上老公又與奧組委有點關係,於是,便被領導指定為奧運吉祥物專櫃的營業員。
小北和歡歡的兒子張樂,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也是學校奧運宣傳活動的積極分子。由於學校里經常舉行奧運知識的競賽活動,所以她對奧運的了解反而多過在奧組委工作的父親。因此,她經常會指出父母的錯誤。鬧得爹媽十分尷尬。
小北的母親雖年近七十,但依然不服老,經常參加小區的各種健身活動。對於迎奧運的積極性,一點兒不比孩子們差。這麼一家四口,居然因為奧運會找到了彼此的共同語言。他們對奧運的熱情,也折射出了北京市民對奧運的期盼。
劉佳迎年輕時是藝術體操運動員,退役后當上了某健身俱樂部的教練。32歲才結的婚,丈夫趙京是某體育報的記者。兩人原本以為他們這家應該是關於奧運活動的最權威的人家,沒想到,鄰居張小北因為在奧組委開車,居然搶了他們的風頭。於是,兩人心裡很不是滋味。時常會拿出一些專業的奧運名詞來考張小北。兩家間為爭奧運權威的頭銜,做出了很多讓人忍俊不禁的事情。劉佳迎的父親是個大學英語教授,原本對迎奧之事並不十分關心,但因為兩家人形成了競爭的態勢,於是,他也不得不參與其中,積極查找各種奧運資料,幫助獻計獻策,最後居然成了家中最積極關心奧運會的一員。不但如此,他還在小區里開辦了奧運英語培訓班。以提高大家的英語能力。
浙江裁縫杭加虎和太太蘇夕嫦在小區地下室開了一個便民裁縫店。本來他們對迎奧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總以為這是北京人的事情。對於體育活動,他們只愛看足球。每當有球賽時,總是激動萬分。認為體育嘛,除了足球就沒什麼好看的了。但後來隨著奧運的臨近,越來越多的老鄉打電話來向他們打探奧運的情況,使他們覺得奧運不但是北京的奧運,也是全國人民的奧運。於是,他們開始積極投身其中。不但捐錢捐物,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他對體育有了新的認識。還利用自己的裁縫手藝,為小區的迎奧活動,免費製作橫幅、奧運會旗等等。他們的孩子妮妮也和北京的小朋友們一起參加了迎奧的種種活動。同時他的小裁縫鋪也成了家鄉人民了解奧運會的前哨站。小區中的2008單元是一個出租房,川流不息地住進各種男女白領,外地打工者等等。他們不時帶來各種新鮮事兒,同時也參與到小區的迎奧活動中。
迎奧期間,小區活動室自然成了人們舉辦各種迎奧活動的場所,小區的人們也紛紛來到此地,交流各種迎奧信息,策劃各種迎奧活動。它是本劇故事展開的主要場所。

製作發行


聯合製作機構北京印象·奧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報備機構北京英氏影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8月許可證號:甲第144號

幕後製作


制播方式

《奧運在我家》採用邊拍邊播、情景劇和准直播相結合的創作方式。該劇從2月28日起在東方衛視和全國40餘家地方電視台以邊拍邊播的方式每日播出。在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後播出的部分將全部採用准直播方式進行,整個內容將從劇情中跳脫出來,以類似綜藝直播室的形式進行。製作方將把當天的奧運新聞人物請到攝影棚,同劇中的主要人物進行互動,既有綜藝性又有新聞性。

媒體報道

情景喜劇普及奧運知識
奧運在我家
奧運在我家
2008年8月9日是第29屆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的日子,英達與英壯、英寧三兄弟聯手的長篇情景喜劇《奧運在我家》選擇在這一天開機,正恰合了英達用情景喜劇普及奧運知識的用意。當三兄弟亮相在《奧運在我家》開機發布會上時,英達說:“這部情景喜劇在中國就非我們三兄弟來拍不可。”原因是這三兄弟都酷愛體育。
《奧運在我家》描寫4個家庭
“《奧運在我家》承襲了英氏情景喜劇的一些傳統,仍以市井百姓的生活為背景。但它也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它不同於《我愛我家》等,《奧運在我家》不是描寫一家人,而是描寫了4個家庭。”英達介紹說:“《奧運在我家》講述的四類家庭基本包括了現在北京居民大致構成———普通北京市民、知識分子、外來打工者、單身貴族。”
主人公是“北京歡迎你”
《奧運在我家》在投資和長度上也打破以往英氏情景喜劇紀錄,投資5000萬元,預計拍攝500集。 4個家庭的主人公都與奧運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好面子、愛白話、總以權威人士自居的奧組委司機張小北;張的胖太、好管閑事的前鉛球運動員、奧運會時在奧運產品專櫃賣福娃的吳歡歡;退休英語教授的女兒、麻辣健身教練劉佳迎;女婿體育記者趙京;外地小裁縫的機靈女兒杭妮妮……最有趣的是,英達將“北京歡迎你”五個字都暗藏在主人公的名字里。

劇集評價


《奧運在我家》以小見大,通過一個小區內的普普通通的幾戶人家在迎奧過程中的所思所想,使我們看到了北京市民乃至全國人民在迎接奧運期間的精神風貌。如在表現海外人士積極參與奧運的劇集中,我們將請來成龍等來做客串嘉賓。我們還將通過關於一張奧運入場券的故事,引導北京市民奧運期間幫助疏導交通,留在家裡看奧運,從而減輕奧運期間北京市交通負擔。我們還將通過小區建大屏幕的劇集,及時把政府的信息傳達給電視機前的觀眾。總之,《奧運在我家》將積極與奧組委和北京市有關部門溝通,自覺地,嚴格地和政府的宣傳口徑保持高度的一致。成為政府滿意、群眾歡迎、收視率高的情景喜劇作品。
電視輕喜劇《奧運在我家》反映在08奧運背景下,以北京為主的當代中國都市人受奧運精神的感召,積極樂觀,進取向上,創造美好生活,創建和諧社會的精神風貌,真實展現他們不畏各種困難和挫折,樂觀豁達,滿懷熱情,追求理想的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