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什

基什

基什海灘有一艘神秘的停船,據說在35年前被開到這裡,就永遠停了下來,雖然已經年久失修並遭火災洗禮,但黑色的船身依然挺立孤傲,展現它獨有的美。海灘上站著很多觀日落的伊朗人。這裡的海灘是淺金色的,很平坦,海浪很大。往海里走進去幾十米,海水都只有齊腰深。這為衝浪提供了絕好的條件,浪夠大,水很淺,刺激又安全。很多年輕的小夥子在海灘上招攬生意,教人衝浪。

基什


又譯啟什。古代美索不達米亞重要城邦。位於巴比倫城東約15公里處,其遺址在今伊拉克烏海米爾,1912年法國人H.de熱努亞克首次發掘,1922~1923年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利安博物館和美國芝加哥自然史博物館聯合考古隊再次進行了發掘工作。主要發現有:早王朝中期的戰車殉葬墓 3座,早王朝晚期的古塔2座和王宮1座,一部分楔形文字泥版,其中主要是阿卡德王國時期的經濟文書和巴比倫時期的書信。
早王朝時期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即後來的巴比倫地區形成兩個文化區:以尼普爾城為界,南部為蘇美爾文化區;北部為塞姆語文化區。基什是塞姆語文化區的中心。早王朝後期是基什城邦最強盛時期,其影響不僅表現為對南部蘇美爾城邦政治的干涉,而且將美索不達米亞文化通過商業交往傳播到敘利亞。因此,控制塞姆語文化區的霸主,包括五位蘇美爾城邦的統治者、阿卡德王朝的前三位國王,都曾自稱為“基什王”。公元前24世紀中葉,基什被阿卡德王國薩爾貢一世降服,喪失了霸主地位。后又淪為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朝的附庸。

配圖


相關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