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俠夫

許俠夫

許俠夫(1901-1927),原名許聲鵬,字秀南,海南省文昌人。原名聲鵬,字秀南。1921年到馬來亞做工。1925年回國后,考入暨南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回海南,任中共瓊崖地委組織部和宣傳部長。“四。一二”政變后,建立革命武裝,任文昌縣委書記、瓊崖工農革命軍第五路軍黨代表。1927年12月在戰鬥中犧牲。

生平事迹


1901年出生於海南文昌縣(今文昌市)東閣鎮玉山村。從小就很聰明,8歲被送進私塾讀書,學習成績很好,因而2次跳級,13歲在東閣墟小學畢業。勤敏好學,敢作敢為,常因指出老師長輩之錯而受到責備。
1921年,他被長兄許聲鴻帶到馬來亞謀生。白天為資本家做工,夜間到夜校讀書,1923年離開馬來亞回國。在朋友的幫助下,進入暨南大學讀書。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閱讀各種進步書刊,如《共產黨宣言》、《列寧傳》、《新青年》等,開始接觸馬列主義。1924年,隨暨南大學遷到上海,繼續在暨南大學社會科學系就讀。在學校里,許俠夫參加了由瓊崖留滬進步青年組織的“瓊崖留滬新青年社”,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出版《瓊崖新青年》(半月刊)雜誌,宣傳革命思想。
1925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30日,參加上海學生在英租界內進行的反帝鬥爭,也就是震驚全國的“五卅運動”。1926年,受黨組織的派遣,回瓊崖參加黨的領導工作。同年6月,在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隨後以廣東省立第六師範學校(今瓊台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員身份,在師生中積極宣傳馬列主義和革命思想,積極開展學生運動:一是辦好黨的刊物,在《路燈》、《掃把》、《現代青年》等刊物上,撰寫了很多文章,向廣大群眾和青年學生灌輸馬克思主義思想,召號青年學生參加革命鬥爭。二是在學校中秘密發展黨團組織,把進步教師和學生吸收到共產黨、共青團組織中來,壯大骨幹力量。三是在學校開展擇師運動。當時校內思想頑固的教師陸達節將許俠夫視為眼中釘,對他領導的革命活動,暗中進行破壞。許俠夫早已看透了對方的陰謀,便組織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共廣東六師支部,動員了廣大教師學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擇師運動,把頑固不化的教師趕出校園。四是深入城鎮、農村,向工人農民宣傳革命道理,組織工會和農民協會,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革命鬥爭。
1927年4月2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同日,瓊崖以黃鎮球、葉肇為首的“瓊崖清黨委員會”,在海口、府城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進行瘋狂的血腥屠殺。在群眾掩護下,許俠夫同羅文淹一起潛迴文昌農村,以特派員的身份領導文昌的工作。在家鄉文昌,他首先在東閣、文教一帶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健全黨的領導。東閣、文教、寶芳、頭苑、昌灑、水北、抱羅、抱錦、公坡等鄉的黨組織很快得到恢復與發展。
1927年6月,許俠夫當選為瓊崖特委委員。同月根據瓊崖特委的指示,在溪西村(現文教鎮)召開文昌縣第一次黨代會,成立了中共文昌縣委,許俠夫擔任縣委書記。緊接著在全縣範圍內,逐漸恢復和建立起農民協會、婦女協會、青年團和勞動童子團等群眾團體。根據瓊崖特委的指示,縣委決定建立革命武裝組織,以反對反革命武裝,在農民自衛軍的基礎上,成立了有100多人的文昌討逆革命軍(7月改為瓊崖討逆革命軍第五路軍)。由譚明新任指揮,許俠夫為黨代表。

後記


1927年8月24日,在譚明新、許俠夫的指揮下,討逆革命軍在文昌湖山溪尾地區與文昌縣縣長邢森洲領導的反動武裝開展激戰。擊斃敵軍官兵多人,繳獲不少槍支彈藥。這是討逆革命軍的首次大勝仗。9月他再次率領討逆革命軍圍攻文教墟反動民團,打死打傷民團多名,緊接著又組織攻打寶芳、新橋、水北等敵據點。12月4日,和一連連長陳功泰、二連連長郭書椿等帶領工農革命軍兩個連在文昌縣水北鄉赤土村集訓,伺機攻打文昌縣城的敵人。但由於機密泄漏,被國民黨縣長邢森洲察覺,當天,革命軍司令部遭到聯防隊邢谷美部、邢東雄部和縣兵連黃直悟部的突然襲擊。由於戰士們沉著、勇敢應戰,敵人的號兵班和短槍班均被消滅。後來國民黨駐防軍33團黃世英部援兵趕到,敵我力量懸殊,工農革命軍陷入包圍圈。在此緊急關頭,部隊決定突圍,許俠夫在廷仁坑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