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蘭州化物所”,始建於1958年,由原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學、分析化學、潤滑材料三個研究室遷至蘭州而成立,1962年6月啟用現名。

蘭州化物所主要開展資源與能源、新材料、生態與健康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工作。戰略定位是“西部資源與能源化學和新材料高技術創新研究基地”。

截至2016年12月,該研究所有在職職工600人,在職職工中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0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89人。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中科院與甘肅省共建的重點實驗室、1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2個所級研究單元。

歷史沿革


1958年6月,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蘭州分所成立。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1961年8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研究所成立。
1962年6月,原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學、分析化學、潤滑材料三個研究室遷至蘭州而成立,正式改名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損與潤滑實驗室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固體潤滑開放研究實驗室。
1989年11月,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5年7月,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正式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序列。
1995年10月,正式立項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FPI)。
1997年,固體潤滑開放研究實驗室被國家人事部和中國科學院命名為“先進集體”。
1999年10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9年10月,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其分別於1999年9月、2004年7月、2009年7月三次通過化學學科類實驗室的國家評估。
2000年,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被中國科學院命名為“雙文明先進集體”。
2001年4月,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並通過驗收。實驗室在1992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連續四次在國家組織的實驗室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實驗室。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截至2017年3月,研究所有在職職工60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獎獲得者2人,國際摩擦學金獎獲得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首批“萬人計劃”入選者3人,入選者5人(包括“青年”入選者4人和“外專”入選者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7人、“西部之光”入選者56人。在職職工中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0人(含項目崗位)、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89人(含項目崗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1個):薛群基
中國科學院院士(1個):劉維民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個):劉維民
國際摩擦學金獎獲得者(1個):薛群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個):劉維民、陳建敏、鄧友全夏春谷王齊華、周峰
首批“萬人計劃”入選者(3個):劉維民、王齊華、周峰
“青年”入選者(4個):張嘎、李躍輝、徐森苗、胡勛
“外專”入選者(1個):WonwooNam(南元佑)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鄧友全師彥平張俊彥孫偉邸多隆賈均紅蘇毅進
王金清黃漢民周峰任嗣利閻興斌石峰楊軍麗
李福偉梁軍郭志光孟軍虎李洪光畢迎普夏紀寶
韓修訓張俊平邱洪燈蔣高喜王道愛————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入選者
年度人員項目名稱
1996魯潤華西部天然藥物研究與資源開發
1997尉遲力利用西部畜牧業動物臟器製備用於光學活性藥物合成和修飾的酶
周惠娣有色金屬壓力加工機械和模具的潤滑
1999張兆榮(趙培慶)分子篩催化1,3—丁二稀和氯丙烯環氧化過程研究
2000齊彥興超細羰基鎳粉的製備
2001邵士俊岷歸質量控制與評價的hplc指紋圖譜研究
彭家建非光氣合成異氰酸酯
2002喇培清有色金屬燃燒合成高值化為耐磨部件用高性能納米晶材料的研究
2003趙亮藏葯獨一味藥效物質篩選與評價
呂晉軍高性能銅基和鎳基複合材料製備及功能化研究
2004王曉波有機單分子層表面修飾納米顆粒作為新型潤滑油脂添加劑的應用研究
胡斌新型負載型鎳系催化劑的製備與應用研究
2005王愛勤有機無機雜化緩釋肥料保水劑的研製(聯合學者項目)
胡麗天新型節能環保長壽命齒輪油添加劑的設計
郭勇黃芪多糖改性及高值化產品研發
2006邵士俊甘肅金盞花葉黃素功能產品開發和應用(聯合學者項目)
周健松激光技術對西部水電站水輪機關鍵部件表面強化與再製造研究
靳治良難氧化高毒性有機污染物消除催化消除研究
2007齊彥興納米鉬系粉體材料羰基製備技術研究(聯合學者項目)
李臻清潔脂化反應新技術
陳娟岷山紅三葉異黃酮的生產技術及質量標準研究
2008戚歡陽定西白條黨參功能產品的研發
2009王來來造紙廢液中木質素用於化學固沙劑的製備研究(聯合學者項目)
楊建設液相超聲法製備中藥納米顆粒
2010秦波基於西部草原毒草的植物源殺線蟲劑開發與應用(聯合學者項目)
劉淑娟驅油用表面活性劑與原油構效關係的研究
張永勝高性能耐磨自潤滑納米複合陶瓷密封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研究
趙鑫農產品專用溫室型雙集熱、雙保溫太陽能熱泵乾燥成套設備系統研究
2011石雷西部乾旱地區水汽收集器的研製及應用
安宇龍基於甘肅漳縣天然紅柱石資源製備高性能熱障塗層的研究
唐志誠新型碳四烯烴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催化劑研究
2012柳軍璽西北特色植物禿瘡花抗癌活性成分篩選研究
李冬梅有機離子型導電潤滑脂的製備與性能
王文波甘肅凹凸棒粘土棕櫚油脫色劑製備關鍵技術
許珊新型異丁烷催化劑脫氫制異丁烯催化劑的研究
2013陳娟黃芪複合劑降糖組分的研究及產品開發
岳瑩玉米蛋白粉高值化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
曾凡逵擴張床吸附回收天然活性馬鈴薯蛋白的研究
蒲吉斌沙塵環境下高耐磨類金剛石碳基複合潤滑薄膜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2014王曉龍數字化3D列印義齒研究
牟斌熱敏變色智能凹凸棒石雜化顏料製備關鍵技術研究
劉毅鹿血多肽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張斌高壓共軌系統噴油器偶件低摩擦碳基薄膜技術
2015吉利類富勒烯/碳納米管複合增強韌非晶碳膜的多尺度結構設計、製備及摩擦學性能研究
哈偉結腸癌靶向水凝膠藥物載體研究 

科研部門

理化樓
理化樓
截至2017年3月,研究所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中科院與甘肅省共建的重點實驗室、1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2個所級研究單元。此外,研究所還在距蘭州70公里的白銀市建設了“蘭州化物所白銀中試基地”,與青島市人民政府、嶗山區人民政府聯合共建了“蘭州化物所青島研發中心”,與蘇州市工業園區共建了“蘭州化物所蘇州研究院”,與江蘇省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建了“蘭州化物所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中心”,與義烏市科技局共建了“義烏市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功能材料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中心(1個):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院與甘肅省共建的重點實驗室(1個):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重點實驗室(1個):甘肅省黏土礦物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環境材料與生態化學研究發展中心)
所級研究單元(2個):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究發展中心、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

設施資源

• 設備設施
截至2017年3月,研究所建立了綠色化學化工技術、特種潤滑防護材料與工程技術、西部特色中藥藏葯、生態環境材料與工程等4個研究技術平台。擁有價值2億多元的核磁、質譜、電子顯微鏡、能譜、紅外、摩擦磨損試驗等大型科學儀器。
儀器設備
序號名稱(型號)起用年度狀況
1超高壓液相色譜-串連三重四級桿質譜(分析)WatersUPLC-TQDMS2009良好
2高效液相色譜-串聯多級離子阱質譜(分析)Agilent1100-MSD-Trap-VL2005良好
3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Agilent5973I2005良好
4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Waters1525和PDA29982009良好
5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2002008良好
6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2002008良好
7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2002008良好
8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2002006良好
9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Waters5152002良好
10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Waters5152002良好
11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100-DAD2001良好
12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100-VWD2001良好
13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Agilent1100-ECD2001良好
14高效液相色譜儀(製備)ShimadzuLC-8A2010良好
15高效液相色譜儀(製備)Agilent1100-VWD2001良好
16高效液相色譜儀(製備)Agilent1100-FID2001良好
17高效液相色譜儀(半製備)Waters600E2002良好
18中壓製備液相色譜儀H&E-P3000A2009良好
19中壓製備液相色譜BüchiB-6882004良好
20中壓製備液相色譜BüchiB-6882004良好
21離子色譜儀DIONEXICS-902005良好
22氣相色譜Agilent7890A2008良好
23氣相色譜Vista60001987良好
24氣相色譜SICHROMAT21982良好
25高效毛細管電泳AgilentCE71002010良好
26高效毛細管電泳AgilentCE2008良好
27高效毛細管電泳BekermanD/ACE2002良好
28高效毛細管電泳伯樂30001996良好
29超導核磁共振儀Varian400MHz2001良好
30元素分析儀VarioEL1995良好
31微量熱計SetaramG112002良好
32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180-801985良好
33熒光分光光度計LS-552007良好
34紫外分光光度計PELambda352004良好
35紫外分光光度計T62006良好
36電化學工作站CHI660C2007良好
37超臨界CO2萃取裝置HA-221-50-06/50MPa型2008良好
38高速逆流色譜儀HPCCC2010良好
39高速逆流色譜儀TBE-300B2008良好
40提取製備系統2008良好
41超聲循環提取器2007良好
42閃式提取和濃縮裝置2010良好
43噴霧乾燥機2003良好 
•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3月,研究所擁有相關領域圖書50多萬冊,期刊1000多種。是甘肅省化學會的掛靠單位。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2015年7月23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與義烏中心5名專家,共同參加了義烏市科技局組織的街道企業與科研院校專家“握手行動”科技對接活動。
活動中,研究所科研人員聽取了參會企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提出的技術需求,參觀了重點企業產品陳列室和生產現場,交流技術難題,探討解決辦法,凝練行業共性關鍵問題。此外,科研人員還參觀了義烏著名化妝品、醫藥等企業,與企業負責人及技術人員交流,了解了行業最新的研究動態及技術需求。此次交流活動,科研人員與2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簽訂合作項目1項。
• 國際交流
Wolfgang Jacob研究員應邀到所進行學術交流
Wolfgang Jacob研究員應邀到所進行學術交流
2015年11月23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IPP,Garching)WolfgangJacob研究員應邀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Fusion-relatedPlasma-Surface-InteractionandMaterialsResearchatIPPGarching的學術報告。
該報告中,WolfgangJacob研究員首先介紹了位於德國Garching的馬普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以及熱核聚變基礎知識,並詳細介紹了其團隊在邊界等離子體與第一壁材料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進展,主要涉及注入雜質氮等離子體與第一壁鎢材料相互作用、氫同位素在第一壁材料中的滯留行為以及化學氣相沉積纖維增強鎢塊材等研究結果。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 科研項目承擔
據2017年5月官網顯示,研究所的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子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引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與面上項目、中國科學院方向性項目、中國科學院“西部行動計劃”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重點項目、與國內外大中企業的合作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
蘭州化物所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究發展中心針對所承擔的材料研究任務,先後開展了粘結固體潤滑塗層、金屬基高溫耐磨自潤滑複合材料、聚合物基自潤滑複合材料、新型摩阻材料、特種動靜密封材料、PVD功能潤滑薄膜、特種潤滑油脂產品、海洋環境防腐防污減阻降噪塗層、隔熱塗層、特種自潤滑耐磨電觸點材料、真空等特殊環境防粘防冷焊材料、纖維織物自潤滑材料、新型納米潤滑材料等先進潤滑和防護材料的應用研究。
• 科研獲獎情況
截至2016年3月,研究所獲得科技獎勵成果220多項,其中含國家級獎勵成果37項(含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0項、摩擦學領域國際最高獎1項。研究所每年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5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及引用的論文數量名列國內科研機構前列;每年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00件左右及一定數量的國際專利。
蘭州化物所科技成果獎(1985-2014)
成果類型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其他合計
國家級自然科學獎213
技術發明獎549
科技進步獎414514
全國科技大會獎1010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16411
科技進步獎5121835
科技成果獎618630
重大科技成果獎2323
甘肅省科學大會獎2020
自然科學獎1326
技術發明獎3115
科技進步獎9131739
其他省、部委各類科技成果獎126716
各類專項科技成果獎22
合計223 
(註:所統計獎項含合作完成項)
2017年1月5日,項目強韌與潤滑一體化碳基薄膜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學術期刊

• 《分子催化》
《分子催化》
《分子催化》
《分子催化》是雙月刊,1987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刊物。
其主要報道有關分子催化的最新進展與研究成果。辟有學術論文、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及進展評述等欄目。內容側重於配位催化、酶催化、光肋催化、催化過程中的立體化學問題、催化反應機理與動力學、催化劑表面態的研究及量子化學在催化學科中的應用等。工業催化過程中均相催化劑、固載化的均相催化劑、固載化的酶催化劑等的活化、失活和再生,以及用於新催化過程的催化劑的優選與表徵等方面的稿件。
• 《摩擦學學報》
《摩擦學學報》
《摩擦學學報》
《摩擦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覆蓋摩擦學各分支學科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報道摩擦學設計、摩擦力學、摩擦化學、摩擦學材料、摩擦學表面工程、特殊工況下的摩擦學、摩擦學測試技術與設備及摩擦學系統工程與應用等重要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新成果,其報道範圍包括機械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學、化學和力學等交叉學科。
•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季刊)是於1992年經原國家科委批准,原中國科學院技術條件局(現計劃財務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分析測試中心聯合創辦,並委託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1992年9月第1期至1994年9月第3期為內部發行,1994年第4期開始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的主要欄目有:編委論壇、綜述及專論、分析測試新方法、分析測試新成果、研究報告、分析測試儀器功能開發、大型儀器維修與維護等。先後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該刊的多篇論文被ISI多次引用,SCI引文資料庫要求每期為其提供雜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分析儀器網”、《電子文摘》等均收錄該刊。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6月,蘭州化物所是國家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研究生學位的單位之一,6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1986年開始培養博士生,1990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成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研究所共有4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和8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並設有1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流動站(1個):化學
博士點二級學科(4個):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材料學
碩士點二級學科(8個):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材料學、工業催化、材料工程、化學工程、製藥工程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蘭州化物所共有在學研究生331人(其中博士生187人、碩士生144人)、在站博士后16人。有研究生導師9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3人、碩士生導師34人。
研究所謝銀君博士的學位論文《金屬碳/氮親核試劑導向的基元反應構建和應用》入選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謝銀君博士論文工作主要以發展形成金屬-碳、金屬-氮親核試劑的新型基元反應為切入點,在研究這些金屬-碳、金屬-氮親核試劑的結構特徵的基礎上,設計實現了一系列C-C和C-N成鍵的新型催化反應。其博士論文的相關工作發表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等刊物上。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布的2015年度朱李月華獎學、獎教金評審結果中,湯勝、孔超、杜曉蕊、沈都益、劉國強、陰翔宇、董瑩、梁紅玉、劉寧等九位研究生榮獲“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

文化傳統


所徽

所徽
所徽
所徽設計內圓以漢拼“L”和“Z”(蘭州)組成“”的外形構圖,表現抽象意義的燒杯和材料界面,意為研究所所從事的化學和物理的科研性質,同時代表研究所所處的地域位置,“1958”表示研究所起始年代。圖案外圓顯示“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的中文名稱和英文全稱“LANZHOUINSTITUTEOFCHEMICALPHYSCICSCAS”、“LanzhouInstituteofChemicalPhysicsCAS”或英文縮寫“LICPCAS”。總體構圖簡潔明確,內涵豐富,寓意研究所立足西部,面向未來,在創新與科研工作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所徽顏色確定為藍、紅兩色。藍色以C=100,M=40,Y=0,K=0為標準色;紅色以C=0,M=100,Y=100,K=0為標準色。

科研精神

立足西部、唯實求真、團結協作、創新奉獻

領導機構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夏春谷
黨委書記、副所長兼紀委書記王齊華
副所長師彥平、趙培慶、張長春 

歷任領導

歷任所長
張大煜
任期:1958—1978
申松昌
任期:1978—1983
王弘立
任期:1983—1986
李樹本
任期:1986—1999
薛群基
任期:1999—2003
劉維民
任期:2003—2012