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旨
教旨
1. 上對下的告諭。北宋·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誌銘》:“(龐公)尋授開封府判官,尚美人方有寵,遣宦者稱教旨,免工人市繇。公上言:‘祖宗以來,未有美人敢稱教旨干撓府政者。’”
2. 教皇的旨意。魯迅《墳·文化偏至論》:“林林之民,咸致同情於不平者,凡有能阻泥教旨,抗拒法皇,無問是非,輒與贊和。”
1. 上對下的告諭。北宋·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誌銘》:“(龐公)尋授開封府判官,尚美人方有寵,遣宦者稱 教旨,免工人市繇。公上言:‘祖宗以來,未有美人敢稱 教旨干撓府政者。’”
2. 教皇的旨意。魯迅《墳·文化偏至論》:“林林之民,咸致同情於不平者,凡有能阻泥 教旨,抗拒法皇,無問是非,輒與贊和。”
朝鮮王朝教旨
而15—19世紀的朝鮮是中國的屬國,朝鮮王朝又崇尚中國文化,恪守藩屬之道,奉行事大主義,因此朝鮮國王對臣下的辭令文書也沿用中國慣例,稱作“教旨”,簡稱“教”。這種文書在洪熙元年(1425年,即朝鮮世宗七年)以前被稱為“王旨”(朝鮮語: 왕지)。1895年《洪範十四條》頒定后改稱“詔敕”。
一般來說,朝鮮的教旨格式非常簡單。大多開門見山,只有一兩句話,然後署上中國明朝(後為清朝)皇帝的年號,蓋上朝鮮國王之印即成。但是在少數重大場合,教旨則是長篇大論,起頭為“王若曰”,中間為提學或承旨用漢語文言文所制的大篇辭藻,這種教旨又被稱為“教文”或“綸音”。另外,王大妃(朝鮮語: 왕대비)或大王大妃(朝鮮語: 대왕대비)垂簾聽政時的旨意也叫做“教旨”,由於她們的教旨是用朝鮮文字(諺文)寫的,所以又稱“諺教”。
大韓帝國(朝鮮語: 대한제국)建立后,為了與帝制相適應,教旨改稱『 勅令』(朝鮮語: 칙령)、『 勅旨』(朝鮮語: 칙지)。
1866年冊封閔妃(明成皇后)的教旨
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