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城南的結果 展開

城南

宋代曾鞏所作七言絕句

《城南》是北宋年間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是曾鞏。詩人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這樣的一個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

作品原文


城南
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①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②橫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③亂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白話譯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城南》二首描寫了暮春時節大雨過後的山野景象,筆調流暢優美,讀來琅琅上口,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惟有青青草色齊”這一句,沁著水珠的草地鮮亮碧綠,表明雨後的大自然依然充滿生機,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格調超逸,清新雋永。

作者簡介


曾鞏(1019—1083)字子固,漢族,撫州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兒童時代的曾鞏,就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嘉佑二年(1057年),39歲的他才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太平州司法參軍,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69年)先後在齊、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頗有政聲。元豐三年(1080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於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於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曾鞏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現並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貢獻在於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

相關題目


(1)詩的一、二兩句分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
答:寫出了雨的雨量大,雨勢猛(或雨勢急)
(2)詩的三、四兩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都寫小草,且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就此比較賞析。
答:本詩三、四兩句運用對比的手法,以桃花、李花易凋謝,突出小草的頑強,表達了作者對小草的讚美之情,白居易的詩以“野火”襯托小草的頑強,表達了對小草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