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昌寺

原名靈岩寺,當地土話變聲叫“福昌寺”

徠法昌寺原名靈岩寺,始建於南北朝大同年間(公元535-546年),距今1470多年,白牆灰瓦,飛檐斗拱,煞是壯觀,坐落在松陽縣樟溪鄉肖周村後山。當地土話變聲叫“福昌寺”,鼎盛時有僧人數百,香火極盛。寺內開闊,五十四根殿柱挺立,廟宇巍峨,金碧輝煌,自上而下懸掛著“大雄寶殿”、“佛光普照”等巨匾,佛像造型逼真,神采動人。寺后峰巒疊翠,薄霧飄逸,是一座形如獅子的獅子崗。四周分別建有觀音殿、大帝殿、關王殿、寺院面積2000多平方米,一年四季溪水長流,果園飄香,可勝覽松古平原田園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曾有唐代詩人戴叔倫即興賦詩云“五峰山儲秀,年多樹亦靈。幽討真殊絕,定光照四鄰。

景觀


法昌寺後山形如獅,名“獅子岡”,獅脊尾處山勢極險如刀刃,土話叫“薄刀口”,寺建獅口下。寺的左山坑源叫“寺坑”;右山坑源內古時也有寺,故叫“內寺坑”。內寺坑的左山“獅子岡”有險峰“薄刀口”;右山“松樹岡”有險峰“生兒狹”。因二峰極陡峭峻險,絕壁百丈,當地人稱“內寺坑”土名為“腦死坑。內寺坑有一巨石似屋,可容十餘人,絕壁有古人摩崖石刻。
福昌寺左右崖壁峻峭多巨石,七十年代修築“松蔭溪”長堤,成了采岩石場,獅子岡、獅子頭的山形地勢盡毀。今古市到法昌寺的公路大道,就是當年運石開闢。
福徠昌寺山門下,隔山坑有巨石,人稱“壇頭娘”,其下方古時建有僧人放舍利子的“塔”,故這塊山地叫“山塔兒”,其山即“松樹岡”。獅子岡、松樹岡二山交會頂峰多黃土丘田,有村以田土為名“黃田村”,以前沿寺邊山石階而上,如今過徐山村已通車。當地天氣,若黃田開始下雨,法昌寺周圍村莊必下雨。諺語云:“黃田起雨,洶死男女”!

歷史


古籍記載

《松陽縣誌》記載:法昌寺,在縣西三十里,梁時建,舊名靈岩,隋大業間廢。后復建,改名法昌寺。元至元間又廢,明洪武六年有化成寺僧諾然重修。

歷史風俗

古時逢初一、十五到法昌寺進香的人極多,僅有過周弄口、后肖村二路可通寺。“後蕭”因村後有形如長“蕭(簫)”水坑,故名“后肖”;古時進香必經村的牆弄口,故名“經弄口”即“周弄口”。路到下徐山“荒田村”下首的土地廟(立交橋下)合併為一路,是用河石砌的平整大道稱“去寺路”,土話變聲“十字路”,直通法昌寺山門。過山門長廊至正門入大殿。山門內長廊後面,七十年代前有數百年古巨松、楓樹十餘棵。

寺廟重生

法昌寺千百年來,屢建屢毀。“文革”前,沿“去寺路”大道進山門長廊,轉至正門入大殿,殿側有二室一廳僧房。僧房下門通竹園,內有香泡樹和桃樹數棵,果味甚佳,上門與廚房相通,廚房門外是現在的停車場,原為古已焚毀的荒殿大壇。原寺有僧二人,年長者姓葉赤岸村人法名“明照”,八十年代初圓寂;小和尚法名“祥雲”也早已去逝。“文革”期間,二僧落戶“徐山大隊”勞動,寺院也劃歸徐山大隊用作養豬的“畜牧場”, 山門長廊、大殿、古樹木全毀,僅留正門框架,大殿部份斷垣殘壁,二間僧房及廚房。千年古寺,毀於一旦,嗚呼悲哉

詩詞遺存

《游法昌寺》宋 吳歸甫(淳祐間縣主簿)
春風融融二三月,舍南舍北花爭發。北山歌舞卻南山,隔溪遙見花如雪。
尋花渡溪不知遠,藍輿忽到溪南岸。復有幽人載酒來,洗盞花前自相勸。
壁間讀我舊題詩,可憐歲月去如飛。人生行樂須及時,莫待花殘春又歸。

現狀


改革開放后,法昌寺周邊山地所有的肖周村、大徐村、徐山村,遂商議重建法昌寺。如今的法昌寺,是麗水市松陽縣政府的合法宗教場所,大殿雄偉,金碧輝煌,廟宇林立,香客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