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氣囊腫病

腸氣囊腫病

腸氣囊腫病是一種胃腸道黏膜或漿膜下氣性囊腫,可累及從食管至直腸的全部或部分胃腸道,我國多發生在新疆、青海等地區,屬於消化系統疾病。腸氣囊腫病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楚,病因也不明確,可能繼發於消化道狹窄、消化道炎症、消化道血管病變等疾病,還可能與長期接觸三氯乙烯等原因有關。部分腸氣囊腫病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只能通過胃腸道檢查發現;多數患者表現為伴發疾病的癥狀,如腹瀉、腹脹、便血、腹痛、里急后重(很想排便但排不出)、體重減輕、排氣過多等。治療腸氣囊腫病以治療原發病為主。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手術治療和其他治療。腸氣囊腫病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腸扭轉、腸梗阻、自發性氣腹、張力性氣腹、腸出血、腸穿孔等。腸氣囊腫病是一種良性病變,預後主要與原發病的嚴重程度有關。暴發性腸氣囊腫病預后不佳,手術死亡率較高。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普通外科或外科

病因


● 腸氣囊腫病的病因目前還不明確,可能與消化道狹窄、消化道炎症、消化道血管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醫源性因素、長期接觸三氯乙烯等原因有關。
● 消化道狹窄
● ● 如幽門梗阻、腸梗阻、腸道腫瘤等。
● 消化道炎症
● ● 如急性壞死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
● 消化道血管病變
● ● 如腸系膜血管栓塞、腸道膠原血管病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醫源性因素
● ● 如服用某些藥物、內鏡檢查等。
● 長期接觸三氯乙烯

癥狀


● 部分腸氣囊腫病的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只能通過胃腸道檢查發現;多數患者有伴發疾病引起的癥狀,如腹瀉、腹脹、便血、腹痛、里急后重(很想排便但排不出)、體重減輕、排氣過多等。

檢查


● 醫生了解你的癥狀后,還會對你進行體格檢查、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幫助診斷疾病。
● 內鏡檢查
● ● 內鏡檢查可觀察到胃腸道黏膜的外觀、有無氣囊等,能夠大致了解患者胃粘膜病變狀況,為診斷提供依據,並判斷原發病或排除其他疾病。
● 影像學檢查
● ● 腹部B超、X線檢查、鋇餐造影及CT可了解腸壁有無氣體聚集,為診斷提供依據;還可了解患者腹腔內是否有其他病變,有助於判斷原發病或排除其他疾病。
以上檢查不一定都做,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你的檢查,當然還有可能做一些其他的檢查,請你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

診斷


● 一般情況下,根據臨床表現,結合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就可以診斷腸氣囊腫病。
● 患者無明顯癥狀,或者有腹瀉、腹脹、便血、腹痛、里急后重(很想排便但排不出)、體重減輕、排氣過多等癥狀。
● 內鏡檢查可見胃腸道管壁有單個或多個囊狀、透明或半透明隆起,大小為幾毫米至幾厘米,黏膜表面光滑,部分呈息肉狀或淡藍色,觸之柔軟有彈性,使用活檢鉗或穿刺針刺破囊壁後有氣體排出,氣囊隨之塌陷甚至消失。
● 腹部B超可見腸壁內有強的氣體回聲影。
● 腹部X線檢查發現有沿腸壁排列的單個或成簇大小不一的類圓形透光區。
● 鋇餐造影可見腸壁有類圓形光滑的充盈缺損,基底寬、密度低。
● 腹部CT可見腸壁黏膜下或漿膜下有單發或多發、大小不一的囊樣或線樣氣體密度影。

鑒別診斷


● 腸氣囊腫病常常被幽門梗阻、腸梗阻、潰瘍性結腸炎等原發病的表現掩蓋,單靠癥狀難以診斷腸氣囊腫病,多數患者需要通過手術或影像學、內鏡檢查才能確診。
● 在出現腹瀉、腹脹、便血、腹痛、里急后重(很想排便但排不出)、吸收不良、體重減輕、排氣過多等癥狀時,不要自行診斷和用藥,以免病情加重,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治療


● 治療腸氣囊腫病以治療原發病為主。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手術治療和其他治療。

一般治療

● 無癥狀的患者可暫不治療,定期去醫院檢查。
● 癥狀明顯的患者根據癥狀的不同可能需要吸氧、改善營養、補充B族維生素等。
● 飲食宜全面多樣化,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避免發生便秘、營養不良。

手術治療

● 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的腸段,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
● 暴發性腸氣囊腫病需要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進行胃腸減壓及手術治療。

其他治療

● 高壓氧療法可將腸氣囊中的氣體消耗,使囊腫縮小或消失。

危害


● 腸氣囊腫病最大的危害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腸扭轉、腸梗阻、自發性氣腹、張力性氣腹、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預后


● 腸氣囊腫病是一種良性病變,治療效果主要與原發病的嚴重程度有關。
● 暴發性腸氣囊腫病治療效果不佳,手術死亡率較高。

預防


● 目前尚無直接有效的預防方法。定期去醫院體檢,積極治療胃腸道疾病,有胃腸道不適癥狀如腹瀉、腹痛腹脹、便血等及時就診,可以儘早發現腸氣囊腫病,並得到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